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我见

农历十月初一,祭祀先人的节日。

马未都说,心里有过不去的坎的时候,去墓地里走一走。看一看中年人甚至年轻人的逝去,会释怀生命的艰辛。

前去祭祀祖父祖母,一并本着感悟一把人生的心态,随同父亲一同前往。

路上有些忐忑,会不会看见一块块墓碑上标刻的中年人的逝去,更加催促着我快快前行。假如和主持人李咏那般,只有50岁的寿命,那我岂不是已经过完人生的一半?有些浑浑噩噩,不知所谓。前半生读书读书,到头来也没有个重大结果,就好像被标记了要怎样怎样,所以才按部就班的走,没有停,却也错过了一些风景。那剩下的后半生,我要做些什么?二十多年,能够找到吾之所爱,看看世界,大概现在只有这些想法了吧。找到吾之所爱有些难,不求三年五年,有生之年找到就好。路上想法七零八碎,多有悲观和彷徨。大概和近日状态有着必然联系。

一路的想法,在走进山上墓地那一刻,瞬间化为乌有。祖父祖母的墓合葬在半山腰的位置,往上走抬头第一眼看见的,便是“爱子之墓,生于1996年X月X日,卒于2003年X月X日”,说来也巧,其他逝者安家之所一排排罗列,我独独看到了树立在位置并不显眼的它。比我还小,只有7岁吧,猜测不到是因为病痛,还是因为意外而归。旁边的都是年龄足矣做其爷爷奶奶的老人墓碑,同样,没有逝去原因。再往上走便到了祖父母的合葬碑前,分别卒于二零一零年和二零一一年。回想当年正是初三高一时候的我,二老的逝去和现在事件之间,仿佛没有任何间隙,细想却也能回忆出其他年代填充物。当然包括了见到的人事物,来来往往,重逢与离别。

下山的时候叫住父亲让他等我片刻,我又走到另一片墓地,本想着找一找年轻人的碑文,感受一下活着的美好,以便激励自己继续前行,不要畏惧。然竟走到军人烈士的片区,红色大理石,有的贴着军人夫妇的合照,以及雕刻的党徽。除此之外,与其他并无不同。不禁有些感慨,一辈子,经历或多或少,死后同是一方净土,别无其他,就算有碑文,也写不下一平方米吧。顶多,历代伟人,被人书写篇章。后被父亲叫走,“看这些干嘛”我答:“感悟人生”,遭来父亲一记白眼。

烧纸结束打算离开时,无意间听见一名妇人口中所念,更是有些忍俊。“你生前来不及转转,现在远走高飞吧,出国也好,外地也罢,总之别再回石家庄。你的儿女都替你打理的很好,不要回来打扰到他们……”后来我转身离开也便没有再听见其他。但根据只言片语,有点想知道此人生前是犯过如何不可饶恕的罪孽,死后还不允许回来探望?虽然无神论已被大家认可,可是寻常人家总是希望逝去亲人为自己拖个梦,以解相思之感。难不成是一位杀人犯?不得而知了。

洋洋洒洒写了这些,距离上次长篇写作还是上个月的6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题。要说主题,大概就是自己的所见所感,别无其他。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陵园,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