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资料)

        19岁赴长安应试,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刘禹锡政治上反对墨守陈规,主张革新除弊,是唐顺宗时期“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忧国忧民,体恤民生,具有“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的高尚情操。他对权贵一身正气,特立独行,因而屡遭贬谪。“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他大半生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

      诗人在面对贬谪厄运时尽管有过失落和彷徨,但在诗文中更多倾诉的是对人生困境的顽强抗争,是对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在被贬的各地方官任上,他关注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因地制宜,兴利除弊,政绩卓著。他倡导“功利存乎人民”(《连州刺史厅壁记》),守政不阿,重土爱民,兴教重学,深得人民爱戴。在担任苏州刺史三年期间,他带领百姓战胜水灾,开仓赈饥,免赋减役。苏州百姓对刘禹锡充满景仰,将先后担任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合称“三杰”,修建“三贤堂”以示纪念。

刘禹锡能诗善文,才华横溢。作为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天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唐诗坛,刘禹锡的诗歌独具一格,共留下诗文800多篇。在诗歌创作上,刘禹锡诗歌题材广阔,取境优美,词藻瑰丽,精炼含蓄,思出常格,韵律自然刘禹锡前期与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期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白居易推崇刘禹锡为“诗豪”,以“四海齐名白与刘”(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誉满天下。刘禹锡的《金陵怀古》、《金陵五题》、《姑苏台》等咏史怀古诗写得韵味悠长,其中《乌衣巷》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使朱雀桥、乌衣巷等南京的老地名深刻植入人们的记忆中。《金陵怀古》通过景物描写,显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的历史感。刘禹锡关于南京、苏州人文景观的诗作,为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人文色彩。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刘禹锡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在儒学家风熏陶下,他早年苦读诗书,志存高远,注重道德修养;青年时期意气风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忧国不谋身”期望辅时济世;中年时期参与“永贞革新”,施道展志,叱咤风云,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革新失败后,仕途受挫,贬谪边州,遇挫不馁,坚毅不屈,积极进取;衰老之年不甘老暮,对生活、老病持乐观豁达的态度。他秉性刚毅,意志坚定,襟怀豁达,热爱生活,具有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奋斗一生,壮志难酬,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清风傲骨,雅致澹泊,文如其人,其诗其文,其行其德,可垂范后世,楷模千秋。

刘禹锡不仅写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样相信新生事物的名句,还留下了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名字

刘绪夫妇高龄喜得贵子,刘绪给儿子取名“禹锡”,包含着什么意思?据《尚书·禹贡》记载:“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禹,是大禹。锡,《尔雅·释诂》说:锡,赐也,即通假“赐”字。玄,为黑色。圭,是上圆下方的美玉,指远古诸侯的凭证、信物。这两句话是说,大禹治理好天下洪水后,让属下带着自己的诸侯凭证玄圭,去向舜帝汇报,说他治水取得成功。刘禹锡出生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他说“家本儒素”(《夔谢上表》),即崇尚儒家思想,而大禹又是儒家经典所推崇的圣人。刘绪给儿子取名“禹锡”,正是期望他成人后,能像大禹一样为民众干出一番事业。古人“名”与“字”往往语义相应。刘禹锡字梦得,名和字有何联系?《孝经》的纬书有“梦接生禹”一语,说大禹生前父母梦中有征兆。古代以“禹”为名的人,字往往与梦有关,刘禹锡的字由“禹”得来,故为“梦得”。刘禹锡的父母认为,新生儿是“禹”王所“锡(赐)”,又因“梦”中所“得”,故为之取名“禹锡(赐)”,而表字为“梦得”。

如果去除刘母之梦的神奇色彩,刘禹锡的名字完全显示出他的长辈,尤其是父亲的苦心孤诣。刘禹锡是刘绪的独子,刘禹锡的名字,寄托着整个家族对他的期望。

家教

刘禹锡出身于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这种家庭大多期望后代治举业,入仕途,成就功名。因此,父亲对刘禹锡的家教是比较严格的。儒家经典和诗文辞赋是陪伴刘禹锡成长的教科书。刘禹锡与高门世宦家的纨袴子弟不同,他从小读书就有一种自励奋进的精神。权德舆称赞,刘禹锡的父亲有“万石之训”。所谓“万石”姓石,名奋,是汉代初年的官吏,司马迁《史记》曾为他立传。万石学问不高,做事谨慎却无人可比。他自己小心翼翼地做事,慢慢升迁做到上大夫,月薪两千石。他有四个儿子,个个被教育得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不逾规矩,也都做到两千石级别的官员,父子五人合起来为一万石。帝把万奋呼作“万石君”。权德舆以此比喻刘绪,说他教子有方。

他早年的读书学习相当用功,其《刘氏集略说》自叙:“始余为童儿,居江湖间,喜与属词者游,谬以为可教。视长者所行止,必操觚从之。”在田野中,别的小孩喜欢拿石子玩耍,刘禹锡手上拿个“觚”。这个觚不是酒杯,而是一种木质的写字板,他随身带着随时准备请教高人。他只要看到擅长诗词的文人,人家走到哪他就跟到哪。这么聪明懂事的小孩子跟着问东问西,江湖骚客们也挺给面子,认为他是可教的,气质不凡,都很乐意教他。后来,刘禹锡在《献权舍人书》中说:“在儿童时已蒙见器,终荷荐宠,始见知名”,对长辈们的提携教诲表示感激之情。

刘禹锡志向远大,青年时已才学过人,名播士林。他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不仅研读儒家经典,对诸子百家也广泛涉猎。

中年以后,刘禹锡在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之勤奋刻苦的情形时,还无比感慨地说:“谩读图书三十车,年年为郡老天涯。”晚年回洛阳闲居,他仍表示“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师从皎然,灵澈

10岁的刘禹锡即师从吴兴名僧皎然、灵澈学诗。皎然早已名闻天下,是江南诗人们效法楷范的偶像。灵澈与皎然有深交,经皎然称引,“以文章接才子,以禅理说高人,风仪甚雅,谈笑多味”刘禹锡的第一位老师是“唐代第一诗僧”释皎然。皎然俗姓谢,字清昼,人称昼公,是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

在刘禹锡看来,诗僧之所以写出清词丽句,就在于他们抛弃世俗功利,放迹于自然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其胸襟虚怀若谷,万景而入,由定得境,由慧遣词,故禅林中之花草,都能成为诗歌中的珠玉。刘禹锡是中唐最早以禅理喻诗理的诗人,这与他自幼拜诗僧为师有关。

踏上仕途

德宗贞元六年(790),19岁的刘禹锡离开江南,北上游学长安。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同年又登博学宏词科。贞元十一年(795)因吏部取士科的考试合格,授太子校书。连登三科,可谓春风得意。

刘禹锡这样的庶族文人,既读圣贤书,又睹民间苦,希望恢复“大唐”昌盛的使命感,是贯穿他们生命始终的“宿命”

连登三科

这年进士科考试的诗题是《风光草际浮》,赋题是《平权衡赋》。事后,刘禹锡很珍惜地将自己的应试内容保存下来收入《文集》中,我们从中可以一睹他当年的考场风采。刘禹锡的《省试风光草际浮》是这样写的:“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影碎翻崇兰,香浮转丛蕙。含烟绚碧彩,带露如珠缀。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禹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