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见路不走。
2 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也只能靠信念了,再没这点东西撑着,那就活不下去了。
3 规避法律风险就是正视法律的存在,就是遵守法律。
4 “假”的实相必是假象,天下只有看不清实相的人,没有色空各异的事,“需要解释”本身就需要解释。
5 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 就是探索符合中国社会条件的市场经济,就是允许你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摸索。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历史的规律告诉人们,矫枉必过正,理论上说,这其中的一个“过”字就是花不完的钱。
6 见路不走就是实事求是,不住一法,可理解成不拘经验教条就行了。
7 谁的看法谁揣着,我没想去影响谁,也没想去受谁的影响。
8 你知道的只是别人的认识,你知道别人的认识和你自己知道,不是一回事。
9 生产力资源社会化和全球化是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要求,是人类要过好日子的本能。
10 对于我,这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事,不是你可以要求来的,也不是你可以谢来的,没什么可受的。
11 人是有情绪的,有情绪说话就容易偏激这会儿我就很想说句偏激的话。 什么话? 这世界,真他妈容不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12 发愁的事谁都有,慢慢就熬过去了。
13 立场,有新立场才可能有新视角、新史观。
14 历史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怎样取舍、整合、解读,用一根什么样的线把它们穿起来。
15 中央一再强调,改革是没有既定模式可借鉴的伟大创举,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对了过去,摸错了回来。你不伸到水里摸摸,你怎么知道能不能过去?解放思想,就是要扯下裹脚布,迈大步子。
16 合作不是你死我活,是利益的趋同和妥协。
17 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全国人民就奔小康了。但是呢,这五个指头不会一般齐呀,你得允许一部分人高高兴兴奔小康,一部分人嘟嘟嚷嚷奔小康。
18 一个群类一个活法,相互价值无效。
19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都可以。
20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有名才有利,没票房就得饿死。你从一踏入这个圈子一些东西就被注定了,你只能比名气、比身价,慢慢就成性了,由不得你自己。很多女明星要么豪门婚恋,要么独身,那不是偶然的,是她的心气和周围评价要求她只能那样。
21 鸡同鸭讲是超出了利弊权衡,是相互价值根本无效。
22 能让您获得优越感,这让我觉得我的穷酸样也有了价值。
23 活着就有麻烦,能躲就躲,躲不了就受着。
24 出了门就要服从公共规则。
25 你得允许一部分人先高雅起来,一部分人后高雅起来,一部分人怎么也高雅不起来。
26 第一,不许用让我赶你的方式赶我走,比如羞辱、虐待,到头来还落个你是为我好,我不要这样,你想赶我就直接说出来。 第二,不许从你嘴里说出来赶我走,你要想赶我就高明点,别让我察觉,你这么有脑子,不缺这点智慧。 第三,不许跟我用心计,我肯定是被你卖了还帮你数钱,你这种头脑的人要跟女人用心计,那就是太欺负人了。
27 见路不走是提醒他,甭琢磨什么高人、高招儿,是让他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是让他实事求是的,可他还是奔高人高招儿去了,这一奔可就瞎了。他就是这样死的,你要往那儿奔,你也死。
28 那是条件的可能。条件的可能是什么?就是实事求是。
29 你连想都没想过,怎么可能去做呢?想只管想的用,每个条件只管它这个条件的用,不管别的用。如果你面对的不是正确,你跑一辈子也没用,老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条件的可能是啥?就是让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的,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是条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30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31 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没人走了,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那咱说是人就会有错,但你至少有了这种意识,比起唯经验教条就少出点错。啥叫命运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点错与少出点错的区别嘛。 如来是啥呢?这得从因果律说起。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是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不知道,因为说来就已经错了,有来必有去嘛,而因果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人们就用“如来”这词来表述这种性质。“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里说就是了悟得到的意思。见路不走不是让你跟别人一样的,也不是让你跟别人不一样的,它不以一样不一样为判断,它是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
32 见路不走,就是你不能跟着经验、教条瞎跑,也不能跟着形式走,只看因果、本质,只按它的条件可能去说,至于跟别人一样不一样的不用去考虑,也许是一样的,也许是不一样的。 人是最愿意走捷径的,比如谁谁的成功之路,他认为别人成功了,他照搬过来也会成功,那就危险了。唯经验、唯教条,这东西害人呢。甭管是谁的经验教条,要放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那后果就不得了了。
33 真相只有一个,假象无穷多。
34 名人有示范效应,得活在楷模里。我这么懒散,那还不得折磨死啊。
35 这是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主义。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有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36 众生泛指一切生命,在认识范畴里特指迷界群体,是一个与“觉者”相对应的词。
37 觉者与众生是社会研究对象的泛指,既有你觉的就必有你惑的,明白了这个不一定明白那个,人人都有所觉有所不觉,不做具体指。
38 它就是,它照到什么是什么,它没立场,没好恶。其实“客观”也是一“场”,也未必是真相,客观只表示没有利害关系,不表示没有好恶,也不表示有如实观照的能力。
39 凭什么你就是镜子,别人就是立场?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是镜子,因果律是镜子,辨别、证明的逻辑和实践是镜子。其实真理也不“是”,“是”的就不叫真理了,叫定律。出离立场不一定是真理,但一定是不被立场接受的,没受众就没钱赚,这就是硬道理。
40 人类就是批判地认识前人的东西才得以进步,矛和盾是本一的事物,有谁还能扔了一个揣着一个?
