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笔记——关于“管培生”的思考

图片来源:《精英律师》剧照

今天我面试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候选人。收到她简历的时候,我有点惊讶,也有点不解。她名校毕业,同时有海外留学经历,目前正在一个大厂做管培生。而我招人的岗位不仅薪水降低了25%,工作内容较她履历上所写的更为基础和“枯燥”。我忍不住找猎头确认,这个人真的想来我这里吗?猎头告诉我,她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将工作地赶紧转移到广州来,关注我司也很久了,愿意从低一点的起点做起。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看待这位候选人,又会通过什么问题去考验她呢?

带着半信半疑,又有点受宠若惊的心情,我约了这位候选人面试。我比约定的时间稍晚一点到达,却不见女孩的身影。我拨通她的电话,她请我稍等一下,她还在这栋楼的洗手间里。没等多久,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子出现了。不过与她秀气的面容有点不相称的,是她穿着七分牛仔裤,彩色的袜子和时下流行的老爹鞋。她让我想起团队中的一个下属,她会根据心情搭配袜子颜色,能一星期不重样的下属——95后们在工作中也保持着个性,这很正常。回过头看我那时候面试的打扮,虽然活像个卖保险的,但从头到脚没有一点轻松的痕迹。我的衣着也发送着一个信号:我很想要这份工作。

面试开始,简单寒暄几句,我对女孩的印象不错。她落落大方,身体语言中透露着放松和自信。因为工作需要比较频繁地用到英语,接着我请她用英文做自我介绍。想着她有国外留学经历,英文自我介绍应该算是个不错的“暖身运动”,没想到她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她磕磕巴巴地说了三四句便再说不下去,抱歉地解释说自己过去一年都不需要用英语。这是她第一个让我觉得不满意的回应。我不是没有在岗位中写清楚对英文的要求,但实际上我在意的并不是语言能力。曾经有一位被我成功录用的候选人,在英语自我介绍环节中的发音准确性和流畅度远不如这个女孩,但她会非常努力地表达自己;更重要的是,结尾时她会承认:“对不起,我的英语确实不好”。与其找理由,不如承认问题,因为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看着她紧张的样子,我有些于心不忍。转换话题,我为她简单介绍了自己部门的组织架构和岗位的工作内容,也是为自己下一个问题预热。这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岗位?”对于任何一个履历和岗位要求匹配度不高的候选人,来面试前都要准备的这个问题。女孩在自我介绍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点,我便开诚布公地请她解决我的疑问。她的回答简单干脆,说是因为长久以来都非常向往我所在的公司。听了她的答复,我想到自己刚毕业那会,也投递了几个跟自己专业和经历完全不相关的公司。我在给HR的邮件里饱含热情地描述了我对公司的向往之情,言辞之恳切,自己都感动了自己,但结局无一例外都石沉大海。我那时候只会骂这些公司完全不讲情怀,但工作到现在,我有点明白人家的为难之处了。成年人的世界,讲究的是互利。你做一件事情,不仅对别人有利,也要对自己有利,这样才让人放心。换句话说,这个问题里,你要回答的是公司能给你带来什么,以及你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感情绝对不是维系雇佣关系最可靠的纽带,因为要打破你对一个公司幻想,可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比如公司不发纸巾(我们公司会发!)。

她的回答并不让我满意,我便引导她说更多:“对比你现在的公司,你更看重我司的是什么呢?”在面试其他更高级的职位时,我不会这么仁慈,候选人不说,我便当她不想说。面试官不是机器人,面对不同的人,他时紧时松。第二次机会并不多见,但一旦给了,一定要紧紧抓住。她却没有抓住,给我的答案又只有一句话:“我对这一职能的理解并不深入,技能也比较薄弱,所以希望能在这里打基础。”岗位的工作是很基础是没错,但可不可以更多地阐述一下你是如何理解“打基础”的呢?我预计这场面试将会有一些辛苦,女孩要么是缺乏面试经验,要么就是不擅长换位思考,所以一直没办法理解我真正的疑虑是什么。目前为止她的表现都不太令人满意,但我还不能这么轻易做决定,毕竟紧张和缺乏经验都可能让人发挥失常。

我决定从她熟悉的事情入手,了解她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是什么。我问了两个问题:“在过往的经历中,什么样的事情是你特别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在你的工作经历中,哪一件事情让你觉得自己能力有限,甚至感到沮丧?”前一个问题,女孩的回答终于变得丰满了一些,不再用一句话阐述。但她从头到尾聊的内容与目前岗位毫不相关,且毫无深度可言。她说:“我在克服了很多困难之后,达成了不错的成绩”,我追问:“这些困难主要是哪方面的?”她答不上来。我又问:“你们的部门是如何衡量成绩的?”她的答案是一个专有名词,但只要是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指标和她描述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在内行面前装内行,就是能说一些框架性描述或者高大上的词汇,但一问细节就破绽百出。这是我对她第二次不满意,她的工作的理解似乎停留在表面,能说出一些成绩,但功劳可能并不在她身上。

作为同行,我开始对她现在的雇主感到担心。它给了她不菲的待遇和耀眼的管培生身份,到最后可能并不能收获想要的人才。任何工作都需要脚踏实地,沉浸其中。管培生的身份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起点高,就不需要亲力亲为,在实干中摸爬滚打。但通常他们会非常擅长主持会议,和做PPT汇报。他们的身份会给他们很多先天性的便利,因为很多管培生项目的战略意义很高,非常受管理层关注。很多工作被其他人默默完成,然后管培生只需要完成最简单的一步,并且能享受最后的成果。如果缺乏承认自己无知的勇气,缺乏探究事物规律的好奇心,管培生做事容易流于表面。所以很多人背地谈起管培生时,都会说他们只会说话,不会做事,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女孩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又印证了我的看法。她说她一直以来都还蛮顺利的,没有太明显地感受过挫败感。我想我们都知道,真正投入做一件事时,怎么会不经历挫败感呢?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人,工作中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事,还没有一件事是你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了?当你越深入地看问题,就越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就如亚里士多德说的:“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就越多。”她的云淡风轻,不是因为遗忘,而是因为没有让自己去经历挑战。

问到这里,我想候选人的表现在我这里已经定论。我一直非常努力地不让她的各项条件抬高我对她的要求,但她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作为最后的环节,我问她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她的问题让我哭笑不得:“您可以介绍一下,如果我加入了您的团队,主要会做什么吗?”且不说我在一开始已经主动介绍过团队和岗位,在问答的过程中我也一再地提示过她这个岗位的特性。无可奈何,我只好再跟她用更平白的话去描述岗位工作。我认为,她至少可以用更好的方式问这个问题,比如先表达自己的理解,再向我求证。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我对岗位的描述,她还是再次表达了自己对公司和岗位的热情。我微笑着点头。

在送走这个女孩的时候,她可能也感受到这次的面试不令我满意。她有些激动地告诉我,她已经找了半年工作了,无论职位高低,公司大小,她都投过,但一直没有要她的。她再次告诉我自己不在意降薪,只要能加入我的公司就可以。这段话是她整场面试最走心的一段,我听了有些心酸,但爱莫能助。我的同行们,特别是在那些精打细算的小公司的同行们,一定比我更看重她的实干能力。这个女孩进入了典型的两难境地,履历光鲜起点高,实则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大公司不会要,小公司不敢要。我很想给她一个建议,一个至少能给她重新开始的建议:在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对话中,保持最大程度的朴素,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件事,能从里到外说的事无巨细,至少你会是个愿意学习,能够吃苦的人。毕竟,没有一个公司会花钱买履历,大家找的都是劳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官笔记——关于“管培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