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在打开这本《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之前,凭着对《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印象,以及“弹幕”式封面上的文案,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严肃周正的议论文,阅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棉柔中带着长针的抒情文。通篇娓娓道来,有时会令人沉浸于作者细腻、雅致的文法,但贯穿全文的长针会时不时戳你痛处,虽不见血,但足以震慑周身。

有位读者这样写道,“久了,觉得她其实不如表面般温柔,那份温柔不是来自内核,不是本来如此,而是某种自我砥砺,更若「我尽可能当一个温柔的人」。就算是责备,她也尽可能顾全对方的阶级、处境、条件,是什么困陷了?又是什么束缚了?自省于自己的清明目光,受益于什么阶级及学识恩惠?”

不要被她学生气的外表迷惑了,作者吴晓乐,有着出人意料之外毒辣的眼光与笔法。

本书开头的创作缘起,便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作者坦言自己能听见“人情寒暄底下的伏流”,就像一只能辨识寻常人看不见的颜色的鸟,即便幅宽只是比常人多了一厘米,但“生命中众多哀乐只跟着那一厘米。”

作者的书写是偏个人化的,书中大多数篇幅最初发表于她的Readmoo专栏https://news.readmoo.com/author/wu/,刚看到有读者回应自己时,她将之描述为“如同一只没完没了地飞翔的鸟,终于目击了一块礁岛…如同梦境中你演练的无数次着陆,如今你可等到了…你数着呼吸,即使岛上一片荒芜,也是你的全部了。”

但你看她讨论的主题,与父母的对抗、重男轻女、月经羞耻、女性困境、大城市的蜗居、打破婚姻幻象,几乎每一篇,都直击时下年轻人的痛点。所以她的所谓“个人化”,不过是因为多出的那一厘米,使她看到了流俗生活之外的风景,才至于不随波逐流,才敢于说出“你说的那些,进修、考公职、存头期款,增加竞争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而这本书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她身在其中遭遇着一切,又能置身事外地旁观,并且讲述这一切。

她写生而为女的痛楚:

想想这真是让人感伤,我们(女孩儿)就这么领教了。像是学习,走物为狗,翔物为鸟,在街上裸裎着肚腹的为猫,被人渴望的存在为儿子。而我们以上皆非。

写女性的外貌焦虑:

去问每一个女生,你有多讨厌自己,她们会交给你一整首《长恨歌》。女人们都很清楚自己五官、外貌、个性的瑕疵。那是她们一路走来,旁人怕她们“搞不清楚状况”,好意提醒她们的成果。女人们得在很久以后,才能站在镜子面前而不急着遮掩;不在四下无人时,祈祷换成另一张脸、另一副更窈窕的身躯;不再歆羡别的女人那看似更圆满的婚嫁。爱自己,若听来太深又太浅,不如抽换成另一套说辞:不应有恨。

近来脱口秀演员杨笠的一句“他明明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广为流传,这句话有多么地被人津津乐道,女孩儿们的“长恨歌”就“恨”得有多么深切。这由自身出发的体察,最终发出的是所有被审视的女孩的痛楚,而私语化的表达则更能让人切身地体会这酸楚。

“女孩们是如此娴熟于裁切自己,好兑取社会的认同,把自己修得乱七八糟还不够,也把别的女孩给剪得泪流满面。”

“我也时时因着自己无法真心诚意地爱着每一位经过我生命的女孩而感到迷惘、困惑。我明明记得在游戏开始以前,我还年幼而她们亦复如是,那时我们并不在乎彼此的身体是否够乖巧或足够引起男人的欲望,我们腻在一块时只想着,我想跟你好。我真的很想今天、明天、后天都见到你。”

她写女生读言情小说,“几秒后,她痛苦地吐出问句,你会看言情小说吗,色色的那种?”女孩间小心翼翼的对话,正视女性的欲望,又不高高在上,仿佛对面站的就是那个和你一起躲在角落里读言情小说的女同学。

她写所谓的“修成正果”不是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在经历无数的迎来送往之后,在与无数的生命碰撞、分离之后,安静下来的自己,那种不管你在不在我身边,多少人陪着我走了多远,每一个“我们”,都曾经是最真实的“我们”。

正确的结果从来不只结在新娘的那束捧花上,正果也喜欢落在,察觉自己没办法再爱的恋人的门前。那种正果熟成时,少了目击证人,种种的发生是静哑的,没有夹道拉响彩炮的亲众,没有华服,没有酒汁从堆栈的香槟杯如地毯铺泻而下。甚至,发生时你并不知晓已经发生,难过的人,只解得出这是“我”的悲剧,非得晚到数年之后,方后知后觉,这原来是“我们”的大喜。好险在我的生命中,曾经让错的人错过。负负得正,正果有时需经沉淀,任时光发酵,尝的时候有些酸浊,却对身体很好。