41 什么叫批判? 就是有甄别的有判断的意见。
42 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复杂的渐进过程,不是谁一刀下去分成对错两半就算完事了。
43 世界经济有机一体就是人类共产,阐述这个演化原理的理论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一词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拯救、许诺的色彩,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把共产主义神话了。共产主义不是消灭穷人、富人,不是天堂,不是物质和道德指标,是经济学的概念,是经济形态的描述,它既是经济规律的产物,就一定不是人可以奋斗来的,也就不可能是哪个阶级获得解放的理论武器。最通俗的理解,地球东边经济危机,地球西边碗里就少了一块肉,这就是共产主义。
44 经济结构会调整,有所淘汰,有所催生。社会就会朝更稳定的结构整合。
45 人是什么? 趋利避害。 人是我要比你强的,我要比你尊贵、富有,比你荣耀……归根到底是我得比你强,比你强了才踏实,这就是人的原动力。所以,尊重、关爱才成了道德,而能众生平等的就不是人了,是佛,是基督。资本的本性是逐利,而把货币、技术、信息……包括青春美色和健壮体格等一切可用之用都转化为资本的,是人。市场经济是丛林法则,当社会矛盾演化到谁都过不踏实的时候,生存秩序和生产力要求就会催生与之相适应的新规则,就是以国家意志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分配有所干预、有所调控的社会机制。教条的社会主义以为消灭了资本就没事了,其实关资本什么事,丛林法则的原动力是人,遏制了人的原动力,经济就没活力。
46 资本是有规律的,运用资本规律协调社会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人民安居乐业过日子,这就是社会化经济。
47 世界经济日益趋向一体化,这是事实。
48 人类对真理的认识是有过程的,我们不能不承认那是一次空前规模的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实践。伟大的实践。
49 不管你是什么政党、什么主义,只要是违背基本国情的国策,就没有不被淘汰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植根最深、影响最大、渗透时间最长的文化,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的道理,因为它适应皇权制度和小农经济的生产力要求,但是到了工业革命和资本经济时代,它已经无力承载现代化工业文明了。
50 实事求是。以辨别、证明的认识观实事求是认识事物,这就是我认为的马克思主义。
51 不同价值体系的共性有着不同的外延,因不同用。做不同方向延伸。
52 民主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不是谁想不要就可以不要了。不同的社会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民主形式,没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宝。
53 人、文化,是有思维方向和思维半径的。
54 当事物作为“果”存在的时候,必然有它的“因”,说出这个因的叫解释因果。
55 不在嫉妒中崛起,就在嫉妒中倒塌。
56 见路不走谈何容易,总要先见到路才有资格选择走不走,而更多的人通常面临的情况是连路都没见到,更别说连路不走了。
