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

楚汉争霸,项羽输了,给人的印象,项羽勇猛有余,智慧不足,杀伐果断,却不乏妇人之仁。各种史书对于项羽的记录不少,不过,依然不能展现历史上真实而又多面的项羽。

比如项羽怒杀宋义,真的是出于愤怒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鸿门宴项羽不理会范增信号,没有诛杀刘邦,真的就是源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吗?

如果历史上的项羽真的是一个义气用事的“猛夫”,在豪杰四起的秦末争霸中,项羽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及区区八千江东子弟兵,成就西楚霸王。

还原更加真实的项羽,通过逻辑给项羽更加丰富的画像,或许是对历史更加有意思的思考。

首先项羽是秦末最出色的军事家,项家是楚国名将之后,对于军事的思维和理解,项羽有着很好的先天优势,再加上项梁、项羽复国并为项家先辈复仇的信念,军事能力长期准备是项羽在军事素养上不断提升的原因。

军事能力包括军事战争和军事训练,项羽部队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当时最精锐的秦军边防军,再遇到项羽前,战无不破,项梁也是败亡于这支秦军精锐。

面对项羽的部队,这支当时最强最精锐战力最高大秦边防军,竟然全军覆没。之后,项羽的部队几乎消灭了秦帝国主要的有生力量,章邯作为当时最出色的秦帝国名将被迫投降。

彭城之战,项羽仅带领三万精锐部队就迅速打垮了刘邦六七十万攻楚联军。在军事上,项羽当之无愧为最出色的军事家,军事家绝不是猛夫,从练兵到带兵到战争策略和时间节点把握,这是一个体系化的事,绝不是怒发冲冠能做到的,怒杀宋义不是简单的怒,应该是对军事领导权的争夺,这支部队几乎就是项家父子训练并带兵打仗带出来的,这支部队无法接受宋义,可能是项羽敢于怒杀宋义的原因。

项羽还是一位政治家。项梁、项羽父子拥立熊心为楚怀王,打起复六国灭秦帝国的旗帜,激发起六国贵族及各方势力的反秦浪潮,对于秦帝国迅速覆灭有着重要意义。

鸿门宴项羽没有诛杀刘邦,单从项羽性格找原因,我认为逻辑不通,作为当时实际盟主的项羽,其政治上的考量是理性的,不会因为樊哙吃口生肉,瞪圆眼镜说几句“牢骚话”就“理屈”不忍下手。

我认为如果是真有鸿门宴的话,项羽根本就没打算诛杀刘邦,因为这样做对于后面的战后重建,弊远远大于利,取信于各方势力,有利于战后对各方势力的安排。

鸿门宴真正的意图,项羽或许是在摸刘邦这位“老熟人”的底,毕竟很久没见面了,如今“约法三章”的刘邦,到底有了怎样的“成色”,项羽需要摸一摸。鸿门宴或许严重扭曲了项羽面目。

其实项羽对战后最终的政治安排,依然延续了与其叔父项梁制定的政治方略,仿效周天子,分封各个诸侯国。

从这个角度看,项羽贵族出身的历史局限性就表现出来。作为贵族的项羽无法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以陈胜、刘邦为代表的布衣阶层依然掘起,分封制就是对布衣阶层掘起的枷锁,最终几乎所有人都站到了项羽的对立面,这是作为政治家的失败,最终也是项羽败亡的根本原因。

政治方略决定了,项羽要离开沃野千里的关中地区,选择彭城建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重地关中,被起兵反楚的刘邦第一时间占据,楚汉战争,刘邦之所以屡败屡战,屡败屡战,最终拖垮项羽,靠的就是关中地区源源不断的战争补给。

项羽最终也是因为补给出了问题而败亡,项羽像刀锋一样的精锐军事力量,也被越打越多的汉军消耗殆尽。尽管项羽败亡,作为政治家,项羽当之无愧,号召天下灭秦,到号令天下灭秦,项羽的政治能力被低估。

韩信对项羽的描述,可能并不可信,比如,把玩印章,把角都磨圆了,还不舍得分封给已分封的诸侯王等等。韩信的话,未必可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