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一)定义

1. 定义

对经由感知觉系统输入的刺激所进行的六种心理过程。—— Ulric Neisser

认知心理学家主要研究的是「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es)。而心理过程所处里的, 主要源自于外接刺激的「感知觉输入」。

这些心理过程包括:

  1. 转换(transformed)
  2. 缩减(reduced)
  3. 添加(elaborated)
  4. 储存(stored)
  5. 提取(recovered)
  6. 运用(used)

转换、缩减、添加属于对感知输入的处理,可以理解为「编码操作」(coding operations)。

储存、提取、运用属于对编码操作的产品所进行的处理机制,可以理解为「记忆与应用操作」(memory and applied operations)。编码之后的感知会被「储存」到记忆当中,以备日后的「提取」和「运用」。

2.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主要研究两个问题:

问题 1. 感知的储存

知识或者信息究竟如何储存在我们的认知系统之中?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

「表征」就是一种象征性的代表,所代表的可以是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例如「铅笔」就是一种特定文具的表征,「快乐」是一种情绪状态的表征。表征可以是形之于外,例如视觉层面的外显表征有图形和符号,也可以是心理或者内隐的,「心理表征」正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

表征包含三个属性:「内容」、「形式」、「媒介」。

问题 2. 心理过程

信息的获取以及使用操作(心理过程)时的程序(procedure)问题。了解心理过程包括两个子问题:

  1.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需要进行那些心理活动?
  2. 这些心理活动的操作程序如何?多程序并行进行,还是逐项按序执行?

例如,在计算 9+7=? 的时候,是使用了「记忆提取」(回答者应该可以记得所有的结果组合),还是使用了「扳指计算」(数字越大,回答时间越长)?

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取向

信息加工论:人类认知系统包含了结构成分(structural components) 以及控制过程(control proccesses)。

反应时(reaction time):被试在特定状况下反应所需的时间。

信息加工在方向、种类、方式中的几个区别:

1. 方向:自上而下(top-down) 与自下而上(bottom-up)

「上」是指我们知识和经验的储存所在,「下」是指外在环境。「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是客观认知,表示对外接刺激的认知,收到刺激之物理性质的客观因素影响。但是人类认知也可以受到过去经验、刺激的涵义、周围环境以及熟悉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

2. 种类:自动与控制(automatic/controlled)

「自动」是指速度快,不太容易受到意识的控制,无需注意或者花太多精力就可以发生的认知过程。这种加工通常会在非常熟练的作业中产生。

「控制」加工一般在熟悉程度较低,难度较大的作业中运作,加工速度慢。

3. 方式:序列与平行(serial/parallel)question

「序列」即按序执行。「平行」指同时多向并行。

例子,「颜色命名干扰效应」(Stroop effect,1935,Wikipedia;斯特鲁普效应)

Stroop effect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心理学(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