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认真重听《得意忘形》播客,同时将所得整理为笔记,这个过程和在路上听播客的感觉完全不同,思路更清晰,收获更深刻。
《得意忘形》第一期播客也在年初录制,距离现竟也三年了,其实无论过去多久,讨论的这些问题依然有价值,毕竟「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嘛。第一期张老师和简里里,何峰聊了关于「新年计划」的种种问题,好多问题也发生在我身上,所幸可以在这档播客中能找到解决方案。
扎克伯格的新年挑战为什么总能完成?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向世人公布他的新年挑战,从2009年到2018年,未曾失败。
2009,每天系领带上班。
2010,挑战学习汉语。
2011,挑战只吃素食或自己亲手宰杀的动物的肉。
2012,挑战每天写代码。
2013,挑战每天认识一个公司以外的人。
2014,挑战每天写一个感谢信笺。
2015,挑战每月读两本新书。
2016,挑战自己开发一款私人人工智能助手;一年跑步365英里。
2017,挑战一年拜访美国50个州。
2018,挑战修复Facebook。
扎克伯格所公布的flag从未倒过,为什么他的计划总能完成?
简里里(简单心理app创始人)给出的心理学解释是:扎克伯格的个性特征和「阿斯伯格综合征」非常吻合。《生活大爆炸》的Sheldon就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也就是没有明显语言和智力障碍的自闭症。这样的人通常表现为:智商高、逻辑性强、行为模式刻板、兴趣局限、在社交上的障碍体现在他们读不懂他人的情绪。据统计,有一半的程序员都有此倾向……
对于情绪处于关闭状态的这类人来说,可以逻辑干净地直达目的。
对于正常人来说,情绪无法被关闭,我们可以做的是提升感知力,觉察情绪,看到情绪,再目送情绪离开。这样能够减少情绪对做事的干扰。比如发现自己「生气」的时候,可以在心里对「生气」这个情绪说:嗨,我看到你了,再见。
所以,扎克伯格和Sheldon给我们的启示是:减少多余情绪的干扰,尽可能逻辑干净地做事,从而达成目的;那些不造成干扰的情绪,尽情享受就好,毕竟拥有情绪是一件很有生机的事。
公布你的计划是否有利于达成?
扎克伯格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全世界,那么你要不要把自己的计划也用社交媒体等形式公布出来呢?
支持公布的人说这样可以有利于监督,也就是在做不到「自律」的时候可以「他律」;
不支持公布的人说,公布之后,有一种计划已达成的满足感,就像拆了书的塑封就等于读过的感觉一样,因而不支持。
要不要公布,没有定论,只有亲身试试看哪种对自己有效喽。
不要想着憋个大招
每到周五、假期、新年,都有一个雄心勃勃的时刻,想着假期有很多属于自己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于是列一个大目标,颇有大干一番的架势。结果往往是不断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降低计划难度,或者干脆放弃了。再到下一个类似的时刻,重新雄心勃勃,从此往复……陷入自责。
要怎样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不要定目标,而是去定和目标相关的routine.
具体来说就是:
把每天跑步3k,改为:穿上跑鞋去溜达30分钟
把今年写本书,改为:每天在书桌前写30分钟
……
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减少自我评判。如果目标是每天跑步3k,达成了就是成功,没有达成就是失败,一旦失败,尤其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会有极大的挫败感,失败次数多了之后,这个项目很容易被放弃,也会产生「我很失败」的自我评判,这会极大降低自我价值感。如果是穿上跑鞋溜达30分钟,这个动作启动快,心理压力小,哪怕没有完成3k这样的强度,也能够推进「减肥」这个大目标的进程。
在计划达成时,如何减少意志力的参与?
1.把量化的目标修改为具体的routine。
2.创造减少意志力的参与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且潜移默化,因此不要忽视环境,也不要妄想「出淤泥不染」。
3.通过高密度的行动,培养一个核心习惯,这个习惯能够提升自身能量,引起生活中良性的连锁反应。比如瑜伽,跑步等。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什么还要做计划?
对于类似做公司,出国等模糊、复杂、难以预测的计划,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Plans are of little importance, but planning is essential.
关键在于planning这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它至少能够确定第一步做什么,从第一步的结果中确定下一步的方向。即「第一个产品的原型是让你行动起来,收集第一波反馈。」同时根据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planning的过程会激活与之相关的记忆、经验、想法,在做事时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总结一下,在我们做计划和达成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
1.减少多余情绪的干扰;
2.把目标改为容易操作的流程;
3.创造减少意志力的参与的环境;
4.培养核心习惯,让生活进入良性循环;
5.计划达成不了时,不要产生自我评判,放自己一马。
最后,祝愿我们的计划都能轻松实现,也祝愿我们能够遇见计划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