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心没肺” 快乐加倍

作者:曾十七

正在愁今天写什么话题,忽然刷到一句话:“俄罗斯方块教会我们:如果你合群,就会消失。”那就接着上周的话题,聊聊“合群”的话题吧!

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一回事,眼前仿佛落下各种形状的彩块方块,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彼此之间密不透风,每当一整行的缺口被补完,方块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忽然就“蹭”地消失了。

有时候,生活就是一场刺激的消除游戏,而每个人就如同一个一个小方块,我们都希望融入集体,找到共鸣,于是投入人群,感受那种左右相伴的温暖。可当你和所有人一样的时候,却忽然找不到自己了。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一些空隙的,我们常常被教育:要和周围人搞好关系,要合群,选择大家选择的就是没错的。可是如果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自己想去别的队伍看看,你是否有勇气大声说出你的决定,你是否敢于从现有的队伍中走出来?

很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觉得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准没错。随着在大学里尝试的东西越来越多变多,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渴望改变,渴望新的尝试,却苦于一些相处状态的惯性,

他们害怕的不是挑战自己,而是害怕面对周围人的态度,因为有人可能会说:“你竟然和我们不一样了,你太不合群了。”

当你开始举棋不定的时候,恰恰是一些人慌张的开始,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个稳定的状态好像要瓦解了,你我本来是差不多的,忽然变得有了落差,有了不同的状态。他们很害怕,于是否决你的改变。

真正关心你的朋友,欣喜于你的改变,真正合适你的圈子,能理解你的“独处”。其实你不是不合群,而是没有遇见对的群,或者说,你和周围人的关系还有待磨合,没有达到合适的状态。

给彼此的生活留些缝隙,我们会活得更加舒服。

最开始,我们追寻的是一种认同感,后来,当我们的安全感得到满足之后,反而开始期待一种个性,很多人苦于纠结,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呀!有一个合适的朋友有时候比有一个贴心的恋人更难,因为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爱去糊弄,而是会理智地解决问题,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一定要去等谁,陪伴谁,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如果你恰好拥有,应该感谢,而不是觉得理所应当。

朋友,是陪伴的理由,也不是陪伴的借口。

对自己自私一点,对他人宽容一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尊重对方的选择。保持必要的付出,为了相似的目标而努力,才能在一个频率里。

一直以来我们把合群与独处这两种人际交往的状态过于极端化,好像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更有甚者,为孤独冠以“光荣”的含义,仿佛合群就是一群无力无梦之人的选择。

合群和独处,都是一种暂时的选择,而不是绝对的规则,你没必要急于归回阵营。真正合适的圈子是能够包容的,能够接受各自的不同和选择,大家的友谊建立在相互补充和理解,而不仅仅是看起来一致。

合群又独处,是最舒服的,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释,但是与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得不有所退让和互动。合适的朋友,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不要让友谊“绑架”了我们,亲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很好。

就像三毛那句话“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

这几天,又重读了一遍《小王子》。

“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尽管只有少数人记得。”这句话,不管看过多少遍,依旧还是会触动某条未设防备的心弦。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孩说,有一种车他最喜欢。于是大人们纷纷开始猜测,奔驰,大卡,云云。结果小孩说,他最喜欢洒水车。

因为洒水车来的时候,都有音乐。“多么无聊的大人啊。”这个小孩应该在心里这样想过吧。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人们走路的时候总是匆忙得像上厕所一样。

许多人都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星空或者夕阳;没有时间等一朵花开花谢;没有时间问问路边低着头的小孩在想什么;没有时间写信;没有时间赤脚走路;没有时间练习用口水吹泡泡。

我们好像总是被各种乱七八糟的琐事绑架,犹疑过、坚持过、拒绝过、挣扎过,最后不过长吁一口气,用肯定的语气说服自己这就是成长。

你会长成一个大人,但是,请不要长成一个无聊的大人,如何拒绝成为一个无聊的大人,要学会不刻意去合群 !!

