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地处岳阳、平江、汨罗三县市交汇处,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以其始迁祖张谷英命名,至今已存在了600多年。古村规模宏大、布局巧妙、设计巧夺天工,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明清风貌之大成。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谷英村建筑规模之大,建筑风格之奇,建筑艺术之美,堪称"天下第一村",有“民间故宫”之谓!
张谷英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殁于明成祖永乐5年(1407年),据族谱墓志记载张谷英原籍江西,曾任明指挥使,于明洪武年间放弃指挥使军职不做,由吴入楚,沿幕阜山西行,归隐于岳阳县渭洞笔架山麓。据记载,当时的渭洞山区到处都是茂密的古原始森林。张谷英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中间是盆地,盆地中央有大小七座山头连在一起,便选择了此地安家。张谷英的子孙后代就在这里依山建起了延绵四里多的大屋场。这就是今天的张谷英村。张氏族人始终把“耕读继世、孝友传家”这八个字作为告诫后人的家训。六百多年来,“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的家训族戒理念,成为这个家族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灵魂。历经无数先贤修订、完善,25条家训、5条族戒流传至今。而今,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推荐了100个充满温情和智慧的传统家族,张谷英名列其中。
张谷英村呈半月形分布在渭洞笔架山脚下,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以主屋为大门,背靠青山,门前的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成了天然的护庄河,河上有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60条,最长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总长度达1459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巷道两旁由青砖垒墙,高达10余米,墙高且厚,宜于防火,称为封火墙。大门里的坪上有两口大塘,分列左右,它们寓意龙的两只眼睛,既用来防火,又壮观瞻。
当大门:张谷英村的枢纽是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当大门。尽管当大门不是张谷英村最古老的建筑,但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身份的非同一般。所谓当大门,取意于大门两侧的石鼓,也就是门当。门当越大也就表示家族越旺、家势越大。门上方的横梁叫"户",表示一户人家,当大门的门户上刻有太极图形与门当彼此呼应,二者合起来就叫做"门当户对"。进入当大门是一个不小的庭院,甬道两侧各有一个水池,被称为"烟火塘"。塘中水波荡漾,堪称一道景观。甬道尽头又是一扇门,进门才是当大门堂屋。
当大门堂屋的布局是"五井五进","井"指的是天井,"进"是指堂屋的间数。五井五进是说当大门堂屋是由五个天井,五间堂屋构成的。从当大门朝正前方走去,远伸的中轴线一连串着5个天井,排列着当大门、当二门、正堂、中堂、祖先堂5处明代建筑,青砖黛舍,画栋雕梁,层层递进,步步高升。在两边舒展的“丰”字型支架上,由条条巷道连着高堂与天井,迂回曲折,重重衔接,巷侧则是无数的厢房、卧室,大间套小间,内寝连外室。从空中鸟瞰,屋宇绵亘,廊檐衔接,依山自东南向西北绵延铺陈竟达1公里,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祖先堂:金字横匾上赫然写着的“世业崇儒”四个大字,读书隆礼成为张谷英村人们厚实灵魂的追求,也成为这个庞大家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和力量。于是,张氏族谱家训中一再恳切地宣誓:“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希”;“遗子黄金满瀛,不如一经”;“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于是,位于当大门第五进西边的青云楼,从明末起就成了村里的私塾。
“兴门第不如兴学第,振书声然后振家声。”张谷英村人世世代代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村人以读书为荣,以不识字为耻,喜好读书的风气代代相传。科举时代曾有进士1人、举人7人、贡生6人、贡员1人、佾生1人、庠生45人、太学生33人,当代大学生240多人、还有博士生和留学生。张谷英村人不但爱读书,也精武术。不少人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天井:大屋场中最大的一个天井,大约有22平方米,既可以采光,又可以通风。天井内有一座花岗岩砌成的花坛。天井一角的地下有下水道,雨水可以从下水道一直流到渭溪河里去。一般天井的左右两侧房屋对称。正面的会客堂屋比较高,常达10米左右,屋里冬暖夏凉。正屋后面是偏房,用来作牛栏、猪圈、柴房、谷仓和堆放农具,老人和孩子在屋前的天井里乘凉和嬉戏。
