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改变人生

这几天,我尤其忙碌,晚上,接了儿子,我就想歇会儿,他就自己看动画片,看了三集,我喊停,关了手机。

说起来这个网瘾,大人尤甚,智能手机的发展,社交平台的兴起,还有无数沉溺在游戏中的玩家,据说最近出台了政策,对网游里面的规则进行了轻度设定。

令大人们忧心忡忡的是,全世界的儿童和青少年,宁肯花几个小时玩电脑和视频游戏,也不愿意做其他事情。就好像农村信教者,信教得到了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和安乐。

游戏为什么如此吸引人?

要有先见之明,就要先有后见之明。我们可以去看看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最近,我反复在读历史,游戏的历史其实也有几千年,最少三千年。比如骰子,球。在没有网络和电脑的时代。比如,我们的国粹,麻将风靡全国,可见游戏的魔力穿越古今中外。我们现在的各类棋类比赛,桥牌,围棋,象棋,不也都是游戏衍生的吗?

在《历史》中,大约3000年前,吕底亚发生了全国范围的大饥荒,饥荒持续了18年,于是吕底亚人为了抵抗饥荒,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对食物的需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他们这样熬了18年,期间发明了骰子、抓子儿、球以及其他。

这就是说,游戏可以满足人的饥渴,和古代吕底亚人一样,玩家利用玩耍满足饥渴,不光是食物,是对更满意的工作,对更有意义的人生的饥渴。

我们不想让孩子过多地玩游戏,那么就需要陪学、陪伴和陪玩来填补孩子的饥渴,无聊。

如何看待玩游戏?

作为父母,我对游戏长期存有偏见,认为它逃避现实,沉溺其中,懒于思考,特别是电脑和手机游戏,毁坏眼睛。

我是不会玩的人,小时候不会玩,长大了也不爱玩,其实还是不会玩,马云曾经说过,未来三十年,得教会你的孩子玩,不会玩的孩子未来找不到工作。

游戏,能迅速占领人们的业余时间,就已经说明它的巨大魅力,如何运用游戏,不是视如洪水猛兽,也需要选择游戏,其实,现在很多学习软件,就是在利用游戏的魅力,让孩子在玩中学,比如,我搞了一个美术游戏,孩子打开,用指头涂涂抹抹,然后抹出来的小动物就开始蹦起来,特别搞笑,孩子就好喜欢玩。

不接受,回避游戏显然不现实,那么我们也需要去了解游戏,归类。哪些是低级趣味?那些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

适度接纳引导游戏

我以前对于游戏的认识,就是:浪费时间,丧失生活,游戏结束的感觉,就是空虚,懊悔。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解决游戏结束以后这个心理落差。

游戏心理学家布莱恩·萨顿史密斯说过,“玩的对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

未来发展或许游戏不可或缺

网易的前高管徐波,就是靠着玩游戏起家,因为玩,所以了解玩家的需求,最后也是靠着游戏起家。众所周知,王者荣耀也吸引了众多玩家。

现实生活里的工作不够艰苦,成就也很琐碎。这些让我们感到无聊,需要更换环境,更换场景,这样,我们盼望偶尔旅游一下,偶尔小聚。但是游戏的场景、设置,能激活人的情绪,能让人集中精力,积极、乐观地做一件自己擅长并享受的事情。

我小时候的爱好大约是看书,书带给我无穷的乐趣。带儿子去玩乐高,也是这个初衷,给孩子一个乐趣,玩的乐趣,学会合作。还想带孩子去运动,艰苦,然后实现目标。 网络游戏,说不定和它的前辈一样,比如各种球类、棋类,有一天纳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纳入各类国际比赛。毕竟它有数以亿计的受众,所以,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最后,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游戏能吸引很多人,要适度接纳,玩要玩出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