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之“名” ——参与十一学校培训有感

                                                                  名校之“名”

                                                                              ——参与十一学校培训有感

       非常幸运能够参与到北京十一学校的寒假封闭式校本培训,感受很多,略作记录其一。

       名校之“名”首在有名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十一学校名人辈出,目前校长李希贵更是全国敬仰吧。当然,这里的老师、学生也是名声在外。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名校之“名”也在有资格。如果,大家到十一学校参观他们的校史馆就可以知道它是一所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在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的。所以,任何一个人也不会、甚至不敢轻视于它吧。

       事实上,我更关注两点。其一,名校之“名”还在有精神。这个说的有些含糊、玄乎。其实本来,关于精神就很难说清楚吧。名校之“名”一定有它的底蕴、积淀,特别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学校精神更是支撑它一直延续辉煌的内在灵魂。举一个例子。3天的封闭式培训,严格的时间观念、精确的目标定位、一丝不苟的研讨、研磨、研究等等,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没有人刻意地施加命令、要求,所有的培训都是那么浑然天成、自然而然的发生着、生长着。有的老师甚至是被学校的保安“清理”走的。自己也在琢磨,什么原因使然?学校所在的环境?盛名之下的压力?师生中高考的竞争压力?……都不够,都不全,都有点,又都肤浅了恐怕。唯有内在的精神动力能够促使大家“不待扬鞭自奋蹄”,外在的都是被动的、被迫的——那自然是疙疙瘩瘩、自怨自艾、“民怨沸腾”“相当难受”的。

       再有一个例子,关于大家学习、培训等等资源的分享,我想也应该是一种精神吧。这样的分享是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更是团队精神的涵养。我还发现一个小细节,就是楼层中的绿植下边居然有学习资料的“装扮”,并写有“请大家只能拿一份呦”的温馨提示。由此,我也联想到曾经学习过的一个“名校”,对于学习资料“敝帚自珍”,绝不示于人,更不要说分享。事实上,大家都有这样的明悟:同一份资料不等于教育效果等同,取决于很多因素。即使上课的课件都是一样的,一堂课的课堂效果就是一样的吗?当然,我们要注意版权。但我想我们更应深刻理解版权的实质——对于他人劳动成果的认可(我认为),而不是束之高阁。

       其二就是名校之“名”还在于责任和担当。抛开自身发展不论,自己有名,带动辐射周边,特别是薄弱校改变、改善原来的境况更能体现出名校的价值和意义。否则,我想着也只能是一人一地一域之“名”,算不上真“名”,更谈不上教育均衡“名”下的“名”教育。当然,这可能也是出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一厢情愿、一己之私或者是对于他人的“苛求”。不管怎样,能有带动发展其他校的做法,并且付出行动的,有“真付出”怎会无“真结果”,我想这也是名校之“名”。

       短短3天,要想的、要写的、要做的好像特别多。只写这一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校之“名” ——参与十一学校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