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傻瓜》3|自诩能够预判明日股市走势的人,都是在扯淡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再次莅临财经读书汇,今天我们接着讲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昨天我们说到了一个罗伯特希勒教授被媒体人威尔愚弄的故事,事实上强如希勒教授的投资牛人,在网络或媒体上被贬低的事情不在少数,例如2000年美股的大牛市的时候,有人公开表示要与巴菲特先生比较收益能力。

之所以投资大咖们会被像威尔之流的媒体人所羞辱,而且还会让人感觉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主要是因为他们大都说得更动听,跟容易理解的论点进行论述和评价。但是,有些复杂的观念没办法简化成新闻媒体喜欢的表达方式,所以并不容易被大众接收到,也就更不可能成为主流的有效信息。

愚弄大众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媒体身上,就连诺贝尔奖委员会这种高水平的群体也是一样的。如果他们不是如此无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至于连个奖杯也没有了。这么看,让一群能力远不及爱因斯坦的人,来给爱因斯坦的知识产出打分,真是是很搞笑的事情,只是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读到这里老伊想停一停,大家有没有发现“动听”,“容易理解”这样的词汇特别像是《乌合之众》这本书里所提到的群体领袖忽悠大众常用的表达方式。群体的领袖总会使用简单,易于传播,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来影响群体。因此,我们多读书不仅可以分辨信息的真假好坏,同时还能在他人怀疑自己时,坚定自己的意志。

接下来我们该谈谈本期内容的核心样本路径的问题了。样本路径又被叫做替代样本路径,是从随机过程的概率数学而来,主要是探讨随着时间进行而出现一连串可能的情境。这么说吧,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各种事件结合的结果,如果有一件事情产生的结果与历史不一致,现在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大不一样,比如说,如果咱们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改革开放会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估计现在的年轻人连苹果手机是什么东东都不知道。

回溯我们的历史,很多看似发生过的事情都那么的不可思议,其实它们只不过在小概率的情况下发生了而已,而每个事件能够产生的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可以被视为是样本,只是每个结果都只不过是从事件过程中的一种随机选择而已。当然,虽然称作是随机,却不表示这些事件序列发生的概率相同。有些结果出现的概率高于其他结果。

老伊刚做股票的时候,曾经幻想过自己能够穿越到过去,那样就可以买下很多股票并且做好波段操作,如此下去虽不能说是巨富,也可以说是小有名气吧。不过虽然如此幻想,但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即使我回到过去也不可能靠着对历史的记忆来买卖股票赚取差价,因为即便让一个人再去做一次同样的事情,他也不回做的一摸一样。换句话说,所有的参与者不可以再在股票操作上作出与历史同样的选择,股票的曲线走势也会有所不同,小时候的幻想也就破灭啦!不过,我可以把所有的钱都买成伊利、万科、云南白药和格力、海天这种大蓝筹,那样老伊就可以被称为中国股神啦!哈哈!开心一笑吧!

从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够知道,未来其实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也就是指随着时间行进,各种事件纷纷出现的动态过程。因此,那些通过技术分析来判定明日走势的股票分析师,就是在做一件逆天而行的事儿,赔钱也就是大可能的了。

事实上,概率是个发人深省的研究领域,因为它影响着多种学科,可以算是所有科学之母。如果在知识积累上不考虑随机性,那么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品质显然不高。几乎每个伟大的思想家都曾涉猎概率理论,而且大部分人都为之着迷不已,例如爱因斯坦和凯恩斯。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A股上的韭菜那么多,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奉预测理论,追根溯源,校园教育的“功劳”不小。在大部分的校园考试中,确定性的答题要求和思维方式让大多数人养成了寻找唯一答案的习惯,以至于在后来在生活和投资中,很难改变这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导致赔掉了大量的机会和金钱。每当老伊看到有这么多人依然遭受这种教育的洗礼时,心中总会有种莫名的担忧,不过也有些小窃喜,因为腰包的厚度又可以继续增加了。

作者曾经研究过生物进化论,并将研究的方式与结果应用到股市投资之上。那些在短期的牛市或者熊市上能够赚到大钱的投资人并不引起作者的关注,因为进化论告诉他,无论短时间内某个生物是否强大,与它能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存下来是两码事。

