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读书笔记(3)全书


第一章 诊断的意义


1.精神分析诊断的优势在于,它能辩识是刺激引起的境遇性症状,还是人格特征导致的固有问题。


2.移情确实是一种移置(即,并非对治疗师人格的准确解读),是一种内心活动。解读这种内心活动,终使来访者识别自己在治疗关系中的投射成分。


3.现有的人格发展理论和人格类型学说,都只能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勉为其难地解释了复杂的个体特征。当人格诊断名称的混淆视听的效果大于清晰解释时,治疗师当果断摒弃之,转而以常识和修养为参考。……人性之复杂,就连我们最缜密的分类也远不能及。




第二章 精神分析性格诊断


1.精分对人格的理解:弗洛伊德的原始驱力理论,自我心理学的“性格被认为是表达特定防御方式的结果”。


2.经典弗洛伊德驱力理论以及演变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基于生物内驱力学说,它强调了本能欲望的核心作用。…… 尽管婴儿的内驱力强度各不相同,但依赖成人才能存活的婴儿或婴儿的自我部分,对本能的满足具有势不可挡的追求。一方面, 婴儿需要被充分满足来建立安全感和愉悦感;另方面,适当的挫折也会使儿童转而习得接受现实(“我要实现所有的愿望,哪怕愿望自相矛盾,现在就要!”转变为“有些愿望不能实现,只好等待”)。弗洛伊德很少提及父母对儿童心理病因形成的影响,偶尔提到父母失败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种:过度满足,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或过度剥夺,使孩子承受过度挫折。良好的养育环境应是父母灵活地满足孩子的欲望。由此,养育应是一种内心自然的平衡,在纵容与压抑间灵活摇摆——对于多数父母而言,莫不如是。


(2)根据驱力理论的假设,若儿童在性心理发育早期遭受过度剥夺或过度满足(指孩子的本能欲望与父母的反应之间的互动的性质),儿童的性心理发育将会受到阻碍,“固着”于出现问题的那个阶段。这种固着将使儿童发育到成人期时,表现出某种性格特征:如果一个成年男子具有抑郁性人格,可推论他曾在刚出生一两年内被忽视或溺爱(口欲期);若他有强迫倾向,那么多半在一-岁半至三岁时遭受过创伤(肛欲期)。


(3)后继者发展其理论,相信人格在六岁之后仍不断发展变化,远非如弗洛伊德所言——儿童期发育决定终身。


3.自我心理学


(1)治疗师更关注较浅层面的期待、恐惧、幻想等信息,这些信息更接近意识层面。


(2)本我,当代神经科学家把本我定位于大脑的杏仁核区域,负责原始的情感活动。本我完全属于潜意识,但通过间接的表现(如思维、行为、情感等)可窥见一斑。


(3)自我协调本我欲望与现实和伦理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意识或潜意识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常指“自己”或“我”,潜意识层面的自我包含了防御过程,如压抑、置换、合理化、升华等,自我对应功能定位于大脑前额叶皮质。


(4)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揭示自我从深层潜意识(如对痛苦的强烈否认)至意识层面的一系列活动规律,可以被看作是提高来访者的“观察自我”。与之对应的是“体验自我”,是治疗师中来访者对治疗关系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自我部分。


(5)自我对于感知外界与适应现实的能力,可被称为“自我强度”,是指个体在外界极度干扰的情况下,是否依然能够认清客观事实,而较少动用原始的防御方式。原始防御主要以回避和扭曲为特征;成熟防御则更多体现为处境中的适应和调节。


(6)心理健康意味着个体不仅惯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而且能在不同防御间灵活转换。即,面对不同压力时,视情况灵活应对的人,比钻牛角尖的人更加健康。


(7)弗洛伊德将广义的自我中起督察作用(尤其在道德层面)的部分命名为“ 超我”。(注意:弗氏以浅显易懂的本我、自我、超我,分别表示心理成分中的“它”、“我” 和“凌驾于我”。如此优雅而简洁的表达,当代极少有人可与之比肩。)超我的涵义与“良知”类似,都从属于自我,奉行道德标准,惩恶[谴责未达自我标准之事]扬善[激励自我完善]。尽管听起来独占——一隅,但超我实际上仍作为自我的部分,参与自我的形成。弗洛伊德认为,超我多形成于俄狄浦斯期,通过认同父母的价值观而逐渐形成,但多数当代学者却将它定位于更早的时期,起源于生命之初的好坏之分。


(8)超我、自我本同源,二者皆在意识和潜意识水平运作。因此来访者对严苛的超我究竟体验成“自我协调”还是“自我不协调”,对事情结局会产生完全不同影响。


(9)防御是对焦虑的回应,防御是个体试图避免难以承受的焦虑,而采取的诸多措施之一。而防御措施如果无法奏效,就可能造成精神病理状态。无法奏效是指:尽管个体采取了常规防御措施,但焦虑依然存在。


