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维导图』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点 】

或许题目该叫《论复训的重要性》更贴切。

思维导图已火遍全球,很多刚接触到它的人有这样一种感受:刚开始知道它的时候,喜欢且敢画,因为感兴趣参加系统学习,结果学完后却不敢轻易再动笔,为什么了解的多了反而不敢画了呢?

首先因为你谨慎负责,特别当你是一位老师,不甚了解时是无知而无畏,因还未了解透彻而怕误人子弟从而不敢轻易落笔。其次是有的知识点还没搞不清楚,比如下面这些:

第一:思维导图的道、法、术、器、势

或许关于“道、法、术、器”你是理解的,为啥这里又多了“势”呢?究竟啥意思?

《道德经》里经典名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思维导图发明取法自然,其运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最大限度发挥左右脑功能,法是原理:是神经元,是左右脑的区别,术是方法论,器是具体的工具,那“势”是什么呢?是“情势”也就是思维导图的运用场景,具体真实的需求,这么说能明白了吗?

图片发自App

第二:导图的最小元素:图、词、线、色

思维导图不是六要素吗?中心图、线条、关键词、结构、色彩、小图标,为啥在这里变成四要素,这是因为此四点构成导图元素的最小单位,什么是最小单位,就是基本每个要素除了其元素本身都包含这四点:比图包括中心图和插图,除了图本身还有大于=三种颜色的要求,词除了关键词本身还可以用图代替,还有两种颜色要求。

图片发自App

第三:关于冒号思维和问号思维

提到思维导图我们都知道的是发散收敛思,维,是纵深和全局思维,用冒号和问号思维是真的被问住了!那究竟什么是冒号思维,什么是问号思维呢?两者又有何不同呢?

问号思维侧重澄清和论证,以文体比喻的话就是“议论文”;冒号思维侧重诠释和说明,简单的说就是除议论文以外的文体?

还是举个例子吧:比如问号思维,中心主题“晚上刷牙非常重要”这就是论点,一级及以下分支需要列出多个论据来证明晚上刷牙很重要的这一论点,要说服别人相信这一观点,改成成冒号思维就是“晚上刷牙的重要性”,各级分支就是“因为……所以……”。

问号思维变成冒号思维很简单,同意一句话只需去掉形容、修饰表达感受的词语,留下抽象放到楼上的部分就是啦!

第四:关于内视角与外视角

内视角是指事物本身的属性,外视角是每个人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举个例子:比如:从内视角看一个杯子它就是容器,可盛水盛物,外视角看它可以做装饰品,可以用来欣赏、解压、愉悦心情。

用在思维导图就是这个主题本身的所代表的意思和内涵,外视角就是跳出主题,站在另一个高度,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个主题,此时的想法和感悟。跳出固化的思考盒,内外求索,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第五:点、线、面、体思考法

构建立体抽象思维结构,当主题确立后其思考进程有三个方向,第一:自上而下,也就是发散思维,这个最基础最常用;第二:自下而上,概括为SLIP步骤,也就是先就一个主题或节点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分组标注,MECE整合,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各级分支,这是典型的收敛思维。第三:从任意一节点开始:具体就是点、线、面、体思考法。举例:从需要带一个三明治开始,为孩子准备一个春游书包。当这下“三明治”这个关键词时,可以同时从上堆、下切和平,多个个方向进行归类分析。

第六:其他

“其他”是思维导图里的万能分支,任何一个与主题相关你不舍得舍弃、放在其他节点又不搭的关键词都可以放在这里。比如复训除了知识本身还收获了同学间的友谊,老师品格态度的影响,所有额外的收获及自己的感悟等等都可以写在“其他”的分支下。

所有上面的这些都是通过课程复训得到的,所以开篇才会说这更应该叫《论复训的重要性》第一:所学知识时间久了会忘,需要复习,第二:老师那么棒了还在不断的学习修炼自己,所以主题虽同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内容迭代增加,第三:即便是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时间段听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说复训重要不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思维导图』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