57 人最难做到的是实事求是,妄念、贪念、杂念一大堆,就算实事求是,你也不知道怎样实事求是。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经验、教条,要走因果、走条件的可能。见路不走是让你解放思想,不要怕跟别人不一样,因为很多人一看到跟别人不一样就觉得不正常了,心里不踏实。也不要怕跟别人一样,因为也有很多人是生怕跟别人一样显不出自己高了。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基础。 说得太好了!如果方向错了,手伸得再长,也摸不到正确。
58 如果把一碗成功的面……不单是好吃啊,是成功…… 不往左看,不往右看,只看市场、顾客,只看你自己条件的因果。不以新旧论,不以跟别人一样不一样论,只以有效论,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凡左顾右盼的,大多是不清楚内在因果的,学个形,漏其神,很危险。人家的成功有人家的条件,人家的条件不是你可以悉数复制的,精髓不是学来的,是悟出来的,人家的内在因果不是你从外表看一眼就能具备了。 还是强调见路不走,要立足自己的条件。
59 奢华之所以奢华,是因为大众不可及。如取规模效应,则必须大众可及,普天下的规模效应无不安住于规模消费集群,这是规模效应的因果律。
60 降低成本不是缺斤短两,不是让员工死去活来超负荷工作,而是不缘起降低成本命题的根本理念,从本体设计和机制设置就不允许缘起降低成本问题。
61 你不能在意相似或不相似,你只考虑条件和目的的有效。
62 人大多都是这样的,即使是同样的错误,在指责别人的时候通常是不包括自己的。
63 因缺有需。
64 难怪世上有那么多歪经,多好的经也架不住你这种念法。 管它好经歪经,能挣到钱就是好经。
65 没有任何活动是作为条件提出来的,是任何。
66 宁静说的是心,是平静的心。 平静的心作为果存在是有条件的,取决于你的觉悟和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由不得你可选可控。真宁静了,就真了无明了,也就没什么致远致近了。
67 踏踏实实过你的日子,有啥问题解决啥问题,做好当下条件可能的事,甭想什么致远致近。你还有可能不活在条件的可能里吗?不可能。人还缺出人头地的心吗?摁都摁不住啊,能少点妄想就不错了。
68 饭菜不能品,傻吃傻喝最见真章,一品就分心,再品就不知道是啥了。饭菜好吃不难,难在耐吃,吃完遇室外空气不腥、不腻,没有怪味,不留口。
69 生活归生活,干事归干事。
70 一分钱能花出一分钱的有效,你已经不是人了,是神,这表示你没有错误。但是,只要你还是个人,怎么可能不出错呢?一分钱能花出八成的有效,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人。六成的有效,就是可以接受和允许存在的。一分钱掰成八瓣花,那得是多大的贪心哪,您还有可能如实观照事物吗?无效,您再省也是扔。
71 跟明白人讲话是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只需要阐明核心和原理,就不难做出清楚的判断,而真理推演到最基础的原理,一定是最简单的。
72 第一个命题: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 第二个命题:唯有变是不变的。
他立刻明白了,第一个命题的漏洞是故意的,是设置了一个逻辑陷阱和思维导向,第二个命题才是真正的基础原理设置,意在推导出立场逻辑,进而推导出立场观点。他只说了一句话:“您这个唯有变是不变的,还变不变了?”
先拿钱是必然,后拿钱是碰运气。马克思主义的对错是由逻辑和实践说了算的,由得了谁靠碰运气决定?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正不正确是作为果存在的,由得了谁靠掷色子决定?
