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0 高手 — 指导生活的算法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高手》

作者是万维钢,物理学家和科学家,曾经长期从事核聚变物理研究,如今专职写作。他的书给我们普罗大众展示了一个“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的角度。擅长让高深的道理落地,启发读者思考。

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指导生活的算法》这一章。作为在IT行业浸淫了十多年的搬砖民工,也曾写过不少代码,研究过一些算法,很喜欢数学世界里的确定的状态,如果A,那就B。本来还在慨叹,如果生活中的各种决策能够像数学公式或是计算机算法那么简单明确该有多好。这不,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一本书《指导生活的算法:人类决策中的计算机科学》,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其实也是可以用算法来决定的。

37%规则:适用于买房找对象

买房对于中国人来说那一定是人生大事啊。可是我也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故事,有些人开始看房,一看就是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结果房价越涨越高,最后买不上房了。那要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

科学家给出一个重要的数字:37%。比如说当我们打算在一个具体的时间之内搞定买房的事情时,那就可以把时间分为两段,前37%的时间只看不买,并留心记住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的最满意的房子。等到前37%的时间一过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了。这时候再碰到和第一阶段最满意的房子一致的,或是更好的房子,就可以直接下手了。

分两个阶段的策略和37%这个值,都是科学家们花费心力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不到37%就直接下手,就有可能会后悔买早了,而如果看的时间太长超过了37%则有可能会后悔买的太晚了。我们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无法保证一定要买到市场上最好的房子,但是37%这个值可以让我们买到足够好的房子了。

这个策略呢同样也适用于找对象。比如说如果从18岁开始找对象,打算在40岁之前结婚。那么到达37%的时间就是26.1了,那可以在26岁之前尽情的恋爱但是不结婚,同时记住最喜欢的那个人,等到26岁之后碰到差不多的人那就可以嫁了。当然婚姻恋爱牵涉到更多内心层面的东西,不能那么简单的一刀切,不过也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呢。

帕金森定律:难得糊涂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大学老师,在从事教学生涯的第一年对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备课非常细心。因此第一件准备的PPT课件也是既精美有详尽。到了第二年,增加了一门新课,由于手头上事情增加了,他被迫只能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简化准备。结果不曾想,他的学生们都觉得第二年增加的新的课程更好。

为什么呢?因为第一年他准备的时间非常重非,所以不停的往里面增加了很多细节,试图面面俱到。但是第二年因为时间有限,他只能确保将最重要的内容放进去,这样一来反而让学生觉得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这就是帕金森定律的内容了,它说的是工作会把一个人所有的时间占满。如果我们为一件事情安排了充分的时间,那么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把这件事情的复杂度增加以便充满整段时间。而充裕的时间并没有让我们把工作完成的很轻松,反而因为工作的膨胀和拖沓,让人精疲力尽。

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作者给我们的方法是:

1. 限定思考的时间,强迫自己只考虑最重要的内容。比如说这篇分享,我是要求自己在一个小时之内写完的。看样子虽然不能100%做完,但完成个80%,90%是没问题的了。

2. 限定内容的长度。比如我今天刚给自己整完了一份中英文简历,按理说已经工作了10多年了,经验列起来满满当当,但是我就是限定只能用一页,将符合条件的经验着重突出。对比之前动辄5,6页的简历,重点可以说是很突出了。只是招聘者喜不喜欢呢?等待时间的验证吧。

3. 做计划时用粗笔,越粗越能够强迫自己考虑大局,而如果用圆珠笔则非常容易陷入到细节中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我们回顾一下吧,今天分享了两个算法,一个是买房子找对象时别忘了37%这个重要的数字,一个是考虑问题完成任务的时候,不要纠缠在细节里,抓重点,考虑大局。

好喜欢这些算法啊,喜欢它们能够给我们不确定的人生中带来一点点的确定和安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20 高手 — 指导生活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