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宋襄公:壮志未酬身先死

文|半山半水

前言:我一直不太明白的是,齐桓公为什么把欲立的太子昭(即齐孝公)托付给宋襄公,难道当时宋国确实小有实力,襄公又曾有让国之贤,这样足够作为太子的后盾支援,以此安齐?

当然,真实的历史再也无从知晓,只是,这一“使命任务”,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宋襄公的野心,毕竟是得到了当世霸主的认可。

宋襄公:图片来自网络

【1】

宋为殷商之后,当年周武王伐灭商纣王,封纣子武庚以续殷祀,后来武庚作乱,周公诛杀,因为纣王庶兄微子有贤,便命其继续享有商朝祀庙,管理殷商余民,国号为“宋”。

宋国定都商丘,其国四面都是平原,地形易攻难守,想必周室选择此地也是防其反侧。其北面是鲁、卫,南方陈、蔡,西乃郑国,东为淮夷。

公元前652年,襄公的父亲桓公去世,作为太子的襄公向父亲举荐更有仁德的庶兄目夷,以国让之,但被目夷辞绝。次年春,襄公即位,命目夷为相佐政,治理宋国。并于同年,前去葵丘,与诸侯朝会齐桓公。

公元前644年,齐桓公去世,齐国诸子争立内乱。次年,宋国邀集曹、卫、邾国起兵伐齐,以齐桓公当年委托为由,要立太子昭即位执政。齐国顶不住外来压力,便杀掉作乱臣子,迎立太子昭。可诸公子还是不服,从中作梗,宋襄公于是再次兴师伐齐,终于打败齐国,送公子昭回国即位,是为齐孝公。

齐国自然一时衰颓,那么,中原霸主之位也就空了下来。

【2】

宋襄公打败齐兵后,便愈发得意。先是把媵国的国君抓了,杀鸡儆猴,给不服的诸侯看。后又邀集曹、邾等国结盟,因为鄫国国君赴会迟到,便命邾君把他拘留扣压,将其作为牺牲品去祭祀社神,以此来威服东夷。后来,曹国不服,宋又发兵把曹国给围了起来。

陈国此时一看,形势不妙:如此强横的宋国,屡次拿周边小国开涮,看这图霸的节奏,下一个就轮到自己了吧。

于是,陈国邀合楚、鲁、郑、蔡诸国在齐地结盟,重修桓公之好。(齐桓公去世已两年)其实,各国心里都有数,这次盟会也就是为了试探宋国,或者说与宋对抗。此时楚国国势最强。

宋襄公没有参加这次盟好之会,却于次年春天在鹿上邀齐、楚两国结盟,并向楚国请求中原诸侯。

楚国爽快答应,私底下却布下了天罗地网,怎奈这一心谋霸的宋襄公,根本不知道这将是一场由他自编自演的“鸿门宴”,只是,剧情完全反转。

这年秋天,楚国组织,与郑、蔡、陈、许、曹诸国在盂地结会,宋襄公自矜仁义,不带一兵一卒前去赴会,结果被楚国扣留。一直到冬天,诸侯再盟,鲁国前来与楚调解说好,才放襄公归国。

被如此嘲弄侮辱了一番,宋襄公自然很是生气。第二年夏天,便起兵伐郑,郑国此时与楚盟好,楚成王哪里容他这么嚣张,于是率师伐宋。

这年冬天,即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十三年,双方在泓水开战。

春秋形势图(局部)

【3】

史书《左传》这样记载:

“宋公与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

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宋襄公带领仁义之师,没有乘人之危,而是等楚国渡过河来,列阵完毕,双方擂鼓激战,宋兵大败。

襄公回国后,国人纷纷抱怨骂街,宋襄公解释说,“君子不杀已经受伤的和年老的人;不凭借险隘去压迫敌人;也不攻击尚未列阵的军队”。所以,打了败仗只能怪我们实力不足呀。

嗯,虽败犹荣。

次年夏,宋襄公卒。

此后,宋国一蹶不振。

后记:前面提到,宋襄公有位庶兄目夷,是位贤德之人,在襄公即位的这十四年里,帮助其治理朝政,目夷兄在襄公激进扩张中,曾不只一次地进谏劝告,并有“小国争盟,祸也”的先见之明,怎奈“君子”根本听不进去。

■ 半山有言:

宋襄公是个仁义,行德之人吗?

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屡次敲打小国,如此强横?——“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也”。可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泓水之战,又仁义得如此迂腐?——“君子不厄人”;“君子不鼓不成列”。

宋为殷商之后,怎奈“天下亡商久矣”。宋襄公在春秋乱世中,企图恢复商制,称仁义之霸,行仁德之义,只是“痴人说梦”。他不度德,不量力,脱离实际,没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与春秋乱世格格不入。

宋襄公如此,成了后世的笑柄,不过,他执着地追求自己的道路,又让人可叹。他用自己走的路,也证明了在这样的时代,仁义称霸是行不通的。仁义只是实力的外衣,这件外衣的光鲜与否,决定于穿衣人有没有坚强的臂膀与血肉。而纵观当时的各国实力,宋国是不足以与日渐强大的楚国对抗的。

此外,在地缘上,宋国完全没有称霸的根基和理由,周边的大国怎么可能让其舒服地伸展拳脚。当然,这是生好的,是命。

“壮志未酬”身先死,却没得英雄泪满襟。


*推荐:

郑庄公:挟天子令诸侯,挑王权成小霸

齐桓公:尊王攘夷,中原称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秋|宋襄公:壮志未酬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