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飞最近总找我抱怨,孩子越大越难管了,最近更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了。每天起床拖拖拉拉,催了很多遍怎么都不起;写作业磨磨蹭蹭,一点作业动不动就写两三个小时;一个游戏说好玩二十分钟,但是半小时后还在说让我再玩五分钟……
这些情景你是不是也非常熟悉?也分分钟在你家里情景再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崔馨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家长最头疼的育儿难题就是“拖拉磨蹭”。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三令五申、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结果却是,我们越催促、孩子越磨蹭,做起事来像在“挤牙膏”。最后,我们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只能拳脚相向了,打完后却又后悔不已,还没有任何作用。
确实,拖拉磨蹭的习惯,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小偷,把孩子们的时间悄悄偷走。随着孩子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时间浪费将会给孩子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试想,如果孩子每天能节约2小时,一周下来就是10小时,一年下来呢,就是500个小时!如果孩子把这些时间都省下来了,就算没有全部用在学习上,至少也能给孩子换来很多自由安排的时间,说不定“小天才”就能在这500个小时里培养出来。
那怎么才能省下这些时间呢?要想省下时间,就得有效地管理时间。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就叫作“时间力”,时间力就像一个巨人,只有成功驾驭它,孩子们才能看得更远。
一、孩子为什么会拖拉磨叽?
要培养孩子的“时间力”,首先,我们就要找到孩子做事拖拉磨叽的原因。《儿童时间管理》指出,孩子的拖拉磨蹭可以分为五中类型,分别是:依赖父母型、缺乏时间观念型、注意力分散型、缺乏兴趣型和天生气质型。
- 依赖父母型,就是父母平时对孩子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管得太多太频繁了之后,就让孩子形成了依赖,做什么事情都要等父母来指挥,什么事情都要催着去做,不催就不做。
- 缺乏时间观念型,就是孩子基本没有时间概念,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身上,他们的拖拉其实并不是主观所致的,是他们还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
- 注意力分散型,就是说孩子做事情很难持久专注,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却又去做别的事情了,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三分钟热情”。
- 缺乏兴趣型,就是说玩的时候精神头十足,但是一提到做作业和学习,孩子立马没有了精神,拖拖拉拉、哭哭啼啼,不催促绝对不开始。
- 天生气质型,是指孩子天生性格比较慢,拖拖拉拉并不是故意而为。但这种情况往往是少数,也是我们比较容易察觉的。
不难看出,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孩子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孩子和拖拉的类型对应起来,也就找到了孩子拖拉磨叽的原因。
二、两步帮助孩子培养“时间力”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拖拉的原因之后,接下来只需要“对症下药”,开始培养孩子的“时间力”,就能帮助孩子慢慢改掉拖拉磨叽的习惯。
1.三个时间感知训练法,让孩子学会守时
想让孩子管理好时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出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天性爱玩,只有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跟时间“赛跑”,才能养成守时、不拖拉的好习惯。用以下三个训练法,我们可以把训练变成游戏,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守时。
训练法一:用“飞轮钟”巧妙认识时间
教孩子认识时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3岁以下的孩子,我们要从基本的生物钟开始训练,就是要给孩子树立简单的上午、下午、清晨和晚上的时间概念。
②第二个阶段:3岁~6岁的孩子,我们要把“具体的时间”和“事件”结合起来,当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时间联系起来了,孩子才能慢慢认识到时间的概念。
③第三个阶段:6岁~12岁的孩子,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教孩子认识时钟,从认识时针、分针开始,慢慢了解时间是如何计量的。
第一个阶段比较好操作,我们具体来看看后两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中,我们可以利用沙漏、闹钟或者计时器来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比如,当孩子刷牙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3分钟的沙漏,告诉孩子,“沙漏没有漏完之前,刷牙的时间就没有结束,宝宝刷牙就不能停哦”。和这个类似的,我们还可以用沙漏来帮孩子计量时间,比如穿衣服和鞋子需要用多少时间,等等。
对第三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我们就可以让孩子认识时钟了。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钟表的分钟数,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一个“飞轮时钟”。找一个硬纸板剪出飞轮的轮子,按照时钟的样子写上数字,这样就可以认出分钟了。这时候,游戏就可以开始了,我们拨弄时针和分针,然后让孩子来说时间。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故意问孩子,现在几点啦?孩子会赶紧跑到时钟面前,大声告诉我们:“现在8点啦,我们该出门了”。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需要多给孩子一点耐心,手把手去教。当孩子把看时间这件事情当做好玩的游戏的时候,他们不仅会乐意参与,也会通过经常给我们报时间,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训练二:“定时定量”培养孩子时间感
当孩子认识时间了之后,我们需要慢慢培养孩子的时间感受力,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具备估算某件事情需要时长的能力。这一步很重要,不仅是对前一个训练成果的提升,也能为后续的训练打下基础。比如考试的时候,孩子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
