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大道不可言说,大辩沉默不语,大仁不有意为仁,大廉不客意谦让,大勇不鲁莽行事。道被言说出来便不是真道,辩论的言辞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存有仁爱之心必不能周全,太过廉洁的人反而不一定是真的廉洁,莽夫之勇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网上对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种,不过我比较倾向于这个解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交流的方式除了文字就是语言了,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总是避免不了辩驳与解释。

有的是我们的“无心之语”,有的是我们的“肺腑之言”,别人可以“沉默以对”也可以“反对辩驳”。旁观者之中难免会有一些“流言蜚语”。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呢?

美国总统林肯曾言:“如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人家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如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花十倍的力气来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新唐书》中有一则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故事:武则天称帝后,任命狄仁杰为宰相。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以前任职于汝南,有极佳的表现,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总有一些人在我这告你的状,你想知道详情吗?”狄仁杰立即告罪说:“陛下如果认为那些说我不好的却是我的过失,我当恭听改正,如果陛下认为不是我的过失,那是臣之大幸,至于到底谁在告我状,说我怎样不对,我都不想知道。”武则天听了大喜,推崇狄仁杰是为仁师长者。

当时看了这个小故事,我就很佩服狄仁杰,这话说的太漂亮,太聪明了。在能决定你命运的人面前,你是不是有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有权决定你命运的人,是不是认为你有错。如果他认为你没有错,那别人的言辞就是诽谤,如果他认为你有错,那你的辩解就是“掩饰”。反正对错都在“决策者”的一念之间,挣扎辩解反而失了份,还不如大度一些给“决策者”留个好印象。

至于那些诽谤过咱的人,没必要和他们深究。优秀的人总是会被别人嫉妒,与其拉低咱们的档次,浪费咱们的时间,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提升一下自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我们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这些“凡人”的诽谤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或者,当我们优秀的足以让他们仰望的时候,那么,他们反而会转过头来开始给我们“歌功颂德”。

禅宗《寒山拾得忍耐歌》里记载了这么一段对话: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 

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辩真的是种大智慧,这种无言的反击却是最最有效的办法。别人说我错了,如果真的是我错了,那么恭敬的道谢并且去改正,不是很好么,给他人留个好印象,也可以使自己获得提升,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自己没有错,而他人依然诽谤自己错了,那么何必多费唇舌呢?时间会给我们清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