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蒋勋写作的感受

今天看到有篇文章里,一位文学批判“专家”抨击蒋勋某本书里有80个错误,比如,“种豆南山下”,蒋勋说那是终南山,这位专家评价说 这人写本书好像也不看书查证一下,一般书里的批注都会告诉你:这里的南山指的是庐山。

看到这样的评论,我脑中不由得浮现了一幅画面:这位专家洋洋得意,心想着“你蒋勋不过如此”云云,然后细细地从他的书里拣出足足80个错来。

就好像一边吐槽着一个东西是屎,还要细细咀嚼说:对吧,我就说这个是屎嘛!

这是我不太喜欢很多所谓的评论家的原因,固然你说得有理——书中如果能在这样一些细节上优化一下,当然锦上添花,可是这样的姿态真的不大讨喜。

我看思果写的《翻译研究》里,也有品评他人译作的篇章,思果就特意说明:“我选这篇文章,并非译得不好,而是随手拣的。这样的译文很难得,要求它十全十美当然可以修改的更好,不过一大部书如果这样细译,不知要花多少年月。我自己动手译书,细评起来也有很多缺点。读者看了我的批改,千万不要以为我比董先生高明。我批评别人,心里仍然尊敬别人,佩服别人。”

讽刺是因为自己未曾亲自做过这样的事?还是自我要求真的特别苛刻?

蒋勋是个作家,我不以为他是个国学大师,他的书多数不是在授业解惑、传授真知,他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说自己对一首诗、一本书、一幅画最直观的感受。所以他最经典的课程《细说红楼》,他说自己不会在里面碰太多“红学”,因为红学总是在研究小说外围的东西——作者是谁、宝玉影射谁…不是说考证不重要,但是把它当小说读的时候,它就是小说,读进去,让它与我们的人生对话。他也说早期他不确定要不要开这门课,因为他读大学时去旁听过《红楼梦》的课,总会觉得和自己在被窝里看的《红楼》感觉不一样,他就疑虑自己读《红楼》的方法、那种很私密的情感究竟适不适合与很多人分享。

这就是在说,他的写作更多是在分享,我想也许是因为他的感想能与大众产生共鸣,所以才会出版成册。

对这样的作品的批判或许倒成为次要的了,一气呵成所谈的感想是真切的深入心灵的,自我怀疑的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也许只能成就一部二流的作品,不流畅,不感动。

我也想说,不是正确性不重要,而是面对有些更有价值的成分,做读者的也该有所取舍,多点宽容;不是这样指出错误的行为没价值,相反,对于那些希望从通俗的读物里汲取知识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来说,这样对错误的指出避免了误人子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蒋勋写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