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54615799
。。精彩短评。。
#
一开始是当成写软文的工具书随便看看的,其实自己写软文就能一个小时几千字,觉得说不定会对写小说有些启发吧,结果看到后面……真的!这书好用!比我看过的小说写作书里的绝大部分都实用,五星好评!
#
挺有启发的,一、分清楚“文学”和“实用性文章”的区别;二、收集素材(数字、事件、情节),注重整理,;三、思考文章的目的和读者;四、一气呵成,追求完成,不要追求完美;五、化整为零。
#
咋一看这个书名,感觉像是一本魔法书。仔细读后发现,真是本地地道道讲授写作的工具书。
喜欢写作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写不下去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
而这本书,就是专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来的。
在讲具体方法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作者是日本高产作家上阪彻。有多高产呢?一个月出一本10万字左右的商务书籍。一年12本,有时候会到14本。
这在作家中的确算是超高产的了,有的作者毕生也只写过一本书。但作者在一个月内远不止这些工作,他还在一些杂志和网站上写专栏,发表一些企业报道和人物专访。
多的时候一个月仅文章发表量就超过10篇左右,而且这些报道1篇约3000~7000字左右,然而,这样的文章作者通常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是什么办法,让作者可以如此高效写作呢?
作者给出的办法是素材成文法。
这里所指的素材包括但不仅限于我们常说的案例、名言、研究等,还包括事实,数据及情节。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讲授的方法主要针对职场商务写作,并不适用于文学创作。
关于本书
本书共6个章节,后面我将分为三个部分,为你重点讲述:素材收集、快速成文和改稿技巧。
关于写作的书,我看了不下10本。
都说外国作者写的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其实不然,唯一区别是在语言风格上,国内作者表达更为严谨,而国外作者的表达更为风趣。
但本书作者的表达方式,恰恰与这两点都没有多大关系。
话全是大白话,内容全是纯干货。
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一直强调的:写作只不过是交流工具之一,写文章不用卖关子,摆架子,能把想传达的事情传达给读者就好。
是的,作者全书都秉承了这种语言风格。
01素材,是成文的关键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写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肚子里没货”。
这里所说的肚子里没货,与我们平常认为的文采不行、积累不够,是不太一样的。他指的是没有准备好素材或者漫无目的的找素材,都会注定写不下去。
那要如何准备呢?
作者首先提到了两个原则:一是写作目的;二是确定读者。
实用性写作与创意性写作或个人感悟不一样,一定是有特定读者和写作目的。写作目的就是你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是什么?确定读者就是要你思考,你所要表达的内容会对那些读者有用?
其次,作者还介绍了非常适用的两种收集素材的方法。
为了简约篇幅,我将它们总结为6个字,分别是记、建、思、集、写、录。
这些方法,分别涉及到了认知科学及脑科学的一些相关知识,非常有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原书仔细阅读。
写文章肯定不是素材的堆积,关于素材的运用,作者给到的办法是可视化检视、排列重组、头尾优先法则。
说了这里,本书的前四章都在讨论素材的重要性,可见作者对它的重视程度,我相信有过写文经验的小伙伴一定也是深有同感。
法国诗人德普雷奥说:“你心里想得明白,你的话自然明白,表达意思的词语自然会信手拈来。”
有了充足的准备,写作就会变得异常顺利。
02写作,需要一气呵成
先完成,再完美,这是写作者的普遍共识。作者也再一次强调了一气呵成的重要性,当然这是在素材准备充分的情况下。
关于行文技巧,作者还给出了7个非常实用的小技巧。
老规矩,我还是将它们总结成了7字真经:短、节、强、少、多、进、真。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细细去品,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03改稿,写作的必要环节
只要写作,就离不开改稿。作者的观点是快写文,慢修改。他分别从四个方面为我们一一指点:改习惯、改结构、改内容、改字词句。
其中的改字词句,是消除“文章晦涩难懂”的必杀技,一定要去掌握。
全书读到最后,我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位在23年里持续高产的作者,自曝从来没有学习过写作,而这套高效写作的方法论,仅是他长期坚持写作带来的附加值。
作者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写作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不全是靠天赋。
是的,你没有猜错,我就是践行了作者的方法,20分钟敲出了这篇书评。
相比作者1小时一篇3000字的软文,这算不了什么。
但我希望好书能被需要的人看到,好方法能让热爱写作的你走下去。
写作技巧的精进,就在每一次动笔中。
写起来,写下去,与大家共勉。
#
写作的困扰在于起笔难,因为你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写好文章,报刊、杂志、网文中优质文章中那些华丽辞藻、语法、句法...非常容易令人陷入焦虑,作者上阪彻告诉你现在可以放下这些包袱了,不要总想着怎么写(how),要弄清楚写什么(what),即写作的内容,而素材就是内容的基础。
忽略浮夸的书名,内容却一点不浮夸,简洁、生动,非常有诚意!