方法很简单,同样是设定五分钟的闹钟,让孩子试试可以做什么事情,时间到了,就让孩子来回忆一下做了些什么事情。或者,我们还可以换一种方式,给一项任务,让孩子看看需要多久才能完成。还可以进行距离训练,比如从家到学校步行的时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做好记录,让孩子看到通过训练时间的变化。
训练三:和孩子一起揪住偷走时间的“牛磨王”
如果我们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拖拉、时间到底去哪了,孩子一定一脸茫然。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关注时间的意识,没有注意到时间到底是怎么一点点丢走的。俄国作家格拉宁是一个对时间极度敏感的人,他一生都在做时间的记录,甚至精确到分钟。他同时也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这也跟他精确的时间管理不无关系。
具体怎么记录呢,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来做:
①步骤一:和孩子一起商量要记录的时间段,比如早起,放学回家到睡前的时间段等。
②步骤二:跟孩子讨论要记录的时间段中要做的事情并写入记录表中,比如早起:起床,穿衣,刷牙洗脸,要早餐,出门等。
③步骤三:记录时间,孩子每完成一件任务,就把开始的时间写入表格。
④步骤四:孩子完成全部任务之后,我们再和孩子一起计算出每一项任务花费的时间。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我们跟孩子一起讨论每一项时间开销是否合理,标注出时间花销不合理的项目。然后跟孩子一起分析,慢吞吞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们不仅仅能让孩子看到时间到底去哪了,还能通过记录反思和改进孩子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是,时间记录表能代替我们催促孩子,记录一段时间后,孩子会看到自己的变化和进步,记录表会代替我们告诉孩子,你真棒!
2.根据类型“对症下药”
依赖父母型:亲自示范+指令清晰
这个类型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大包大揽,很多基本的生活技能都还没有掌握。所以,我们要从耐心教会基本技能入手,只有技能提高了,孩子的依赖性才能逐渐减少,慢慢地,他们就可以自己做事,不需要家长的催促了。我们要耐心地给孩子示范应当做什么,一边做一边讲解,再和孩子一起做,再让孩子自己做、我们来检查,最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这类型还容易出现一种情况,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往往容易急躁,会控制不住对孩子说,不要这样、不准那样。但往往这些负面的词语并没有给孩子表述清楚,他到底应该干什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越着急、孩子越不知道怎么办,我们越着急。所以,不要着急吼孩子不要什么,保持耐心,告诉他们应该要怎么样。
缺乏时间观念型:启发提问+体验后果
当孩子认识时间了之后,怎么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呢?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慢慢获得对时间的掌控感。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什么时候起床,我们才能按时上学呢?孩子回答后,我们就可以和孩子做好时间约定了。
时间约定后,我们可以提醒孩子,但如果孩子没有照做,我们不要着急催促孩子,可以放手让孩子感受一下拖拉的后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到不遵守时间、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之后,我们不要说教,而要对孩子表达共情和理解。当孩子平静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一些启发式的问题,来帮助孩子去思考如何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说:“真遗憾,今天没赶上校车。以后我们怎么做,才能按时出门呢?”学会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思考出解决办法,往往比教训和命令更有效。
注意力分散型:明确目标+先易后难
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孩子不能专注,而是孩子不知道要专注做什么。比如,我们常常跟孩子说,宝贝,你要好好学习。但是,什么叫做好好学习呢,孩子可能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样子才能算是好好学习。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和孩子明确一下学习目标。比如,我们今天从7页做到14页。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不能太心急,需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才能慢慢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兴趣。
缺乏兴趣型:游戏化训练+比赛激励
这个类型的孩子,往往更加喜欢游戏和胜利的感觉。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把时间管理游戏化。比如,我们开始设定5分钟穿衣服的时间,孩子完成后逐渐缩短时间,当时间缩短成4分钟、3分钟,如果仍然能够挑战成功,孩子就有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
这样的成就感还可以延续到家庭比赛中去,1分钟穿袜子比赛、2分钟系鞋带比赛、10分钟背诵古文比赛……每一个小小的战场,都会是孩子快乐的源泉。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放手一段时间,允许孩子自己尝试,或许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会从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甚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尝试自己研究琢磨。
天生气质型:信任鼓励+小步前进
对这个类型的孩子来说,鼓励是最好的办法。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不对劲,我们都要及时给孩子鼓励。这个鼓励还要很具体,强调孩子付出了什么努力,取得了什么进步。比如,夸孩子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了1分钟,今天做作业比昨天快了5分钟……
把“我看见……”“我相信……”“我谢谢……”当成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口头禅,给孩子不断小步前进的动力。
【后记】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越早越好。越早开始训练孩子,见效越快,做父母的就越轻松,不用催也不用吼。
如果你家孩子也常常拖拖拉拉、磨磨唧唧,那赶紧跟着我们从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开始,再按照孩子的类型一步步“对症下药”,花点耐心,相信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