其中只有一篇,我明白作者的意图,但也许是理解偏差,其中部分表达我觉得没有击中问题的实质,她将为了家庭、孩子、丈夫默默牺牲,奉献自己一切的女性形容为“圣母病”,“珍惜生命,具体的方案之一便是汝不可宠坏他人。不要硬生生剥夺别人实际感受生命的可能性,不要代人受过,更不能替人顶受生命的细小砾磨,莫让一个人本来能轻缓向终章熟成,却被你永恒封存于青涩的扉页。”这样的指责恰好是没有看到这群人背后所受到的规训,局外人此时要做的是点醒她们不必如此,而不是指责她圣母。她们所谓的“宠爱”出自非真正自愿的”自愿“。

《如何永远拥有一位女神?》后两三篇相较于前章稍逊一筹,《在台北练习起飞与降落》一篇,则又有回升,年轻的人们在大都市点燃自己,给城市带来精神上的香气和富足,而自己却要蜗居在逼仄的空间里,和几户人家共用卫浴。将蜗居的人与大都市的矛盾描绘地细腻又讽刺力十足,“我不是为了爱情而同居,而是为了独立的卫浴。

我闭上眼睛勾勒,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年轻的谁拎着皮箱与几堆杂物来到这儿,而这座城市半垂着眉眼,默默给这新人进行分类,思忖着如何料理这时鲜的精魄。吊诡的是,给这座城市咽进去又吐出来,那些亮铮铮的细白小骨头,排组起来,可能比我们一开始的肉身,更显得矜贵。

寻思至此,我简直要为这城市的慷慨而感激了。

但她最动人的,还是冷静却温柔的共情,“这些女孩,为什么如此温驯地喂养这座城市呢?”

所以这部随笔集与其说是作者吴晓乐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如说是她以个人真切的生命经验,与现实社会碰撞出的超乎个体命运的,具有普适意义的观察与反思。

吴晓乐有一句自我概括的话,“喜欢观察那些别人习以为常的事。”这句话也是对她作品最好的注解,她关照的是所有人,以及在这些人身上发生的事情,或者说问题。

她的两本代表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儿童》便是根据自己八年的家教经验写作而成。

吴晓乐高二时开始兼职做家教,台大法律系毕业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到家教行业中,共给至少五十个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功课辅导,在见证了无数原声家庭给人带来的伤害之后,她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归纳成九个为教育所困的亲子故事,写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

吴晓乐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写作时并不会预想自己的读者,并没有期待哪些人一定要看到,只是觉得“有话想说”。但即便她本无此意,这本纪实短篇故事集,已然成为了一部亲子教育反思录。

而她的第一部小说《上流儿童》则将这种反思聚焦到了更高的社会层面。吴晓乐在采访了数位家长,尤其是全职妈妈之后,写出了长篇小说《上流儿童》。在这本书里,她塑造了一个处心积虑,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上流社会”圈子的中产阶级家庭。尤其是这个家庭中的母亲,因为要融入“贵妇圈”,而小心翼翼压抑自我,努力把自己套进别人打造的言行模板。

与聚焦于畸形的精英教育的影视剧《天空之城》相似,吴晓乐也展示了“上流社会”中的“教育鄙视链”,戳破了光鲜背后种种精心打造的虚幻泡泡,写出所谓“上流社会”建立在他们内部标准上的竞争,以及生怕自己跌落的焦虑。

所以说吴晓乐的写作是私人化的,或许有些不太公平。因为且不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儿童》这种聚焦他者的作品,即便在这部《可是我偏偏不喜欢》中谈及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所讨论的也都是自己所处的这一时代,这一群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都曾经遭遇过的问题。

其实吴晓乐多多少少曾透露出一些使命感,她说如果自己有勇气尝试拓宽对不同职业的想象、认识、塑造,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也就可以证明下一代能选的路越来越多了。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把田间小路走宽走顺一点,让家长不再对孩子说,高速公路最便捷,别的路太辛苦。”

正如本书中与书名同题的一篇中,她说道,“你说的那些,进修、考公职、存头期款,增加竞争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所以与其说她在关注教育问题,不如说她在关注这个社会上所有人所承受的桎梏,她想做的,便是首先终破这桎梏,从而让更多的人,可以做出更勇敢的选择。

总之这本由个体经验出发写就的书,之所以具有普世的原因,或许就在于作者站在流俗之外的体察,我们感到疲惫,感到焦虑,这背后有多少是出于自己的助力呢?大多时候我们没有说出“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大概率是把自己丢了,而正如本书序言作者江鹅(《俗女养成记》作者)所说的,“想自由自在,首要条件是自己得在,无论别人如何不给不许,自己偏偏得在。吴晓乐,偏偏就是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