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语法与修辞重要性的体现(下)

二、声屏报道中常见的语法修辞逻辑问题

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多,特别是直播节目,其报道出现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差错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以下就整理几个修辞与语法方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滥用“是……的”句式;“是……的”句是语言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行文或演讲中准确地使用它,就会在语气上给人一种语意肯定、毋庸置疑的强烈感觉。但若掌握不好,提笔滥用,就会给人一种语词拥塞、官腔十足的味道,特别是在电视、广播等声屏报道中,难免会令人生厌。

二、乱用连接词;很多记者都碰到过这类问题,就是在一些大型的会议或其他政治活动中,出场的人很多,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各代表某一个方面,职务大小不同,在本次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有主有次,要排列好很不容易,往往把写稿人搞得手忙脚乱,不得不搬出来一些连接词把他们串在一次,而“和”“及”这些连接词,如若使用不当将造成语句累赘,阅读疲劳。

三、乱简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产生一些新名词,这些名词大多越来越长,有的长达十几个字,人们读、记、写感到很不方便,于是就想到简化。不可否认,有些名词和短语简化后,很科学,很形象,既容易理解,又好读、好记,比如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两会”,很形象,很好记,已被书刊作者和广大编辑记者所接受。很显然,这类简化的简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现在有很多简称既不科学,也不形象,只图简单,让人看了不知所云,有的还产生了歧义。比如“打刑”和“打经”,分属于“打击刑事犯罪”和“打击经济犯罪”的简称,作为法律用语,都不准确,是不应当简化的。

四、概念不清,语意含混;1.句子不全。在大报小报上的不少文章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不完全的句子,有的没有主语,有的没有谓语,有的丢了中心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半句话”。句子不全往往会造成概念不清,文章失准,读起来也使人感到晦涩别扭。2.乱用词,乱用词的情况和原因很复杂,但主要的是不了解词性和词的意义。如有一个县的通讯干事写了县委领导改变作风的新闻,文章中有一句“县委‘一班人’除留一人在机关主持日常工作外,其余常委倾巢出动……”“倾巢出动”本是个贬义词,它的词性一般来说是不可能转换的,大多用在不好的事件上,用在改变作风的县委常委身上显然是不妥当的。而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这样的情况更是常见。


三、总结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修辞是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逻辑是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在电视新闻报道中,适当得体的文字语言的语法修辞艺术和技巧,能够使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容易向受众传播正确的信息;反之,如若电视新闻报道中忽视语法修辞与逻辑等问题,就使得报道的新闻失去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电视广播等媒介中,新闻传播中的语法与修辞应该得到相同的重视,向受众传播正确的新闻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电视新闻报道中语法与修辞重要性的体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