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一辈子与一只碗的终身契约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有一个专门加工木碗的小村,此地出产的传统“察牙”木碗远近闻名。89岁的斯那七林老人跟木碗打了一辈子交道。

察牙木碗,有天然形成的细腻花纹,或猪鬃纹,或猫头鹰眼纹,深得藏民喜爱。据说一个精美的察牙木碗,值10头牦牛之价。藏族人对木碗有种特殊的情感,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

制作一个察牙木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经过选料、采伐、水煮、阴干、制作、打磨、上漆、烤晒等多道工序。藏族有谚语道:“人间的宝贝是活佛,树木里的宝贝是‘咱’”。这个“咱”是一种寄生在藏民称为“拉巴”的树木根部的树瘤,木质柔和,纹路细腻。

用“咱”做出的木碗,被视为珍品世代相传,即使是用剩的木屑,也要放置在佛塔、佛像里,作为“内封”。如今,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木碗的手艺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察牙木碗工艺最核心的一环,就是使用土漆装饰,这一工序的文化含量和工艺价值最高。土漆是从漆树上割下的、经过一定熬制调和的自然漆,也叫大漆,初次接触土漆的人容易过敏。仅仅是上漆这一项,就得经过十多道繁密的工序、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时日才能完成。

土漆无毒无味、水烫不蜕、经久耐用。当地人认为,使用自然的土漆是一种祈求幸福吉祥的表达。木碗在藏区,还有很多的讲究,有“夫妻不共碗,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之说。男用碗低矮,开口大,显得稳重;女用碗的形状则要修长得多,并且非常注重光滑的程度。

木碗对于藏族人来说,远比黄金珍贵,就像自己的爱人一样,一生只拥有一个,形影不离。当人过世后,家人会在他生前用过的木碗里盛满酥油茶,供在遗体面前。遗体被天葬后,藏民会举行送亡人灵魂平安的仪式,最后把这个木碗里的茶泼了,收拾干净后送给天葬师。这也许就是藏族人所说的“一辈子一个碗”,察牙木碗的“终身契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藏族人,一辈子与一只碗的终身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