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個人心理學工作坊筆記(一)

1.    是什麽讓你走進了這次工作坊?

有人爲了瞭解自己,成長自己;有人爲了追求家庭和諧;有人爲了療愈自己的過去創傷;有人因爲想成爲心理咨詢師。我覺得超超的話可以作爲動機總結:從低級滿足到高級滿足,找到幸福之路。



2.    以哲學話題開場

人行走在世間,都要面臨2個基本拷問:

1)我是誰?

2)我爲什麽這一刻要這麽做?

我是誰?

在這次工作坊裏沒有做探討,但是這是人生的一個大話題。



我是誰,決定了我擁有怎樣的價值觀和信念。 人要發生持久有效的改變,需要至少在價值觀和信念以上的部分發生改變。

我爲什麽這一刻要這麽做?

“你在吃香蕉,我覺得你不應該吃香蕉,蘋果才對你好,你一定要吃蘋果” 。我怎麼對你,反應了我自己的内心,我把自己的信念投身到了你身上。


卡爾.榮格:

除非你能夠把無意識的模式意識化,

否則

這些意識模式一直在暗處左右你

直到有一天

你會説這是命



A: “你爲什麽愛吃香蕉?”

B:  “因爲爸爸每次出差回來,就給我買香蕉吃。”

  A:  “我來嘗一下你的香蕉,體會一下愛的感覺。同時,我的蘋果也很好吃,你要不要嘗一口?

意識的蘇醒是非常重要的, 把以前的無意識的模式去意識化,我們就覺醒了。

向内探索是一個人一生要做的功課。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是自我的局限。

3.    學習課程應具備的原則

1) 全人臨在:

要把心思念慮放在當下。

束縛我們的是自己的信念。



2) 這是一個過程:

袁勇號脈,2次說脈相像玫瑰花。 師父不滿意,袁勇也不給自己過程,希望一學就會。

3) 允許模糊不清的存在

模糊不清會讓我們失去安全感。 容受模糊不清,内在的自由感才會越來越大。

自己的comfort zone 舒適圈太小了, 不能允許孩子一些做法,把孩子拉到自己的舒適圈安全圈内,你把孩子養小了。



4) 放下對結果的期待

期待是我們想要的,滿足了我就不痛苦了。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生活在期待中而不自知。我們要看到我的期待和對方的期待的不合理性, 例如:

* 你只可以吃蘋果,不可以吃香蕉。

* 我想成爲一個好人,你們所有人就成爲了我完成對自己的期待的工具。

(重陽節去養老院給老人捶背,老人說今天你們已經是第3批來給捶背了,我真的不需要再捶背了)



5) 結果檢驗過程

不以結果定義過程, 但結果可以幫助過程更加有效。

6) 冒險,放開自己

這一條是額外添加的,這次工作坊的學員比較特殊,有父子,有師徒, 所以我們要放開自己,勇於參與和實踐。

4.    心理學的大致分類

1) 精神分析:有病才去找心理醫生  (弗洛伊德)

2) 行爲心理學:是現代主流的心理學  (華生)

3) 人本心理學:以人爲本  (羅傑斯)

4) 超個人心理學:超越個人,回到更大的存在,歸於一體 (羅傑斯,馬斯洛)


5.    課程脈絡:

1)      一體關係,有聲語言,無聲語言

2)      建立關係: 專注,聆聽,情緒/感受,同理心, 尊重,真誠,價值中立

3)      處理議題: 具體化,探索,澄清

4)      挑戰

5)      經驗分享

6)      家庭作業,推動行動

7)      轉介/結案


6.    語言的種類: 有聲語言和無聲的語言。

無聲的語言:

1) 肢體,表情語言

2) 心理語言 (情緒) 

3)心靈語言 (精神面貌)

心理語言和心靈語言又稱爲心能語言。



7.    一體關係

1) 一體關係練習: 給盲人導盲(人與人聯結) & 保持和教室鏈接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無時不刻不是相互關聯的。 現代世界天災人禍,異化,其實環境和我們是一體的,我們和宇宙是一個共同體。



我們要深入内心,去體驗,去體會人與自己的,人與人的,人與物的,人與天的整體關係,幫助我們走出自己,去關愛他人。幫助人超越小我,遠離以自我為中心,進入寬容,愛,尊敬,喜悅的境界,走向整合,這就是超個人心理輔導治療法。




ü  和自己的關係,是和外在關係的統攝。

ü  外在關係的衝突是你内在衝突的外顯,

ü  夫妻關係不好是你和自己的關係出了問題。

2) 一體關係: 專注,聆聽

專注練習: 兩人對話,聽者一直玩手機。講述者體會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們内在沒有空間(塞滿了恐懼,壓力),外在轉移了,分散了注意力。 做咨詢師要保持專注和聆聽,自我修煉很重要。

保持專注時,能量回流。 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能量的差別。所以我們要回到專注狀態,要去專注對方。

聆聽練習: 通過簡述,進行聆聽。



簡述的意義:

1.    使聆聽者保持專注

2.    幫助講述者整理自己

3.    讓講述者感受到被接納,被尊重

4.    核實聆聽者聽的是否準確

如何簡述:

1.    短句重述或者rephrase

2.    長句依經驗,行爲,想法,感受簡述重點

3.    避免鸚鵡學舌

4.    同頻



聆聽的層次:

1.    表面聆聽

聽到講述者所說的表面意思,不了解其真正想法。

2.    積極聆聽

聽到觀點,信息,信念,看到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留意到對方說話時的語氣,語速。

3.    深度聆聽

感受到講述者背後的情緒和能量的變化,看到對方的需求和渴望。

4.    整體聆聽

心靈感應式的聆聽,包括高峰體驗,靈異體驗。

你可能感兴趣的:(超個人心理學工作坊筆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