春进拉乍们

春深四月去,夏来五月新。

五一,应邀攀登彝州之巅——百草岭,车到“千柏林”,魂已飞车外。景如其名,上千株翠柏挺直了身躯,没有一丝弯曲,修长俊逸,傲然直立,尖尖的树冠相挽着臂膀,冲向蓝天,去接受白云的礼赞。让不远处虬枝盘桓的扭松树相形见绌,佝偻着腰杆匍匐在山麓,像极了在金钱面前的芸芸众生,生生世世,心甘情愿做了伟大的奴仆。

漫步千柏林,仰望着身旁一行行俊逸修长的美男子,你不由得也挺起胸膛,张开双臂,吮吸着昙华山清新洁净的空气。春漫彝山,朝晖万里。霞光丽日从林间透射下来,泛起道道金光,七彩斑斓,茵茵草地倩影斑驳。微风拂过山岗,撩拨着七彩琴弦,微闭双眼,学诗仙李白安静地在《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钱钟书曾这样描述杨绛: 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

来到千柏林就是这般滋味: 没有一片树林能填满你对树木的所有幻想,但走进千柏林应该能让你的所有落差变得心甘情愿。

观树,非昙华“千柏林”莫属。

聊起昙华,绝对绕不开昙华石刻。千里彝山可遇,一尊石刻难求。石刻仿佛山之眼,有了它,静寂的昙华山彷佛开了眼,文化的根脉像永不熄灭的彝家火塘,在蛮荒之地薪火相传,昙华那被诗词吻过的脸庞,黑亮亮的眸子中流转着俊秀的风采。

佛面石刻位于昙华乡松子园村后山,佛面石刻座北朝南,在高6.9米,宽7米的巨石之上,雕像刻于宋代,粗犷形象;线刻狮子图高3.1米,宽2.5米,刻于明代,线条流畅,刀法明快。两种技法各为一体,相得益彰。西石刻位于昙华寺后山麓,分为阳刻与阴刻,阳刻为清代彝族学者高kong映诗文。

阴刻描写了昙华山风景,字迹刚劲,书写秀逸,颇有神致。

猜读着巨石上清初名士高kong映的诗文,在参天古木的遮蔽下盘腿静坐,任凭清风拂过山岗。心有灵犀,若有幸与高士相逢,你难道不想学苏东坡至承天寺夜寻张怀民去!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为情所困,假日禁足,旅游何必出远门,昙华山川醉迷人。

赏文,昙华石刻值得你细品!

旅途没有偶然,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何不直奔拉乍们,去看看久别的彝村是否改变了模样。

进村的的道路依旧在山林间穿行,斗折蛇行,蜿蜒起伏,但泥水路已升级为水泥路,酣睡的拉乍门从群山古木的怀抱中渐渐醒了。正想抓拍拉乍们村庄的变化,就看见一个彝家汉子一手拽着摩托车,一手指着骑车人的脑门,大声训斥着。拴在车上的一大捆叶子散落在路上,骑摩托的低着头,一脸无辜地听着训斥。想听清骂人的彝话,却一脸茫然。

打开车窗,一一探寻着几年前的旧迹,先前还全是苍灰的彝家土楼,如今已夹杂建起几栋砖混小洋楼。靠着世世代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历代祖先开垦出的几丘薄田,村民已悄悄换果树,果树四周已围上了果绿色的栅栏,规范有序。翠绿丛中一串红,娇艳欲滴,香甜诱人。暗自一惊昙华樱桃俯拾皆是,随处可见,为何在拉乍们竟能安享如此尊荣?

继续前行,潺潺的山溪冲刷而下的山崖,安放着一架小水车,凋零的马樱花把一沟溪水酿成酡红,原来抖音上的网红打卡点居然在此。村中小径依旧狭窄,但已捯饬一新,刷白的石灰墙上画了许多彝族民俗风情画。篮球场对面,正在修建停车场,轰轰的震动声划破了山村的寂静。

来到拉乍们,一定要去看看彝家儿女的“花满楼”。插花节期间,彝家儿女把5999朵热情似火的马樱花插满垛木楼的每个角落,简单粗暴地表达着彝族儿女对幸福安康的热切渴求,引得远道而来的游客直扑拉乍们围观。

走进彝家小院,才发现主人正是刚才训斥骑车人那彝族老表。站在垛木楼前,脑补着一幅幅欢庆插花节的热闹场面,啧啧赞叹声从耳畔呼啸而过。酒桌上,热切地聊着拉乍们。

“田里的樱桃为何要围上栅栏啊?”

“那是车厘子呀。村民都叫“昙华大樱桃”,那可是我们村的发财树,特意从外地引进的,政府在昙华各个村庄引进种植,大多果小酸涩,还提前炸裂,只有我们拉乍门种植成功,果形圆润,香甜诱人。”

我啧啧称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00元一公斤的车厘子,居然已在拉乍们安家落户。

“老表,你可以开直播嘛,网上售卖车厘子。”我们逗着小院主人。

“去年我就在微信上售卖,电商培训班我已参加好几期啦。”他粗豪地端起酒杯,“等大樱桃成熟时,欢迎大家再来采摘,买大樱桃送土鸡,村里的昙谷瀑布特别好看,你们可以在这游玩一天。”

“刚才你在骂他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没听懂。”

“他呀,不听劝,去山林偷叶子喂羊。”

“漫山遍野都是树,砍点叶子怎么算是偷呢?”管得可真宽!我悄悄叹了一声,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拉乍们呀,要想有更多人来游玩,必须保护好生态,村里许多人看见都会制止的。”

望着觉醒的彝家汉子,突然发现我差的不只是酒量,拉乍们这步子迈得够大的。

为了躲酒,我借故跑去隔壁火塘边跟彝族妇女聊天。

“你看,十年前我就来过你们村庄。”我翻出过去的照片,指着坟上拿着马樱花欢迎我们的小孩。

她们歪过头来,看着照片说“这一个嘛就是我大姐家小孙子呀,今年读初三。”

“昙谷瀑布水还大吗?”

“大呀,我给你看前几天我们下去打扫卫生拍的视频。”

    “哇,你也拍视频呀,赶快转发给我,我回去拍个抖音,让更多的人看见拉乍们。”

望着在红红的火塘边幸福地刷着抖音的彝族妇女,突然想起四句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寻幽览胜,你怎能错过拉乍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进拉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