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地理

本学期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的中心区域,以秦岭淮河为分界,先学北方,再学南方。顺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在环境与人文的不断互动中学习。

中原是中国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因为中原地区地处二,三级过渡带,黄土深厚,有很多冲击平原。因为这种先天的地理优势,适合先民生活,而不容易发水灾。

所以,最早的商朝人从河东逐渐向河南发展壮大,统一一大部分地区。周人从关中向外发展,建立了整个周朝。都从中原发迹。

而随着这些王朝的建立,与中原距离较近的山东随着与中原文化互动的增加,也产生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随着时间的发展,周朝如果想要统一天下,就需要对其他土地进行控制。于是选择了分封的办法巩固疆土,建立新都洛阳。但是,因为分封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各个诸侯开始兼并领土。而中原,是一直被争抢的地方。

在这个节点下,北方各个地区也迎来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机遇。山东地区被分为齐国和鲁国,每个国家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且因为此地远离战争,所以一跃成为文化高地。而华北地区也被封为燕国和赵国,一个成为军事重地,一个以农耕为主。而早期因为没有人口压力和气候的不适应,所以南方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大多被称为蛮夷地区。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覆灭,进入秦汉大一统。

在此时期,中原依然作为文化发展中心,秦始皇定都关中,为了使此地更适合作为都城,开始制水和修路,与各地联通,这也使这里变成天府之国。而随着关中的崛起,也逐渐替代了山东文化高地的地位。在河北平原上,燕国这里作为军事要地,防游牧民族,所以形成了彪悍的民风。

而与此同时,南方的巴蜀也迎来了一个独特的发展机会。因为巴蜀离关中比较近,所以也受到了秦朝的大力发展,因为这里较为封闭和干旱,所以大肆开发水利,修筑都江堰用于水陆灌溉。大量来自秦国的移民来到四川,耕种面积增加,在这里天府之国,成为全国性的大都市,产业增加,如锦缎。

但是,因为随着实力的增强对中原地区的过度开发,中原地区面临很大的问题,主要是生态的破坏,粮食的短缺,所以中心开始逐渐从关中迁到外部平原地区。

到了天下分裂的时期,中国经济和文化中心发生转移,整体向南移动。

这个时期主要是从汉末到两宋的这段时间内,随着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战事多发,导致人口南迁,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南移,北方开始逐渐衰败。

那么哪里会最大程度上发展呢?荆楚地区广阔,但是因为上游直通汉江,所以并不安全,再加上是征战地域,在分裂时期在经济和文化上并没有很好的发展,反而成为军事重地。而四川因地势封闭,所以并不方便延长江受到影响,发展也不明显。而在这段时间内主要获得发展的就是江浙一带,因南宋地盘和人口的压力,进一步成为中心。

而到了明清时期,因为人口压力,所以荆楚地区成为主要粮食产地。而江浙地区因为较好的基础,人们多追求高质量生活,已经从粮食产地变成种经济作物,进去手工经济社会。

另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西方的入侵。随着西方的到来,山东沿海地区得到大发展,主要代表为青岛。而四川因为其通江的方便性,加上西方的机械,所以商贸大幅度发展。而上海也因为列强的到来,借此机会发展,成为商贸最发达的城市,也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在今天社会发展的脚步中,不同地区也因不同的发展情况和地理因素有不同的发展,还会出现情况类似,但结局不同发展,比如北京和河北,上海和江南。而我们也要从中学习和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期末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