同时,作者也在这些伦理中发现,人类是不擅长从历史中学到教训并不再触碰,这也就是孩子只会在犯错后才学会某些事情的原因,天性如此,也许是我们进化得还不够高级吧。所以,那些历史上的大崩盘总是在阶段性的进行上演,例如87年的美股黑天鹅,90年日本金融的大崩溃,98年俄罗斯的大炸弹以及2000年的纳斯达克泡沫破裂等等。

他们彼此之间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每一次人们都认为这一次不一样了,结果证明他们每次都没错过赔钱的机会。

金融市场上经常有人说,坏操作迟早会让你尝到苦头。概率数学给了它一个漂亮的名字:遍历性。大意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众多非常长的样本路径最后看起来会彼此相似。就像是我们上一期说到的那个门卫,即使他再活上1000年,我们也不会预期他会再中头奖。而拥有一身好本事却穷困潦倒的人,最后一样会爬上来。幸运的傻瓜可能会遇到生命中的某些好运气,但是长期而言,他的处境会慢慢趋近于运气没那么好的白痴。每个人都会向长期的性质靠拢。

很显然,作者非常讨厌新闻记者,之所作者要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未经提炼后的想法,传播给大众的坏处远大于好处,其中的噪声污染远大于信息的有效性。可惜大部分记者并没有这种觉悟和对信息分辨的能力。因此,作者喜欢去接受那些已被过滤了的旧信息,从中寻找契合自己的知识。

除了信息之外,作者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飞机、汽车、计算机都算是上个世纪的伟大发明,所以那些脱离概率的论述经常大行其道,告诉所有人创新是值得推崇并且可以为自己创造巨额财富的行为。因此,很多人会受到这种传染力的影响,选择在自己尚未成熟的年龄创业。殊不知错过飞机、汽车等新发明的机会成本,和我们为了找到这些创新必须接受垃圾所产生的毒性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读到这里老伊自己要开始自省了,自从开始更新读书节目之后,就再也没写过财经评论,当初自认为可以坚定为读者排除噪音污染,传播有效信息的想法,似乎已经烟消云散了,因为想听真话,愿意听真话的朋友太少,可能也是因为这些就放弃了。作者的言论重新唤起了老伊的初心,支撑了老伊最初的想法,看来我确实应该坚持下去,或许换一种评论方式能够打开新的篇章也不说定。

为了能够说明时间尺度的重要性,和技术分析派的搞笑之处,作者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假设有个擅长投资的退休牙医,很擅长投资,获得的年化收益率能够比国债高15个百分点,年误差大概在10%。这就表示,100个样本路径中,有68%的几率落在5%-25%的年化回报率之间,也表示有95%的几率落在收益率-5%至35%之间。

说句题外话,这样的收益率可是够高的,基本上能够达到18%以上,长期如此比之巴菲特也差不了多少,即便不算国债收益率,15%也就是很牛的表现了。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股市走势,他会选择提着笔记本电脑找一处咖啡厅进行盯盘工作,以此随时确认投资组合的价格。可在每一天股市收盘时,这位牙医都护感觉被股市折磨的筋疲力尽。有朋友可能会疑惑,都这么高的收益了,怎么还会如此疲惫呢?等着数大钱不就好了。

仔细观察发现,按照牙医15%的回报率来计算,如果波动性为每年10%,那么他任何一年赚钱的概率为93%,但是任何一秒钟赚钱的概率是50.02%,也就是说在极短的时间里,赚钱赔钱的概率差不多。假设牙医每天观察8个小时,他一天之中会有241分钟心情愉快,239分钟心情不爽,而负面影响的强度是正面影响强度的2.5倍,因此情绪必然会产生赤字的问题。情绪影响的这个理论可以参考《思考快与慢》关于损失厌恶的内容。

跟老伊读过《稀缺》这本的朋友应该知道,情绪的影响会让人带宽降低,从而作出不理智的决定和错误的方向判断,可见那些每日盯盘并以此来判断未来走势的分析师,怎么可能不再股市上赔钱呢?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了,这期内容老伊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为什么所谓的技术分析不值得被提倡,但大众却如此趋之若鹜的原因,明天我们继续读这本《随机漫步的傻瓜》,了解越深,您就越会对随机性产生兴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机漫步的傻瓜》3|自诩能够预判明日股市走势的人,都是在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