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之至善是心之本体!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徐爱录

我们知道《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明德”、“亲民”、“至善”是《大学》“三纲领”。

“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思孟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兼有教养的意思。儒家向来主张修己是为了安百姓的, 因此大学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亲民”。

“至善”,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的“三纲领”是从“明明德”到“亲民”到“至善”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 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礼教目的的施教主张。徐爱就向阳明先生请教:“《大学》之中的‘知止而后有定’,朱熹认为是指事事物物都有定理。这好像与您的看法不一致(相悖)。”

阳明先生就解释说:“从事事物物上去探求至善,属于在本体之外。“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朱熹在他的《大学章句》中认为“止”就是“志有定向”,并在《大学或问》中进一步评论:“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 。对于“义外”语见《孟子·告子上》。告子认为“仁”出人之内心,“义”则由外界条件所决定。孟子对此提出反驳,而认为仁和义都是出自我心中之所悦为。

至善是属于内心本体的,只是彰显人人本有的内心的光明德行到了至精的地步便能做到至善。但是,也没有离开事物。这个注所说的穷尽天理,不带一丝一毫的私欲’,说对了。” “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注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时,称“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阳明先生认为朱熹的这一句注释是正确的。

徐爱又问:“至善只从心中寻求,大概不能穷尽天下所有的事理吧?

先生说道:“心就是理。天下哪里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呢?也就是先生所提出的“心即理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所以先生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传习录》之至善是心之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