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变,先从5%开始,用一个极其微小的不同寻常的行动来打破惯性和困局。心理学家李松蔚通过发布一些议题来征集读者的困惑并给出建议。
收到建议后一周,请他们给出反馈。正是这些反馈,让我们看到了新的行动带来了新的经验,而当新的经验打破惯性的时候,改变就一步步发生了。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还以为是那种惯常的空乏阐述,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可看完之后也很难形成更多的改变,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书里也没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这也就成了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它不在一味的说理,而是针对患者给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答复。这个答复是非强制性的,不过有了这层反馈机制,也就能够促进大多数人发生微小的改变,作者也会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方案。
即便最后没有发生切实的改变,可在提前预设时,变化其实已经发生了,哪怕一切照旧,当事人有意思的启动了观察,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即将发生的事可能也变成了需要去刻意营造的后果。
观察疗法:指请当事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什么都不改变,照常生活,同时观察和记录问题是怎么发生的。
接下来,根据书中的五个部分依次展开,那我们一起看看吧!
1,自我
认识自我的第一步是接纳自己,对于处在深深自责中的人,不能够以身体健康为由压制对方追寻意义的方式,而是要先肯定对方表达情绪的方式,而后才是让对方尝试去做出改变。
情景演示:“最近好难受啊!”多少人的回答可能是“这么点事,不值得我们为此伤害身体。”这种回答就掩盖了对方发泄情绪的合理性,结果可想而知。
改变从自身开始,当对方已经有充足的证据来验证不能改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从他的想法,而非理所当然的鼓励她立刻改变,改变的责任一旦转移到别人身上,就再难改变了。
情景演示:“我要减肥,可减肥好难啊!”一些人的回复可能是“那还不少吃点,天天吃这么多。”这句话一旦多出口,多半人仍旧陷入原状,应该改变的责任已经转移了。
问:为什么我也会担心好多事情呢?担心自己无法逐梦,担心自己被别人一语中的,担心好多…对此又有什么促成改变的办法呢?
答:那就在规定时间里让自己休息一下,无论担心的事发生与否,不要管。一定不能超过规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休息的过程让我们担心“那样会不会太大意了”,即刻结束休息时间,回到日常的备战状态里,以周为单位来实施改变。
问:为什么每年年初好多人立完Flag,过不了多久就纷纷打脸?
答:自律是一种手段,没有目标的自律是一种自律符号。自律强调自我克制和违抗,明明不想做却让自己必须做,坚持做并在其中获得意义。
这时候的我们,或许就需要虚构出做此事的意义,杜绝无目标的自律行为,这种状态最容易做着做着就没有动力了,不知道为何而做,那还不如就此开摆。
问:面对冷不丁的焦虑情绪,应该如何去化解呢?
答:克服焦虑做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具象化,在这之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担心未来,担心不切实际的事情,更多的是穿上了一套情绪化的表征。情绪稳定了,一切都不是事了。
另一方面可能是生活中的具体困惑被结论掩盖了,我们不愿意考虑怎么办,反倒更愿意思考我应当悟出怎样的人生哲学”。这确实更容易带来满足感,同时,具体困惑也还是没有解决。
我们需要做的是着眼当下,解决当下困扰我们的事情。不驰于空想,脚踏实地。况且,状态是跟着行动的,只有开始行动,状态才有可能慢慢恢复。尝试着将行动(消解焦虑的行为)看作一种探索的过程,以这种心态做事,无论如何,也会多一些认知上的进步。
问:行动不起来,如何破解?
答:行动之前的扰动的重要。很多人不是不愿意行动,他们相对于未知的改变更愿意维系日常习惯形成的舒适区。给自己一个改变的期限,无效的话再换。
2,原生家庭
过去的事情如果没有被反复提起,其实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原生家庭只是我们维系问题的一种方式,真实的情况是一我们并没有想着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问: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会转移到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上,这种代际传递怎么破?
答:这可能是我们表达对父母思念的自然代偿反应,或许我们可以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思念。比如每次向孩子实施控制的时候,可以在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我想父母了。
问:好些人的原生身份伴随一生,难以改变,也不知如何改变?
答:接受不能改变的,恰恰是为了去改变能改变的,过好我们今后的人生。身份是好些人的桎梏,因为处于农村身份的自卑而过分责备自己,把责任全部指向了自己,或许我们需要通过“原生家庭”叙事本来的寓意,创造更多的安全和自我接纳,分担一部分责任。
3,工作与理想
问:因为各方的压力,处于工作状态中的我们为何经常性的表现出动力不足?
答:首先得认清一个现实,现实是脚下的路,这条路通向的远方并不一定事心中所想,可我们必须走下去。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恐惧,紧张,悲伤,没关系,行动才是破解停滞的第一要义。只要启动了,身体被激活,也就处于行动状态。
问:为什么初入职场的人,总觉得自己接受不了职场的那一套为人处事的原则?
答:我们要了解到生活中关系的本质,关系中要对别人有用,对方其实不太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关注与我们对他有用的部分。
4,亲密关系
问:大家都在倡导两性在一段关系中,首先独立,不依附,那放弃事业全新投入家庭的人就那么不堪吗?
答:独立不应该成为一种加之于自身的规训,也不应该仅限于经济独立,重要的是人格独立。独立跟赚钱的多少无关,独立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生来具有的权利。
问:为什么两个人的事经常扯到一个家庭的争吵?
答:在家庭关系中一定要拎的清,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两个人相处,一定不要迷失了自己。只有我们理清了矛盾发生的对象,矛盾的源头也就有了解决办法。
5,人际关系
问:为什么好些人非常在意自己朋友圈里的点赞行为,没有达到预期会非常难受?
答:真正让人难受的是不确定,我们在朋友圈期待点赞行为的背后会有虚荣心理作祟,可好些人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那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种心态呢?
那就把这种虚荣的感觉通过一个确定的框架固定起来,即通过具象化的行动来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
问:对于朋辈压力,应该如何破解呢?
答:对于朋辈压力带来的失落感,可内心又不接受,需要约束自己。可以尝试任这种失落感爆发一次,当作实验,看它到底能到达什么程度,即不加约束的任其失衡。
即便真正失衡了,更多的也是情绪上的崩溃,可崩溃之后,最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显露出来,也才有机会由此做出改变。
问:很不喜欢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如何破解?
答:对于困在讨好人型人格的一个破解思路,讨好的意思是别人让我做就做,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它的反面并非是别人让我做的事都拒绝,而是自己想不想,如果正是自己想做的,那就做,专注工作本身。
对于前者,我们仍旧把他人置于我们之上,问题不会得到解决,重要的依旧是我们这么想,从自我的需求出发,由此生发出的意愿也是主动为之的。
问:为什么好些确实我们本不想做,可别人催促过后,我们反倒要对着干?
答:人际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本不愿做,可别人越不让我们做,我们越想做,对着来。那是因为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把自己放在人际关系的框架中,做事的意义不在是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反抗,违背自己的意志,可能仅仅只是在那些被压制和被约束的关系里证明“我可以”—即便这件事本身让我们痛苦。而跳出这个怪圈的方法或许就是自主性,需要让当事人知道自己可以,做不做也都是为了自己。
哪怕那件事让我们痛苦,我们也有权选择它。
问:如何让别人理解我们的观点,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答:要想让一个人理解自己的想法,那就需要在他的语言系统里来迈出一小步,并给出建议。要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就需要在当事人的问题中寻找材料,编制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