咱要有不当,咱给人家道歉去,躲啥?躲是往人家头上泼脏水,人家待咱不薄,至少到目前为止没啥不当,咱凭啥?就算是决斗吧,你开一枪跑了,人家不追你,要不要脸那是咱自己的事。 这事不是有变化的嘛,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做了想做的,就受我该受的。
73 同学聚会就是为了联络感情,没个帮衬还叫啥感情。
74 自由!那么什么是叶子农的自由呢?就是你不在公众视野里,没有公众评价,没有公众要求,没人知道也没人在意你是谁。
75 中国的“老百姓”这个称呼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对军人和官员以外的普通民众的通俗叫法,就是平民的意思。 这个人只要一不是老百姓,就算完了。
76 每个选择里都有变数,每一个变数又会引发一连串的变数,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无论有多少变数,有一条是不可改变了:叶子农再想过“没人在意你是谁”的日子是不可能了,他将成为“知名”人物,必须选择,必须表态。既然出离立场的观点在场的圈里无场可立,那么就将他一把扔进“场”的圈子。
77 不同的人,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没人在意,就是他的自由。他很明白,众生的口水天生就是用来淹死人的。
78 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就是质量、价格,就这么简单。
79 “见路不走”的思想认识,遇到了无所住的真相,祛除妄念,不唯经验、教条,走因果,走条件的可能。
80 顾客,只要他有一次吃得不满意就足以否定你,并且口口相传,不会因为你解释原因就给你机会。
81 所谓无损复制,就是指没有任何质量损失的产品复制。
82 在一碗手擀面的质量里,汤和卤又是一个重要条件,决定着味、色、形。汤卤的原材料必须具有普遍性和四季性,必须是通用材料,才有可能做到无损复制。菜品的确定是由决策层的综合判断和实验决定的,调整、改进是决策层的职能,是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餐馆和连锁店只是核心技术实现最大市场系数的系统和工具。
83 当理念是你的,品牌是你的,核心技术是你的,决策权是你的,生产、经营体系是你的,你就更容易能够形成一个拳头、一个意志,更容易在竞争中获得一点优势,而这点“优势”体现在市场就是钱,就是人家逐利加盟你的原动力。
84 我干吗非要从比谁强里找快乐呢?又干吗非要从比谁差里找折磨呢?我现在才知道清静有多奢侈,除了有饭吃还得有平常心,那就先解决吃饭问题呗,平常心留着以后再说。
85 人民需要,国情需要,尊重人民的传统、感情,正视各国的民族、地理和发展水平,这才像个民主。
86 您的不知道是知道得太多的不知道,不是不知道的不知道。
87 在您没得到授权之前,请不要以权利人的身份跟任何女人讲话。
88 控制市场风险什么最重要? 当然是判断最重要,你首先得能看到风险,否则无从防范。 咋判断呢? 判断是一种能力,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就像咱们好多人,我能跑,但是我不知道该往哪儿跑。能跑是一种能力,知道该往哪儿跑更是一种能力,咱们好多人都是跑了半天跑错了,白跑。人家知道方向的人不用跑,慢慢悠悠散步都会比咱们先到达。
89 要依法不依人,要如法。
90 叶子农在有心无心地看书。说有心,因为看书、思考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就像抽烟喝茶一样平常,与工作无关,与生存、事业、成就……统统无关,没有任何功利的成分,仅仅是生活方式。生活中有人嗜烟,有人嗜酒,有人嗜棋……而他则嗜好认识社会结构的因果真相。他从一开始的要弄清楚父母的信仰是什么,逐渐由惯性到习性,逐渐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尊卑贵贱,只有查不完的资料,解不完的题。
91 只能道理的事道理办,人情的事人情办,一码是一码。
92 这就叫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一大堆,然后再管它叫命运。 你心里真的一点不觉得委屈? 没人逼你,委屈什么? 祖国,人民,一说这些词儿就挺虚的,太远。我他妈运气不好,愣就蹦出个真的让我赶上了,那咋办?兜着呗。
93 是你们之间根本没有可能。用句老百姓最通俗的话说,按你的标准他攀不上你,按他的标准你攀不上他,就这么简单。你和他都适用一句话:攀不上的。
94 这个问题它较真不是,凡是懂的不用问,凡是问的说了也未必懂,越不懂越会觉得说的人装神弄鬼。
95 就是个人的一种态度。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
96 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极端主义,不是恐怖主义,不是歪说、邪教,是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和解释,是认识事物的方法,是讲因果、讲实事求是。如果因为认同马克思主义就得被吓得缩起来,我会觉得羞耻。这不是跟谁斗争,这只是我对这个事物的态度,如果这个态度必须得以支付生命为条件,那就支付好了。所以说,也不赶快也不赶慢。赶快,是被极端主义吓到了,揣上个心病过日子,那还过个啥劲呢?赶慢,是成心去找死,咱干嘛跟活过不去呢?咱不是找死的也不是找活的,咱是过平常日子的。再往大点说,咱不是过好的也不是过坏的,咱是过条件可能的,包括了价值观的这个条件。
97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极端的人,极端的事。
98 坐在观众席上说三道四总比实干来得简单。要知道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是在舆论引导下完成的,大众不可能个个都具备独立、精透的辨别能力。
99 咱既然被扣了个专家的帽子,就不能随便说话了,咱既不能干扰正确的,也不能误导认识能力比咱还不如的,这是一个能被称为专家的人起码的社会良心。
100 以共性的东西去推定一方的是非,那个不叫说理,学术点说叫意识形态斗争,俗称就叫骂街。党派之间有骂,国家之间有骂,党骂国骂都是骂,别以为打块集体的牌子就不是骂街了。您把非制度性的和制度性共有的先剔出去,那是人类的智慧到目前还无法根除的顽症,您要连这点耐受力都没有,那不是人类社会的错。剔除了这些,剩下的才是个性制度独有的东西,您再骂娘不迟。
101 啥叫文明?众生是敢啐圣人一脸的,是不敢啐强盗一脸的,所以要有文明,不以谁力气大抢食物,让众生也可以啐强盗一脸,让女人、孩子有优先权,这就是文明。咱是爷们儿不该为女人担待点吗?
