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言语中的精分小剧场

“而”在言语中的精分小剧场

    “而”这个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熟悉,不管是口头用语还是书面语都经常用到,“而且”“进而”“然而”等等。可是同学们知道吗,“而”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字哟,在文言文中,它的用法非常丰富,竟达上十种之多,下面我们就来追本溯源,先来看看“而”字早先的一些用法吧。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到了现代汉语,“而”这个字使用虽然仍然非常普遍,但适用范围不再那么广泛。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关联词知识点中,我们讲到了“转折、递进、因果、条件、并列”五大关联词,“而”字非常调皮,它在不同的题目中充当了不同的逻辑关联词,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特别容易弄混淆,难以区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下面,文莉老师就跟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而”这个字是如何在言语题中精分的。

一、“而”表转折

【例1】学术著述必须得有注释,而注释也是力求克服主观性。努力追求学术见解的公允性、合理性、可被接受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本身也是正文论证部分所展开的学术对话的附随性表现。但有必要认识到的是,注释的规范要求不是独立的,也不仅仅只是一套技术,而是与学术论证的规范要求相一致。

这段文字重在强调()。

A.学术论著要体现出客观性

B.学术论著注释要克服主观性

C.论著注释必须符合学术规范

D.学术论著正文与注释同等重要

  【解析】这是一个主旨题,文中有两个“而”均表示转折,第一句的“而”强调注释应克服主观性,最后一句是主旨句,“而”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注释的规范应该与学术规范一致,因此答案选C.


二、“而”表递进

【例2】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

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   )。

A.读者读后会得到模糊不清的答案              

B.读者领略到了德波顿的淡然无为

C.德波顿没有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D.德波顿给了读者宝贵的精神享受

【解析】同样是主旨题,“而”出现在最后一句,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说这个答案令人“沉醉而不自知”。很明显“不自知”比“沉醉”的程度更深,因此在这个地方的“而”是表示递进的。当然了,本题可用感情倾向可以直接秒杀选D


【例3】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有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这个软环境是由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精神文明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而这一切主要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人文元素组成了城市竞争力的软环境

  B. 软环境取决于市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C. 城市竞争力由硬环境和软环境共同决定

  D. 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解析】这是属于意图判断题的“A推B推C”的类型,文中第一句讲城市竞争力与软环境有关,第二句说软环境的组成,最后一句将第二句递推到最终的结论,一切取决于市民素质,因此第二、三句中的“而”是递进的关系,城市竞争力最终与市民素质有关。本题答案选D。


三、“而”表并列

【例4】甜菜的上部叶片垂直生长,叶簇呈漏斗形,这种生长方式所形成的叶面空间的配制结构,极有力于光照的吸收,提高植株和群体的光合效率。而车前草的叶片是轮生的,叶片夹角为137.5度,这正是圆的黄金分割的弦角,叶片按照这个角度生长,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梨树随着树干长高,叶片沿对数螺旋上升,每个叶片都不会遮蔽下面的叶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光照吸收率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B.暗合数学规律的叶片结构对植物生长有利

  C.不同的生长环境造成了植物叶片生长的差异

  D.对光照的吸收影响叶片的生长角度

   【解析】意图判断题,每句话的话题都是一致的,讲的是这些有数学规律的叶片生长都是对植物有利的,因此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甜菜”与“车前草”之间用“而”来连接,表示并列关系,我们将他们全面概括,答案选B。


四、“而”表承接

【例5】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主旨概括题,第一二句讲苏州曾经发展不错,士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第三句继续说士绅观点影响影响到了民众。因此第三句与第二句之间是顺承、承接的关系。重点句是第四句,同义替换,答案选D。

你可能感兴趣的:(“而”在言语中的精分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