如何写好文章?专职写作20的日本高产作家上阪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素材。无论是资深写手,还是刚入门新人,都适合看看这本书,素材的组织与运用非常重要,做好这点,写作效率提高立竿见影,写作能力也会上一层楼。
这是一本很薄的写作书,简洁平易的语言,更像阅读报刊,2小时即可读完,讲理的句子不多,案例的句子不少。读者理解起来比较顺,也容易对素材产生大局观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素材功力”,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大魅力吧。
素材筛选
“应当写的东西没有经过明白而周到的思考,就不该动手写”,动手找素材前,要明确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谁会读你的文章,你希望读者感受到什么,所写的内容对读者是否有用,是否简单易懂。
素材收集
有意识地记录更具说服力的切身经历、体验,养成随时记录手账的习惯,作者推荐使用电子邮箱的“草稿箱”功能记录素材,便于在手机和电脑端同步查看。素材不止于记录,录音和感官所见(触觉、嗅觉、味觉)
素材运用
素材的运用就是将收集的素材整理成文章,语言风格尽量简洁、清晰。不同于对话,如果对方没听懂或不了解背景知识,我们有机会“重新表达”或作出必要补充,读者会放弃阅读。那么,就需要在素材上下功夫。
用在文章开头的素材,需要引起读者兴趣,禁用惯用句子,例如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句子、以及不常用的晦涩词,文章结尾素材禁用噱头、意外以及冲突,做总结即可。
文章写作
作者之所以是高产高效作家,他对写作时间掌控非常严谨,以“截稿日期”为参照,尽量一气呵成。先写后删,做到大致粗略即可。在遇到问题做好标记,以备后续完善,不被遇到的小问题卡住,继续写作。
作者还提出7个实用的写作小建议:
1 尽量缩短句子,不要用复杂的长句,避免读者在阅读中搞不清逻辑
2 把握流畅度、节奏感,把某些长句换种说法,提升阅读节奏感
3 使用“ ”强调重点,引起读者注意
4 减少不必要的连接词,格外注意“因为”、“此外”、“另外”此类连接词的使用,如果不用也能让文章流畅,那就不用,以免给人留下文章冗长的印象。
5 推荐多使用“但是”、“只是”、“然而”这些转接词,让逻辑更清晰
6 对晦涩难懂词做“简单易懂的解释说明”
7 写出真实感,引起读者共鸣,避免自说自话
写文章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作者给出写作参照,其实,就是常说的“富兰克林写作法”,他参照的是朝日新闻的周刊《AREA》;我们当然不会去看日文杂志,我们可以选取适合自己的参照文章,作者给出了建议,那些具备内容易懂、用词平易、恰到知性、节奏感强,文笔不错,就是很好的参照。
文章修改
文章修改阶段:与大多数作家一致主张,完稿不要马上发表、或提交,需要放一放,这需要在“截稿日期”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允许你反复斟酌(推敲)文章。
推敲的总体目标:文章通顺易读、清晰易懂、不允许存在作者都不清楚的文字。在宏观上,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文段内容要连贯,找出逻辑不当和牵强附会的文字。在微观上,要仔细检查错别字和漏字。
从素材筛选到成文修改,作者仅用200多页,就完成了以素材为写作重点讲解,无论你是高作高手,还是入门新手,看完本书都有所得,对于高手,素材的质量决定了自身写作的天花板高度,对于新人,素材是下笔难最好的解药。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个人主页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