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取代了部分印刷字的地位
19世纪中期,两种观念的融合为“娱乐时代”奠定了基础。
19世纪40年代,美国各洲还是一盘散沙,想实现各洲统一还只是一个梦想。塞缪尔·芬利·布尔斯·莫尔斯,美国第一个真正的“太空人”,他发明了电报,使美国统一话语成为可能。
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电报的出现摧毁了关于“信息”的原有定义,破坏了文字的语境,赋予了公众话语新的定义,却让文字变得荒唐无稽。使信息变成了商品,信息不再对政治或对行动有作用,而是新奇有趣的,能够吸引人的。匆匆拉起了跨洲电报,传到了美国人耳中却可能只是一些无聊信息。
如果没有和报纸的合作,电报以单独力量还不能做到把信息变为商品,和报纸合作后,这种潜力被彻底开发出来。
19世纪30年代早于电报出现的小报开始了把一些无聊之事作为“今日新闻”,无关政治和对人们的行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都是一些关于“性”或“犯罪”的,这样具有“人情味儿的新闻”。虽然不能对人们的行动起决定性作用,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吸引读者眼球的。
并不是所有报纸都刊登一些无聊之事,但是,电报以惊人速度改变了这一切。电报能快速地获得其他各地的信息,使一些“政治性话题”和“没有时效性”的新闻失去了在新闻的中心位置。
很短的时间内,因为电报线路的紧张,使报纸得以保留了作为功能性信息的定义。出版商内有远见的人,不遗余力地投资磁性电报公司——第一个商业电报公司,威廉·斯温还在1850年成了它的总裁。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开辟全国第一条电报线路4年后,美联社成立了。从此,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新闻开始横扫整个国家。战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和水灾——大多是阿德莱德公主得百日咳。新闻的社会版本和政治版本——开始成为所谓“今日新闻”的主要内容。
我们如今就是处在这样一个“信息轰炸”的时代,百度、输入法、浏览器各种各样的APP,每天都在向我们推送大量信息。但那些信息对我们来说并无作用,它只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从一个坑掉进另一个坑。
新闻上的信息往往都是对我们没作用的,“哪个明星结婚了”“哪里出车祸了”……这样的信息我们每天都收到上千甚至上万条。柯勒律治关于“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全是信息的海洋,却没一滴水可喝,我们找不到任何一条信息能对我们生活有帮助的,能对我们的行动起决定的。
我们每天面对无数新闻,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制造了信息,却又让信息成了我们的困扰。
图片的出现
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银版法”,只是达盖尔银版法还不足以快速传播,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一个英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发明了从底片翻出正片,直到这时,照片的大批量冲洗和发行才成为可能。
照片只能记录事物的特例,却无法表达抽象概念,照片表达不出“爱情”“尊敬”等,这些抽象概念的词语。它所能表现的只能是事物的特例,而文字却能帮助人们去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义。
从上图你只能看到男生亲吻女生的手,你不知道他为何亲吻她的手,更不知为何要亲吻她的手。但若配上文字:某某人在这一天相恋,这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两个人是一对情侣。女生刚答应了他的告白,所以他高兴地亲吻她的手。
图片把文字驱逐到背景里,有时甚至把它驱逐出境。
“今日新闻”为图片提供了语境,图片又为它补充了语境,让我们误以为从中真能学到什么,表面看起来我们真从“今日新闻”学到了某种知识,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到。
纵横字谜就是这样的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改变了人们对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搜寻信息,现在则是为了”谈资”而关注信息。
比如:你要参加某次酒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知识渊博、才高八斗,于是你疯狂看一些金融、政治方面的书,信息这时候仅仅是你为了唬弄别人的一个唬头。
“伪语境”为“这些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看”提供了答案。“伪语境”为一些与生活无关、毫无作用的信息,提供了表面的作用,但那作用仅仅是娱乐而已。
随着电报和摄影书出现的各种媒介,比起电报和摄影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电影,广播较倾向于理性传播,但在新的认识论的冲击下也成为了新的认识论的俘虏。
一种又一种新的媒介出现,新旧交替。组成了一个躲猫猫世界。娱乐本身并没错。心理家说:每个人都有在自己的世界筑起高楼的行为,但要是我们想住在里面,问题就大了。在电视出现之前,没人想住在里面。
电视的出现
电报和图片还不足以击垮印刷文化的大厦,但随着电视的出现,一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全盘接收电视上的内容,不会有人去质疑里面内容的真假,”眼见为实”我们相信我们双眼看到的。即使那里面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
电视在其他媒介中起到”指挥作用”,”看什么书”“去哪旅游”“怎么做美食”。电视决定了我怎么去看待世界的认识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从电视上看到的都是一些犯罪新闻,这时你就会想:人心险恶!外面这么危险,还是少出门好,要不就会惨遭犯罪份子的毒手。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母亲在看到电视上有“边充电边玩手机,手机爆炸,炸死人”新闻,就会告诫我:千万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知道不?你看哪哪,边充电边玩,就被炸死了,千万要小心,知道不。之后一段时间妹,她还会一直念叨:太危险了,现在手机也真不耐用,看来以后要小心了之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