102 简简单单挣钱,简简单单过日子。
103 女人想接近一个男人,办法太多了,1000个偶然相遇都想得出来。
104 我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105 如果钱是谈出来的,那咱得拼着老命谈。如果钱是作为果存在的,只要条件俱足你谈不谈它都出来,如果谈了没用,那不歇着还等啥?
106 对无效劳动和赔本投资尽到提醒义务,当你一动就是损失的时候,不动就是最大效益。
107 有人是属豹子的,吃饱了就歇着。有人是属鸡的,你把它扔到粮仓里它还是没完没了地刨。 我就是那个属鸡的,扔到粮仓里也刨,不刨人生就没意义了。
108 有问题,我看不太清楚,这就是问题。
109 荣华、豪华、奢华,哪个是人能舍弃的?古往今来,虽然荣华的形式在变,但人们追求荣华的心从来没变过,这东西你不让它出来,人们做个梦也得让它出来。
110 境界是一个表达状态的区间,两边为界,界内为境,不可能揣着这边扔了那边,是本一的。如果不赋予它具体的内容,这个表达工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111 什么叫定位? 定位就是排他,就是不能搁哪儿都行。
112 你的主要收入不是工资,是经营股,经营股与资本股的区别是:你不胜任这个位置,经营股就不是你的。
113 借钱这事呀,一是见死不救,二是雪中送炭,三是锦上添花。见死不救好办,锦上添花也好办,最难的就是雪中送炭,下一秒死活谁知道啊,血本无归我找谁哭去?
114 我们这几个同学从毕业到现在,大家的生活、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还能时不时聚在一起说说话,不容易。同学之间帮忙很正常,但大家都有个默契,尽量避免涉及利益或联系过于紧密的事,毕竟共事就有摩擦,女人又比较情绪。
115 让顾客觉得你是傻瓜。
116 又有兴趣,又能当饭吃,好啊。
117 自己不强大起来,人家给你个面子也不吃劲。
118 宗教是管心理支撑的,佛法是管认识实相的。
119 对自己管用就行,有没妨碍别人。
120 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有人靠鼓励,有人靠信心,有人靠真相。
121 人需要心理支撑,没心理撑步都迈不动。
122 人活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找心理支撑的过程。
123 这世上还有比心愿更无价的吗?你想给中国人露个脸,我凑机会帮你搭个便车。我想家了,你圆我个寄托。这一来二去的挺好,再描就走味了。
124 经验是工具,不是目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你唯了经验和本本,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它给目的化了,公司倒成了你实现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工具,要是你自己掏钱办的公司,你干不干呢?
125 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就是质量、价格,其中质量包括了产品和服务,说起来就这么简单,可做起来太难了。咱难,人家也难,那就看谁偏离航向少点了。
126 花钱能买来的事都好办。方向能力是花钱买不来的,我知道轻重。
127 懂一点就管懂一点的用,还是不一样的,比一点都不懂的人还是少出点错。 唉,人哪,光有一膀子力气不够啊。
128 开餐馆跟别的事一样,都需要术、道具足。术在这里就是烹饪手艺、资金啥的,道在这里就是思维方式、大环境判断、决策原理。无道无方向,无术无实施。条件都具足了,就没有不成的道理,因果还能虚了吗?