张谷英村为汉族聚居群落,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41年,清代两次续建。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1732间。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技式”结构,主堂与横堂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各个单元自成庭院,各个庭院贯为一体。其最大特点是排水设施完整,采光、通风、防火设施完备。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比较完整的门庭有当大门、上新屋、王家塅三栋。从后门走出当大门古建筑群,路人忍不住浩叹张谷英村的博大精深。
“青山三面合,看满目苍苍秀色,阴翳古村,任凭岁月留痕,沧桑化作人文景;碧水几回环,听沿阶汩汩溪声,独生情调,更醉明清遗韵,砖石犹存历史香”(山西 杨怀胜)。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头衔的张谷英村,除了典型江南民居建筑外,更充满着神奇——纯砖瓦石木的连片建筑,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历经26代人的繁衍,从未发生过一次重大火灾;数百年间的战乱浩劫,大屋安然无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张谷英大屋周边均遭到日寇蹂躏,而这里却秋毫无损;尤其称绝的是,在200多个天井内,看不到任何排水沟管,但每当山洪暴发,尽管屋外溪水汹涌,屋内厅堂却干爽如晴;这里儒学浓厚,民风纯朴,夫妻相爱,妯娌和睦,世代绵延相融,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
张谷英大屋之“奇”,奇在它的神奇奥妙,至今都是一个又一个“谜”。张谷英村历史上遭受过无数次大雨和洪灾的侵袭,而大屋藏而不露的地下排水设施从未发生过堵塞成灾之事,个中机巧令人费解。整个村落中的天井四周和底部都是用磨平的长条花岗岩和青砖砌成的,但不管你怎样仔细观察都找不到其中的排水管道。而同样是以花岗岩和青砖建筑的华清池杨贵妃洗澡的浴井,却有着明显的排水管道。据传,天井的排水管道是本着风水学上“山管人丁水管财”,财宜藏而不宜泄的原理安排的。所有天井的排水管都自上而下,到进门的第一个天井后左右转弯,从门前的烟火塘或渭溪河中流出,整个过程藏而不露。这样曲水流畅的下水道几百年来畅通无阻,但个中玄妙却一直无人能解,而国家又不允许对古建筑的地下进行挖掘,看来张谷英天井的排水将成为建筑学上的千古不解之谜。
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47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畔溪走廊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当时是连接江西和岳州的古驿道。从那些古老的建筑和留下的足迹,可见当年是多么的繁华。沿溪而建的房屋安静矗立,在静静地诉说着远古的历史。溪边小摊上 各种有趣的小玩意,又将我们带回了文明的现代。唯有那潺潺流过的小溪,不停不歇。仿佛自己是当年形色匆匆路过的一个客人 ,行走到这里发现了这个大的村庄,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茶馆里坐着各种各样的村民谈论着家里家常。让我 忍不住放慢脚步,驻足停留。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由当大门、东头岸、西头岸、聚龙湾、石大门、王家塅、上新屋、长沙塅、枫树屋、下新屋、和风塅、潘家冲等十几个门头构成。比较完整的门庭除博文《[原创] 耕读继世张谷英 孝友传家第一村(上26P) 》介绍的当大门外,还有王家塅和上新屋。王家塅是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群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建筑,这是张谷英的第16世孙张云浦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的,建筑面积共9474平方米,是张谷英大屋中最大的建筑群。布局十分严谨,如“丰”字形。进大门后,有一大地坪,铺有石板路,路旁有两口水塘,塘边沿有石栏,内植荷花。沿石板路向前进大门,房屋布局五井五进,东西厅堂分布天井21个,有大小房屋468间,正堂两侧左右巷道各一,很窄很长,两头望不到底,因似两条蛟龙自洞中徐出,从屋后直抵地坪,俗称“双龙出洞”。它既可以分隔两侧横堂,又有利于内部交通。屋内巷道纵横交错,成十字穿堂,门庭严谨、高墙耸立,具有古典园林风格。作为一个普通民居,其规模之浩大、筑造之精美、布局之巧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走向龙形山尾,还有一栋像祠堂又不像祠堂的建筑,则是张谷英的第16世孙张绪彬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建造的上新屋。