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不是救世主

近日,电影《我不是药神》饱受热议,上映至今,累计票房已达29亿,火热票房的背后不得不引人深思。就个人观点来看,影片不像其他电影那般令人激情澎湃,亦不像其他电影那般全程笑点十足,开怀大笑。影片平凡中透着真实,让我们随着镜头聚焦在白血病群体上,亦就是这份平凡,才更能打动我们。


《我不是药神》

一、

我不是救世主,我要赚钱……命就是钱。

影片的主人公程勇一出场就一副落魄油腻中年大叔形象,情场的失意——与妻子的离婚,生活的窘迫——老父亲天价的医药费、儿子的抚养、生意的惨淡以至于到了交不起房租的地步。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压力也导致了程勇去印度购药的初衷——赚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万万不能。对于目前的程勇,唯有钱才能使得他灰暗的世界得以重新染上色彩。

吕受益的到来,为他开辟了一条去印度买药的“代购”新事业,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买药之路。一来给广大的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二来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财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在赚钱的同时也给自己收获了一个“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的“药神”称呼。

当然,卖“假药”并不能长久,也有进监狱的风险,他是果断地选择了收手。在面对大伙的恳求和挽留,他发出了“我TM又不是白血病人”的怒吼。影片的前半部分所刻画的程勇就是一个“我不是救世主,我就是为了赚钱”的形象。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我们无法做到普度众生,我们亦是众生的一员。

二、

他只是想活着,这有什么罪。

无药而病情加重的吕受益怕拖垮妻儿选择了跳楼自杀,面对着这些来送行的带着口罩的白血病患者,程勇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是一片无奈和凄凉的的黑暗。或许是好友吕受益的死的影响,或许是良心的谴责,也正是应了那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此刻也唯有他能重新带来“印度药”。

故而他选择重出江湖,以500的价格低价卖给患者,即便印度工厂被迫关闭,以印度药店零售价2000代购回来,他仍旧卖500。

但是事情终究是要经历大风大浪,黄毛为了保护这个他心中的“药神”,毅然开着装着药物的货车去吸引警察,最终却发生车祸,为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面对昔日的小舅子曹警官,他愤然地控诉着“他只有20岁,他只是想活着,这有什么罪。”

程勇的控诉不但是对着曹警官的,也是对着这个社会的控诉。

此刻他所面临的困境,亦是这个社会的困境。

一边是法律的“枷锁”,一边是白血病人的“呐喊”。在“天价药”面前,他们也只是弱小的羔羊,房子吃没了,家人也被吃垮了,他们选择便宜药,有什么错,他们只是想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三、

我承认,我犯法了,无论怎么判决,我没有异议。我只是希望未来这个世界可以变得更好一点。

影片的最后,没有过度的悲伤嚎啕,也没有惊天大逆转,只有平静。主人公程勇的坦然认罪,无怨无悔。以及在警车的时候,白血病患者夹道两旁为他送行,并摘下口罩献上他们最高的敬意。

影片最后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程勇虽无法改变社会现状,但是他凭一己之力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持续推动体制改革,使得大批慢粒白血病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他觉得自己不算什么,但是他在白血病病人眼里,他就是他们心中的“药神”、“救世主”。

能力固然有限,但我们不妨在伸手不可及的情况下,踮起自己脚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我不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