4.客体关系理论


(1)提出人们对关系的需求甚于本能满足,童年期什么人成为儿童的重要客体,儿童如何与之交往,哪些部分被儿童内化,以及这些客体的内部成像如何影响儿童成人后的潜意识内容。


(2)基于上诉构想,性格被视为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是潜意识地按照早年客体的内部成像而行为。


(3)人们主要依据早年经历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成人的、更为合理的、逻辑的人际交往。


5.自体心理学


(1)60年代,治疗师们普遍认识到,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已不能阐释某些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确切地说,他们没法将这些来访者的问题归类为究竟是本能冲动及压抑问题(驱力理论),或是防御机制应用不当(自我心理学),还是激活了分离不妥的内部客体(客体关系理论)。于是就有了自体心理学(其特色是将重点转向来访者的自我与自尊,个体如何通过内部结构获取自尊)。


(2)防御概念得以拓展,它不仅是保护个体不受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焦虑所累,还在于能够维持连续的、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受到挑战时,ta会怎么做”


(3)见截图


6.当代人际关系理论学派


(1)关系理论包括人际关系、客体关系及自体心理学。




第三章 人格形成的性心理发育阶段观点


1.以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划分儿童所经历的挫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人格的全貌。


2.后现代理论取向的分析师认为,“正常发育”过程中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参与形成人格,形成个体判断是非的相对标准。


3.治疗神经症患者时,应尽量弱化其防御机制,使本我能量尽可能地通过建设性途径得以疏泻。


4.治疗师必须与来访者一起艰难地搜寻线索,寻找来访者心结的原因。这种心结会被来访者看作是理所当然,因而避而不谈。意识到这一点后,来访者才能开始学习新的思维和情感方式,逐步接近潜意识内容。


6.神经症性人格应是指那些有情绪困扰。但仍能高度保持良好功能的人群。……相对健康的人群善用压抑作为基础防御方式。


7.充满共情的父母,能使孩子经历并体验强烈的感情互动,婴儿无须以幼稚的方式应对父母。成人后,这些强烈的(多半也是痛苦的)情绪互动常常会被搁置或遗忘,不会被反复体验,并引发否认、分裂或投射。在精神分析治疗的长程、高频的访谈作用下,加之咨访关系的安全体验,那些被搁置或遗忘的情感体验会被激发,渐渐突破压抑,重新进入意识,即“移情性神经症”。但一般来说,对强烈情感体验的原始性防御并非神经症性人格来访者的特征。即便随着治疗的深入,即使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和认知扭曲,神经症性人格患者仍能保持某种程度的理性和客观。




第四章 心理发育阶段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教育的方式之一便是普同化,鼓励来访者说出心中关切之事,然后将他们的忧虑重新构建成正常的人类情感反应,这种普同化对于严重困扰的个体十分有效。


2.神经症患者拥有过度的防御。


3.咨询师在教导式谈话中,重在促进来访者的整体理解,而切忌要求来访者对每一细节的准确领会。


4.对于神经症性来访者我们往往优先处理靠近意识层面的防御方式。而在教诲过程中,单刀直入,直击问题要盖。


5.“你的心情似乎特别差”,但不要暗示这种情绪与病情有关。最后应试着帮助来访者弄清楚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他情绪爆发。通常这些促发因素与情绪爆发似乎不相关。此时便可以顺势强调这个事件是如何激起了情绪波动。


6.即当我们开始观察时,自己也就是被观察的一部分。一旦开始治疗,我们就是和一个和你共处一室的来访者产生 了关系。情感思维、右脑与右脑的沟通、主体间互动等知识都在提示我们,任何对独立个体的“客观”观察,其实都与我们的主观想象有关。所有人际关系都出自双方互动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为治疗室中发生的事情承担自己部分的责任。




第五章 初级防御过程


1.防御:为回避或掌控那些强烈的情感;为维护自尊。


2.儿童期应对创伤情境的习得性防御一旦固定下来以后,就会对各种刺激产生类似的反应。


3.防御受非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4.原始性防御并非洪水猛兽,缺乏成熟的防御机制才是真正导致边缘性或精神病性特征的元凶。


5.投射发生时,内部心理过程被个体误认为来自外部。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无法完全了解他人时,我们都倾向通过投射自己的体验来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


6.内摄是将外部信息归为内部心理的过程。病理性内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攻击者认同”。……当我们与人深度依恋时,便会产生内摄,在内心将依恋对象的表征融入自我身份。


7.来访者在投射的同时,也会驱使被投射者的言行与之相似,仿佛被投射者也使用了内摄。……即使应验了来访者的想法,仍反映出ta的投射特征。


8.行动化:个体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感,通过不自觉的行为来演示。


9.行动化可能来自于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无法用语言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也可指治疗内外借助行为表达的、抵制潜意识冲动的任何情感态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读书笔记(3)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