它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共有房屋172间,具有明清时期古庄园建筑雏型,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栋大屋。从外观上看,建筑平面呈出多个“井”字,结构严谨,从高处俯视,似飞机模型。封山火墙,采用形似岳阳楼盔顶式的双曲线弓字形。整个房屋以木结构为主,以青砖、花岗岩结构为辅,有六进七井八横堂,中央堂屋宽敞,天井左右对称,这与当大门和王家塅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正屋之后,外为偏屋,作牛栏、猪圈、灰房、柴房、谷仓及工具堆放之用,共有房屋112间。人与畜、生活和杂物实行功能分区,使屋内更加清洁舒适。
如此庞大的木建筑群落,能够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免遭重大火灾,实在令人称奇,这其中巷道、烟火塘和穿屋而过的渭溪河,一起构成了张谷英村牢固的御火长城,使得600多年历史的张谷英大屋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四通八达的巷道支撑起张谷英大屋“丰”字形结构,作为大屋的筋脉,既分割了界线又联系了交通。不仅连接起大屋的主干和分支,也维系着这个大家族里各自为政的一个个小家庭的血缘关系。大屋里共分布着60条巷道,直通10个高堂,人走在巷道中可“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这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巷道,把各片房屋连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也把游客引向一个个崭新的空间。巷道同时也是大屋最好的防火带。因为设计的宽度只有80公分左右,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只需撑着就近巷道两边的高墙直上屋顶,把瓦掀开,就能使火苗上蹿,从而截断火路,阻止火势蔓延。而且,大屋正前厅后的庭院两边,各修有一口用石条砌成的池塘,人称烟火塘。塘内平日里植荷养鱼,叶绿鱼跃怡然自乐,一旦发现火情又可以就地汲水灭火。
张谷英大屋前的渭溪河,像一条玉带环绕著大屋而过,其实称它为河,实在有点过,感觉更像一条小溪,河里水很少,据说是因为上游修了一个水库,把水截住了,过去水很多的。河上建造了许多小石桥,有拱形,有平板型,这些石板桥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架设在两岸, 勾勒出小巧流水的画意美景。其中龙涎井旁的百步三桥是张谷英村的民俗画卷中的重要一景,这桥又叫“张谷英桥”。百步三桥建于清嘉庆年间.位于张谷英古建筑群中部,横跨渭溪河,在不足百步的距离中,依渭溪河水回环曲折之势,搭起三座花岗岩石板平桥。桥随水转,人在桥上过,脚如水上漂:同时,石桥也二次横跨渭溪河。石桥两岸建筑鳞次栉比,桥下流水潺潺,宛如一幅清新的水乡图画。
张谷英村地势北高南低,渭溪水犹如一条银色的缎带,蜿蜒曲折,潺潺流过。穿屋而过的溪水阻隔了大屋两岸的交通,张谷英村人在不到两公里的水程上,建有五十八座大大小小的石板桥。尤其是渭溪河上的架设的石板桥,按照九座平板桥接一座半圆石拱桥的形式修建,暗含着“ 九九归一大圆满” 的美好寓意。这些石桥造型各异、错落有致,分为青石板桥、石桩墩桥、麻石拱桥,还有一座独石甲板桥,形状酷似乌龟壳,据说是一位大力士用宵藤将其绑在锄把上扛来的,十分有趣。在这些桥中,最有名的还是“百步三桥” ,百步三桥共有九段,每段由三块条石组成,共二十七块长条石,正好“张谷英”三个字的繁体字笔画是二十七画。传说此桥的设计者名叫张山,其藏巧于拙,视石如木,打眼穿榫,巧夺天工。
“建筑是对一个时代身份的表述”。张谷英大屋之“美”,美在它的建筑艺术和诗意地栖居。以寻常的眼光乍一看去,整座大屋,由普普通通的砖墙,普普通通的瓦片,普普通通的木料,普普通通的石材砌成。一砖一瓦、一木一石、每一扇门、每一扇窗的材料选用为本地所产,就地取材,因材制用本为常见,并无格外的夺人之处。要领略其超越的意趣,须深入到它的内部中去。走进张谷英大屋,最让我眼睛一亮的是飞檐明墙、花棂拱壁、圆门月洞,雕梁画栋随处可见,触目皆是,使人感到像进入了古朴而典雅的艺术殿堂,让人感受到普通的大屋并不普通。看琳琅满目的木雕,看禀实厚重的石刻,一幅幅松鹤长春、龙凤戏珠、喜鹊衔梅、麒麟戏宫、竹报平安、鲤跳龙门、四郎探母、八仙过海等图案无不构图精美,刀法利落,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反映的是民间传说、风俗民情,再现的是其乐融融的丰收祥和的太平景象,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看错落有致的天井,看气势恢宏的厅堂,无论是隐蔽工程还是装饰工程,无论是修路还是造桥,追求坚固耐用,质朴素雅,雕刻有致,雅俗共赏的文化氛围,让人产生一种家园的温馨,这,倾注了张谷英村人的多少心血和智慧。这种建筑不尚奢华,经济而实用的做法,积淀了当时营建使用者的艺术风格与用料的乡土观,它比江西、安徽的明代民居更显得有书卷气,给人以乡土气息的质朴美。
(文章来源:http://a4367007.blog.163.com/blog/static/531244222017699504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