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枝花归你了》说起

记得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篇题为《这枝花归你了》的美文,文章不长却引人深思。

有一位新任牧师,他前任牧师种下的花苗因为孩子们到附近学校上学都要横穿那块地,常常折断刚刚开出花的枝条。有一天早晨,牧师站在花园中,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牧师问:“你想要哪枝?”小男孩选了一枝很美的郁金香。牧师高兴地说:“这枝花归你了。但是如果你把花留在这儿,它还能开好几天,要是你现在折走,那就只能玩一会儿了。你想怎么办呢?”小男孩想了想说:“那我就把它留在这儿,等我放学回来再看看它。”那天下午有二十几个孩子等着这位牧师给他们选花,并且都同意把他们的花留在花园里,直到它们枯萎。那年春天,牧师把整个花园的花全给了人,却没损坏一枝花。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曾经整天跟学生在一起,也免不了常跟家长打交道;教过形形色色的学生,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家长,经历过(或见过听过)许多类似于文中小男孩要折花的故事,但是,非常遗憾,似乎很少有人能比文中的英国牧师做得更好,包括我自己。

说实在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都爱美,也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自己的私欲,这是一种共同的正常的人性。不同的是,大人能考虑得全面一些,有时能为了整体利益或长远利益而自觉地控制甚至放弃某些私欲,而小孩却一般不会这么做,他们要随意得多,率真得多,甚至会千方百计来满足自己的某一愿望。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他们某些会损害公众利益的举动(如折花),则一方面会压抑儿童的正常人性要求,另一方面还可能会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对抗行为的发生,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此,我又想起了一部曾经看过的电视剧《涉外保姆》中的一个情节:莫尔太太的儿子弗兰克在家中雪白的墙壁上“作画”,她家的保姆巧云吓坏了,急忙制止。这时正好莫尔太太回家了,她不但不制止,反而称赞儿子是个“天才”,将来能成为梵高,使儿子的信心陡然高涨。随后,她再委婉地引导:你为什么不在纸上画呢?今后还可以把画出的“作品”拿去展览。于是弗兰克自愿停止了在墙上“作画”。当巧云不解时,莫尔太太解释说,墙壁画脏了可以重刷,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就损失太大了。

莫尔太太和上文所说的英国牧师虽说不是教师,但他们却运用了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不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而且正确引导了儿童向美好的方向发展,促使了孩子在人性和道德方面健康地成长。其实,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治水要疏导而不能堵塞,教育又何尝不需要更多的引导呢?愿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都多掌握些教育的艺术,多对孩子说:“这枝花归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这枝花归你了》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