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之一(思想篇):
数学的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想,而做题只是其表现形式,不能本末倒置。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学习数学概念时,要弄清其来龙去脉,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不是对过程一笔带过仅仅去记忆结论!这样的教学是急功近利,是浮躁的!
所以一节好的数学课要看老师带领学生思维活动了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个题目。当然解题教学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对数学概念深化巩固。
大部分老师的教学都是解题教学,不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是表面现象,抓不住本质。今年的高考数学题就反映了这一点,考试结束之后网上对数学试卷骂声一片,都说出题太难了。其实不是,只是改变了考察的方向,由考知识变成了考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员说:一味的通过刷题得高分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大量刷题让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题目稍做改变,他们就觉得完全不会了。对初中学生这种现象更明显。
不是老师都忽略了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有时候也是学生自己不注重思维能力训练。不积极主动去想,就等着老师讲。这就更需要老师的引导了,这种过度的依赖于老师的讲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老师给惯下的毛病。
学生的能力,考试的成绩,永远不是只靠老师讲会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感想之二(观念篇):
河南省2019年数学中招试题普遍反映难度不大,和近五年命题没有大的出入,但是学生成绩如何呢?
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1)16题是最简单的,一个班有多少人得0分呢?
(2)你认为八个解答题哪个题得0分的人多?
(3)八个解答题哪几道题最容易得分?答案是:23题得零分最多,其次是16题,22题排名较后。
我做了统计,结果触目惊心。
最容易得分的题反而零分率最高!这说明了什么?还是说明学生计算的能力不过关。运算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能力。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呢?
可能你会说:是学生不重视。这个认识有点片面,应该是我们老师也不重视吧?
有的老师和我说:今天这节课我从头讲到尾,我觉得我讲的很精彩,学生也听的专心致志,可为什么一做题就错呢?学生一下也没动手,咋提高计算能力??
我就问这个老师:就是呀,你这样累不?但有你觉得很有成就感啊[呲牙]!殊不知,老师在自己熟练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可是学生呢?我们是经历多少遍了,才有此高水平,可是学生呢?第一遍呀?我们的第一遍啥情况?我们当老师的容易站在自己的高度去看待学生,其实大多数学生比我们低的不止一点点。你口干舌燥讲了一节课,学生一下也没动手,如何提高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升出来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高中的解析几何题目就是这样,谁都会,但就是运算不到底。
怎么提高运算能力呢?也可能有的老师说:以后每节课前做五道小题,错一罚五怎么样?
请问:罚?罚什么?罚做题?这不就告诉学生:做题是坏事,是用来惩罚的东西吗?
可能你又会说:我注重过程了,就进行的慢了,就跟不上教学进度,该考试了,我刚刚讲到进度,怎么能考好?我讲完了,学生如果还不会,至少不怨老师吧?
我承认这是矛盾体。
也有老师平时教学中用课件,觉得会很省时间,还加大练习量。
请问:用什么课件?省的是哪些时间?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举个例子,你们给学生讲轨迹问题吗?
我见到一个老师,将轨迹问题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初中的学生知道啥是轨迹吗?知道轨迹是怎样形成的吗?对轨迹有直观感受吗?
轨迹的概念我们老师有,学生却没有,我们直接把自己的结论性的东西强加给了学生,效果会怎样?可想而知。
轨迹是由一个点,两个点,多个点……无数点……所有点形成的,这个过程给学生展示了,学生就有印象了。
由离散到连续,由特殊到一般,揭示其本质规律,即学习了知识与内容,又提高了方法与能力,更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呲牙]。
只有在课堂上我们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的感受过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