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格式化日更的第623篇文章!
本节思维框架
- 孩子跳楼到底是谁的错
- 你使用怎样的工具来雕刻孩子
- 如何改进雕刻工具
- 做一个终身成长型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正文
1 孩子跳楼到底是谁的错?
我们单位有一博士同事,工作上非常优秀,人缘也不错,每年都在SCI上发表文章。
40岁那一年喜得一儿子,珍爱如宝。孩子要什么,就满足孩子什么。孩子5岁时,我偶尔去她们家,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需要大人追着喂。但是,孩子表达能力非常强。从小,博士同事每晚为儿子读书。儿子成绩不错,从小就是班里的班干部。
无论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在爸爸妈妈眼里,这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他们对这个孩子只表扬,从未批评过。
孩子上初二时,上学的第一天,老师让同学们把头发剪了,特别是班里的男同学。回家去理发店剪发了,但第二天到学校,老师觉得这个孩子头发还是长了点,当着班里所有同学的面,告诉这个男生需要再去剪一下。孩子是班里的班长,觉得自己太没有面子。
就这样,那天孩子课都没上完,直接回家。给父母留下一张纸条,从家的18楼跳楼自杀了。
这是老师的错,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由尹建莉著作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出了答案。
2 你使用怎样的工具来雕刻孩子?
作者尹建莉,教育学者,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尹建莉父母学堂”首席导师。
著作有:
2009年出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销量700万册;
2014年出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2016年出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2018年出版《从“小”读到“大”》;
2015年出版译作《小王子》 。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块玉。每一个孩子成年后的样子,都是我们雕刻的结果。想一下,如果我们使用一把锄头去雕刻一块玉,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可想而知!所以,如果不改进我们雕刻孩子的工具,孩子不可能成为一块玉。
3 如何改进雕刻工具
如何改进雕刻工具?尹老师告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坚持自己带孩子
我一同事,为了防止衰老,儿子一直给公公婆婆带,即便她偶尔去看儿子,去的那个晚上,都坚持不带孩子睡觉。她说,带孩子睡觉自己总睡不好,容易长皱纹。
就这样,儿子在公公婆婆家度过了六年半。孩子6岁半上小学了,她把儿子接了回来。发现,孩子根本不听她的,她快疯狂了。打骂孩子都不起作用。
每次谈起她儿子,她都哭。根本没办法管教她儿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带孩子。
幸福的家是五星级宾馆
我认识一位世界记忆冠军小姑娘,她今年23岁。她父母为她准备过20年的圣诞节礼物,每年的生日,她都会收到父母为她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什么时候见到她父母,都是她母亲挽着她父亲,非常亲密。
一次,她去英国参加比赛。第一次去英国,本可以在英国转转,几天后再启程回家。但她选择连夜赶回来,就是为了在妈妈生日当天,为妈妈当面送上生日祝福。
有一次,我亲眼见着他父亲生气不理她母亲。那天是她姥姥生日,她父亲坚决不去给老人家过生日。她母亲不像我们普通人指责父亲,怪他没有人情味。而是这样告诉她:宝贝,今天你爸看上去心情不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爸因为什么会这样。看看,他们是如何经营家庭幸福的。
现在她创业了。相信她在创业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困境,是什么支撑她度过的?相信幸福的家永远是她心灵的港湾。
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汽车是简单体系,如果灯炮坏了,换一个灯炮就可以了;如果轮胎坏了,换一个轮胎就可以了。简单体系是哪里坏了,修理好了整个车就好了。
但是人是复杂体系,不是简单体系。不能说哪儿坏了,修理好整个人就好了。如果是这样,就不会存在:同样的老师,教出完全不同的学生。
教育一个人不是找问题,而是找亮点。当一个人被点亮了,他会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只设“记功簿”。这样,才能点亮孩子的自信,点亮孩子对未来的希望。
“不管”是最好的“管”
“不管”能教出好孩子?很多家长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我隔壁家孩子,上高中时,一放假就得去她妈妈办公室做作业。几年以来,孩子也如愿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那时,很多家长都为这位家长点赞,来讨育儿经。但是,这个孩子离开母亲去上大学。由于没有妈妈管自己,这个女孩成长玩游戏。大二时由于她挂很多科,被大学劝退。
“不管”是什么?不管就是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育。孩子好好学习本来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奖励,不需要我们物质上的奖励,不需要我们表扬。我们批评孩子,孩子可能立马改过来。但是,孩子是因为什么立马改的呢,可能是因为怕我们。孩子会因为怕而听我们的话,但失去了他对整个事件完全负责的意识,于是做事显被动。
所以,“不管”是最好的“管”!
4 做一个终身成长型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教育家魏书生说: 教育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作则。
有一天,孩子和姨妈在追电视剧--《朱元璋》。但是,孩子做作业时,姨妈可以继续追剧。她对姨妈感叹道:“你们大人真好,可以天天看电视剧,而我们小朋友还得做作业”。说完这句话后,孩子对姨妈又补了一句:“我妈妈从来不追电视剧,天天阅读写作呢!”这不,现在我正在写书评,孩子已经睡下了。睡之前,孩子悄悄告诉我:“妈妈,早点休息”。
看到没,当我们在成长时,孩子觉得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她从来没有看到她妈妈学习痛苦,即便周围同学认为学习痛苦。
孩子一旦有了这样的成长环境,根本不需要我管。我仅操心自己的成长即可。这几天上网课,我根本不知道她上课的内容,安全由孩子自己操心。
做一个终身成长型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