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鲁迅未了的心愿

  我是一个落寞的、贫穷的、终日忙忙碌碌且喜欢喝酒的人,我也是一个郁郁寡欢,孤独独行的人。我奉行这是个最好的修行时代的理念。我想诉说我生命中的往事,有那么一点点荣光,但更多却是耻辱。我生活在压抑的气氛中,我处于低姿态的人生中。我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我在大湾区有个温馨的家。那是个滨海小区,站在阳台上可以看海,白鹭翻飞。楼底下是红树林,富氧的生活!我也算是个小市民了,在舒适庸懒的环境中,我不求上进了;(我也想上进,只是目前道路还有点迷茫。当年的自考精神一直是我生命中的骄傲。然而,到达山顶之后,便生出懒散的思想来。这是人之常情,也许我正在调整。不错,我就是喜欢这样。)喜欢呼吸来自大海上那种潮湿的、有腥味的、新鲜的气息,喜欢倘徉在林木之间,任凭海风吹乱我的头发。尽管小区比较少,但小区里设施齐全。儿童游乐场也有,丰巢柜也有,供人们休憩的长凳都有。偶尔碰见气质不凡的邻居,我也会打个招呼。或许他们带着我招呼的温暖将要去香港或深圳。我喜欢他们,我们今生为邻居是何等的缘份!在小区地面玩久了,我会回到我的房间。窗户挂满了温馨的窗帘。书房是我喜欢的风格一一典雅素净。书架上是一排排的书。大部分是文学书籍。名著颇多。书房的一切无不浸透了我的苦痛和欢乐,还有我灵魂的呐喊。我在这里充满了想要将人生赋予新意的渴望——而人生实际上已经变得毫无意义。(这只是我情绪低落时的言语。每当我低落时,我想到了屈原和他的《楚辞》。另一个我想到的便是鲁迅。

  我总觉得鲁迅是有点野心的。何以见得?这是鲁迅的原话:“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写成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作的第一篇。”我现在想鲁迅为什么要从古代和现代采取题材做短篇小说呢?原因有二。其一是鲁迅重视传统的文化,哪怕是神话都是反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文化。鲁迅想继承这种优秀的文化,并且想发扬光大之。这应该是鲁迅的初心。但鲁迅又恐笔力不逮,所以只是作作短篇小说,他还是希望后来者能作出长篇小说的。其二,我猜想鲁迅是想做一部中国人的《圣经》的。中国的神话人物有黄帝、帝俊、西王母、颛顼、伏羲、女娲、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盘古、鸿钧老祖、句芒、祝融、共工、东皇太一、后羿、精卫等等。但是中国的神话缺乏系统性。原来鲁迅是认真的。他说:“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茀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不记得怎么一来,中途停了笔,去看日报了,不幸正看见了谁——现在忘记了名字——的对于汪静之君的《蕙的风》的批评,他说要含泪哀求,请青年不要再写这样的文字。这可怜的阴险使我感到滑稽,当再写小说时,就无论如何,止不住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出现了。这就是从认真陷入了油滑的开端。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我们知道鲁迅最伟大的精神是自我解剖。鲁迅在《补天》中写道:“伊接着一摆手,紫藤便在泥和水里一翻身,同时也溅出拌着水的泥土来,待到落在地上,就成了许多伊先前做过了一般的小东西,只是大半呆头呆脑,獐头鼠目的有些讨厌。然而伊不暇理会这等事了,单是有趣而且烦躁,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愈抡愈飞速了,那藤便拖泥带水的在地上滚,像一条给沸水烫伤了的赤练蛇。”这说明女娲开始造的一批属于精工细作的艺术品,天选之子!分散各地,开疆辟土去了;后来的嘛就属于流水线产品了,合格不合格的,劣质残次的,形形色色。鲁迅这样写的,但我还是无解啊!历经世事多了,终有所悟。但愿鲁迅的心愿有人去完成。也愿有人超过鲁迅手写中国版的《圣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忘鲁迅未了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