129 都在强调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思维创新。如果不拘于字面,我的理解是:创新并不是执着于新旧,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更符合实际的方法。市场条件在变,必然要求决策和管理相适应,而不断催生的方法普遍具有“新”的特征,人们习惯了用“创新”这个词来表达。这是一个方便的表达,其本质是“更适应条件”和“更符合需要”的意思。
130 为什么强调创新精神呢? 我的理解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把每一个成功的范例都贴上标签,正确的、先进的、潮流的,然后拿着这个标准衡量一切管理方法,只要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错误的、落后的。这很可怕,因为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没有哪种条件是可以悉数复制的。我们学习了很多方法和技巧,是引导、启发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让我们去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其本质,就是培养我们见路不走的能力。
131 事实上很多事物并不是以简单的对错就可以判断的,是属于条件的可能与否。任何事情,从成因到结果都是有规律的,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什么结果需要什么条件,这是科学。
132 解放思想跟“创新”基本是一个意思,都是主张挣脱模式思维的束缚,用实事求是的、辨别的、证明的科学思维去认识事物。所谓“决策”,是指具有方向性意义的重要决定,正确的决策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见路不走”就是企业决策的法则,不唯经验、教条,不唯标签、模式,只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目的,遵循因果律,走条件的可能。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33 定律是不是路? 不是。定律是定律,路是路。路是方便的,经验的、模式的、固化的、既有的,定律是必然的、因果的、规律的。
134 见路不走是不唯经验、教条,不是排除经验、教条,不唯就已经包含了学习、借鉴。任何一个成功的经验起初都不叫路的,走的人多了才叫路。见路不走是更接近科学的思维,不表示路就没用了,对于不能理解见路不走的人,见路就走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至于能走到哪里就得靠碰运气了。人是懒于动脑、勤于动心的,喜欢把某个条件放大为成因的全部,这样容易比照,容易获得信心。
135 大家都是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事实不是这样的,别人能做到的我不一定能做到,“都是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只有我具备了别人能做到的全部条件,我才能做到,而事实上我很难悉数复制别人的条件,只有根据我的条件去做我能做到的,才是不脱离实际的。
136 既然你的态度什么都挡不住,你这个态度就是没用的,为了一个没用的态度去拿命冒险,你傻呀? 就这点而言,人类不是因为聪明而有别于其他生命的,是因为傻,人类傻到除了食物还要讲尊严、人格,还可以为这些不惜生命,在其他生命看来是够傻的。
137 关不得,放不得,撒手舍不得。
138 群众生命的第一位是以警察、军人的牺牲精神为基础的,对于军人和警察,使命和荣誉是第一位的。
139 人嘛,活着就有麻烦,就得有担当。谁都不想有麻烦,也不是所有的麻烦都能躲过的,躲你能躲的,受你该受的,这就是生活。一辈子自我鄙视,那是生不如死,那还活个啥劲呢?那才是必死,连个碰运气的机会都没有。
140 态度比活还重要吗?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态度里,都按自己的标准衡量各种关系,什么关系承载什么内容,核定多少担当。有人要钱不要命,有人要心安不要命,有人连横穿个马路都可以不要命,形形色色,看人了,所以叫大千世界嘛。
141 不找死,不找活,平常过日子。
142 都是人的那点事,赶上就赶上了,没啥大不大度的。
143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144 世上所有的人,只要人性没发生质变,就都是人的那点事,只是随着条件的变化以什么形态呈现而已,已有的日后必有,已行的日后必行。《圣经》跟你说这个啥意思呢?知道点,大惊小怪就少点,心态就平和点。
145 达摩面壁、愚公挖山,各下功夫,各摘果子。
146 开餐馆,什么是硬道理? 好吃、实惠、舒心。
147 出了错怎么办? 公司的原则是:提醒你,再提醒你,直至你证明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但是,如果谁把出错的后果摊给顾客,一次,仅仅只有一次,你就可以回家了,因为顾客拿你没办法,但是拿餐馆有办法,下回他不来了。他是来给我送钱的,没他我就得饿死,你都砸我饭碗了我还跟你客气什么……
148 服务行业有句名言:顾客是上帝。我从来没信过,咱拿亲娘都不会当上帝,怎么会拿顾客当上帝呢?不可能嘛。再说上帝他老人家是全能的,也不需要你做什么,所以就别说那连鬼都不信的,咱不会比顾客更聪明,你能拿顾客当顾客,公司就已经很知足了。