我以前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很怕遇到熟人,遇到后会装作没看见,或匆忙打个招呼,说自己在等人,好像独自做这些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刚上初中那会(寄宿学校),和几个室友一起上课、吃饭,做什么都形影不离。我的生活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和她们不同步,被孤立。

为了合群,几乎任何事情都随她们,极力隐藏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完全没有了自我,到了高中也是这样。

后来渐渐地我发现,我确实是受不了下课后无尽的脑残剧和八卦。

回想起来,自己不合群的性格好像是与生俱来的,现在好一点了,至少没那么“孤僻”。

小时候过年,和家人一起去亲戚家拜年,我最惯常的表现,就是在进门的时候叫一声,然后就隐身到某个角落里去。每当大人们要求孩子当众表演节目,我总是悄悄捏着妈妈的衣角,试图逃过这个环节。

久而久之,我就成了别人眼里“什么都挺好,就是有点不合群”的小孩,长大后,这种“不合群”随着年龄增长成了一种习惯。

比如上学时坐公交,我总喜欢去最后一排最靠窗的座位,因为这里不需要与陌生人接触。在公共场合,为了尽量少和别人交谈,我就一个人打开手机逛知乎刷微博,并积极发帖评论,装作很忙的样子。

其实手机里也并没有那么多吸引我的内容,只是这样我可以表面上心安理得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然而不合群有时候也会造成一些困扰,比如让我变成“小透明”。

很多人一起的聚会上,周围的世界很喧哗,朋友们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只有我格格不入,那感觉像是有一道屏障,把我与喧嚣隔绝,三个人一起走,旁边的两个人聊的热火朝天,我在旁边默默跟着插不上话。

很少与别人互动的我,常常在发了朋友圈也没什么人点赞评论。偶尔心情不好想找人聊天,翻开微信列表却发现并没有人可以打扰,于是打消倾诉的念头,曾经也有一段时间,我反思过自己的不合群,认为它纯粹是一个缺点。

于是我努力地融入集体,告诉自己要走出舒适区。然而每一次扮演“热情”之后,我都会感觉自己的精神能量在持续消耗,最后精疲力尽。

直到两年前,偶然读了一本名叫《无声告白》的书。

里面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是啊,不如坦然地做个不合群的人吧,我认真地对自己说。从那时起,我的世界开始一点点改变,我尝试接受自己的不合群,很干净地切断一些关系,和很多人都不再联系,

开始一个人旅行,在喜欢的事情上努力,闲下来的时候,就自己安静地呆一整天。我发现,当我不再费多余的心思处理那些令人厌倦的人际关系时,反而可以更专注于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样的我,偶尔会感到孤独,也会被不熟悉的人贴上“爱装”的标签。

但我自己却感觉安稳又踏实。

我尝试不刻意去迎合她们,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渐渐的我不必挖空心思揣测别人的想法,不用再去适应别人的口味、偏好、作息时间,真的很舒服。一个人看电影,我可以随时出发,选自己喜欢看的;不用为去图书馆还是去购物而两难;不用违心的夸赞别人新买的衣服有多好看......

后来我发现,一个内向者想要变得外向,伪装去合群,对自己来说很难,而且也没有必要。开朗也好,内向也罢,只要做真正的自己就不会活得那么无聊。

我越来越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能和怎样的人成为朋友。

如同张充和在《寻幽》里面写: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而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相处舒服的,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什么都能聊,因为三观相近,相处起来无压力很开心,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完全信任,就像是亲人一样,虽然数量很少,但你知道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在,不需要每天去嘘寒问暖,也不需要经常去道早晚安,逢年过节去发红包。

也许几个月都不联络,但联络时还跟从前一样从不变质,我们知道对方最糗的事,经常拿出来互相取笑,但也见过对方最脆弱的一面,却从不去触碰,不会去告诉对方怎么样才会变强变好,因为知道自己不是心理医生,只是守着底线,只是好朋友,仅此而已。

学会接受自己不合群这件事之后,也就看开了许多。

因为知道对于不够喜欢的人,自己无法慷慨赠予热情,那么那些不对的人,也就不必努力说服自己去将就或者试试看了,不合群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为了把更多的热情专注于真正热爱的人和事。

后来我也意识到我的不合群,很少解释,不回应。于是人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作出不好的评价,但其实那并不构成我的万分之一。

我是可以很独立的,也可以在大雨天没有伞的情况下自己回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心没肺” 快乐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