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正见#断舍离:疫情之下,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

20世纪中叶,是航空科技突飞猛进的年代,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在超声速领域的技术突破。那时,“快”是航空业的绝对主题,世界航空界洋溢着追求“快”的热力。波音的2707项目在第一代喷气客机之战中,美国大获全胜,世界民航客机步入喷气时代。

1963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指令启动美国的“2707超声速客机计划”,目标是,250-300 人的载客量和3倍音速,航程覆盖北大西洋和太平洋航线。面对美国的咄咄势头,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亲自推动两国在超声速客机领域的合作,签订超声速运输计划合作协议,戴高乐还亲自为该计划研制的飞机取名“协和”,总预算不超过1.7亿英镑。

由于协和飞机机身大、装饰豪华且速度快,项目开展不久,研发人员就发现,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高达数亿元。这时,英法两国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如果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且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但如果停止研制也是可怕的,因为之前的投资将付诸东流,关键还涉及面子问题……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做出停止的决定。

在英法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协和”飞机终于完成研制,也如愿地实现了超声速飞行。最后在该项目上的实际投资超过8亿英镑。但由于音爆、起飞噪音等问题,该机型被限定在非人口稠密区上空飞行,只能飞以海洋路径为主的航线。加之研发成本太高,原计划单机600万英镑的售价被迫调整为2300万英镑。原本计划卖出至少200架飞机,但实际上,最后总共才生产了20架,其中仅有14架投入实际运营。英法两国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协和飞机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英法两国能及早放弃,本来可以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直到2003年,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

我们继续来看在大西洋对面的美国人,在美国总统肯尼迪下达指令启动 “2707超声速客机计划”后,同样遭遇了诸多困难。在项目艰难推进的过程中,美国人终于意识到噪声和音爆问题,在那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完全解决,且提出的飞机性能指标也太过先进,无法实现。1971年5月,美国国会直接拒绝继续为该项目提供财政支持,最后导致“2707超声速客机计划”无果而终。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 “2707超声速客机计划”项目急流勇退,使美国避免了无谓的更大浪费,并得以集中力量,促成B747的巨大成功,光耀了“老店”的辉煌。

B747飞机

我们回到中国,疫情当下,总资产超过3000亿的北大方正被银行要求申请破产重整,很多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之前我也连续撰写多篇文章给到过一些建议,今天,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砍掉所有3个月内不能产生现金流的产品和业务。

20世纪80年代,因为日本存储器的价格竞争,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亏损。面对如此的困境,他们不知道该不该放弃存储器的生意,而转向新的业务。1985年的某一天,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在办公室里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摩尔谈论公司的处境,突然,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都下台,另选一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想了想,说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然后,格鲁夫果断放弃了存储器业务,让公司重见生机。

安迪·格鲁夫

这项决策是令很多企业家非常纠结和痛苦的事情,但是必须“壮士断腕”方能存活下去。尤其是一些基于未来孵化的业务或产品,最开始通常都是由老板发起,所以有一种情怀在里面,舍不得放手。但是,当你分析众多类似情形,你会发现,凡是看起来很美的东西,往往离钱会很遥远。离钱近的产品,往往都不是那么好看的刚需产品。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犹豫,立即砍!

3000亿的盘子都能被掏空,你我能撑多久?千里大堤溃于蚁穴,看不到的隐性成本,带来的是企业无法防范的致命打击。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实在不愿割舍,可以等危机度过以后,再重新开始尝试。如果真的是好的产品或创意,一定是可以经受周期考验的。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

比如你已经花50元买了张电影票,你对这场电影是否值50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的最坏的怀疑应验了:这电影简直是场灾难。你应该离开电影院吗?立即离开,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约瑟夫·斯蒂格利

但是人性的弱点,却是在已经付出的事情上面总舍不得断舍离。就好比下雨天的晚上叫滴滴回家,提示预计排队20分钟,结果等了半小时还没叫到,正想放弃去坐地铁,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等了半小时,放弃岂不是可惜了,结果又等了半小时还是没叫到……

入职一家公司,工作三个月即将转正,但心里总是隐约感觉工作内容和自己预期不是很符合。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工作三个月而且马上转正,放弃岂不是可惜了,于是选择了继续工作,结果做了一年不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写了一个故事:一个叫沙仑的男子,花了三十多万娶回一个女人,没有几天就不见了。不识字的沙仑请三毛为她写信,日日等待回信。终于等到了回信,女人称自己没有钱回来,如果能给她寄十万元,她就能买机票回来了。沙仑为了尽快凑足钱寄给女人,日夜兼着多份工作,不顾自己日渐消瘦,满身是伤。有人终于忍不住告诉他:你那个女人就是一个骗子。可他依然不为所动,自顾凑钱……故事结尾,沙仑没等到自己攒够钱,铤而走险偷了别人家的钱,被警察四处追查……

没有人知晓沙仑为什么如此执迷不悟——这就是人性,在局中,你无法跳出这种心理状态,因为你已经付出太多了。电影《无问西东》中,黄淑芬和许伯常曾经也有一起在屋檐下的琴瑟和弦。因为许伯常的一句:“我一辈子对你好”的誓言,她全心全意供许伯常上大学。自己喝米汤,也要把所有的好东西留给许伯常。当她满怀欣喜等许伯常学成归来,却等到了悔婚的消息。最后黄淑芬以死相逼,才有了后面那段充满荒诞的婚姻……故事的结尾,黄淑芬最后看向他们夫妻曾经爱的屋檐,绝然跳入井中……

害怕损失的人,往往最后损失最大。而敢于承认和放弃过去的错误,才能及时止损。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错误的事情。

彼得·德鲁克

#正见清河哥#

书写命运与共的世界故事。

今日热点:#北大方正被银行申请破产重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20#正见#断舍离:疫情之下,真正拖垮你的,是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