149 最好的设计在哪里? 不知道了,这时候要求的不是好,是别错。见路不走不是让你非跟别人一样或不一样,是让你以结果对条件的需要去取舍。不唯经验教条,不是否定,经验教条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你的预期果对条件有什么要求,你就去准备这些条件,不在意这些条件是新的还是旧的,也不在意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这就是见路不走。 都是说时容易做时难,一样的,都慢慢理解。
150 开始我也以为是表示,后来我才明白,是态度,纯粹是个人态度。自己的事,不用表示给谁。
151 和平年代,大家都忙着赚钱,可就是有人还得提着脑袋过日子。都说人各有志,说实在的,认识了子农我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人各有志。 是啊,不同圈子有不同的活法。
152 瞧你那穷酸样。 他没生气,还说谢谢。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谢我呢?他说:能让你获得优越感,这让我觉得我的穷酸也有了价值。这句话我一直记着,让我想了很多,比如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比如出人头地,原来我们的快感、满足感、优越感是要从我比别人强里获取的,原来我们是这个活法。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想想常挂嘴边的爱心、善良,我突然觉得好假好假。
153 突然你看见人不为财死了,鸟不为食亡了,你傻眼了,不知道为什么活了。
154 每个立项都有它的动机,不是局外人能随便判断的。
155 文明最基本的价值就是不唯丛林法则,连恐怖主义都知道举块民族的牌子,连邪教都知道弄个善良包裹一下。
156 有些事是能想不能说的,说了就是邪恶……有些事是能说不能想的……
157 你的意志能体现什么?是你的好恶和认知能力。凡是符合你的好恶和认知能力的,你就赞成,否则就反对。
158 如果意志一定体现利益,那就只有开张的,没有倒闭的,没有谁开张是为了倒闭。如果意志不一定体现利益,你在重大利益面前是愿意相信你的意志还是愿意相信科学论证?如果这时候有人一味迎合你的好恶和认知能力,你会害怕吗? 小事不会,大事会。 所以,佛法才让你依法不依人,马克思主义才跟你说事物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所以,一个实事求是的机制是否比一味迎合意志更可能接近科学呢?
159 人民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人汇总而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优点缺点,怎么一汇成人民就无暇了呢?缺点的那部分都扔给谁了?如果缺点是扔不掉的,那人民的决策是不是要有一个科学的过滤机制?还有自由,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自由与束缚是本一的东西,自由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边见有漏的方便说,总把人推到相对与绝对的坑里打转转,转晕了拉倒。如果非用这个词,那是不是也该有个定义?是不是定义成:自由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存秩序所能允许的基本权利?
160 世界是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竞争首先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没有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无从谈起所在国人民的好日子。中国地大人多,搞好了,就是可以承载大产业和大市场的大优势。搞不好,就是内乱、荒废和十几亿人要穿衣吃饭的大包袱。
161 我有种预感,中国要一直按实事求是的路子走下去,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会越来越呈现优势,中国让一些国家刮目、不适应,可能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162 人跟人不一样,都想到一起也难呢。
163 政治是百人一步的事,如果中华民族每个人都往前迈了一步,集合起来就是这个民族往前迈了一步,就是历史的一步。
164 将来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能做现在知道和想做的。
165 创业那都是孙子干的事,爷是用来败家的。
166 挣脱思想枷锁,好说不好做啊。
167 中国盛也民主,衰也民主,盛于实事求是的民主,衰于事于道的民主,盛于国家所有权利益的本质民主,衰于迎合大多数人好恶的形式民主。
168 判断一种文化的利弊,如果不是以认识事物真相和接近事物规律的法理论,而是以东方与西方的方位论,以黄土与海洋的颜色论,以传统与现代的时间论……这就唯了,要么东方西方,要么黄色蓝色,要么唯心唯物,要么儒家法家,很多的,这个思维半径已经不足以有效判断事物了。讲唯本身就错,说唯已经有了一堆,再弄个唯心与唯物的统一就更错,那不叫统一,叫搅拌,就更一锅粥了。人陷在这个境里面出不来,很多事物就无解,不是所有的判断都适用非此即彼的。如果不以方位、地域、新旧为判断,而是以认识事物真相和接近事物规律的有效为判断,你就不在意它古今中外。
169 任何一个中国人维护自己的祖国,都理当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尊敬,这才是本质,才是主流。
170 一是有底线,二是包容女人。
豆豆的男主人公,我最喜欢叶子农,比较有“人”气,俗称接地气。他个人生活上又懒又邋遢,但不招惹谁,也不妨碍谁!灵魂上很纯粹,固持己见,俗称认死理。有底线,有担当。女人都爱这一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