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籝”(yíng),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jǔ),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zèng),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bì)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又以榖(gǔ)木枝三“桠”。者制之,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duì),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quān)。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檐”(chān),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bì),一曰籝子,一曰“蒡莨”(bàng—làng),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士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qǐ),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朴,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jiè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山峡川纫榖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旧作钗钏(chuàn)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chuàn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米煻煨火,“令煴煴(yūn)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
释义:
籝,也叫篮、笼或筥。用竹子编织而成,容积通常为五升,也有一斗、二斗或三斗的,是茶农采茶时背在肩上。(赢,《汉书》音“盈”,所谓:“留给儿孙满箱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有用的经书”。颜师古说:“篱,是一种竹制的容器,能容纳四升的东西。”)
灶,生火用的灶不要使用带烟囱的。
釜,用锅口有唇边的。
甑,用木制或陶土制成的。在形似筐状的甑腰涂上泥,甑里面有蒸箄,并用细竹片系牢。蒸茶时,把茶叶放到蒸箅里;蒸熟后,就把茶叶从蒸箅里倒出来。锅中的水干了,可以往甑中加水。(甑不用带捆,要用泥封)同时用三权形箄的穀木翻拌、摊凉蒸好的芽叶,以防止茶汁的流失。
杵臼:又叫碓,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或棬。通常用铁打制而成,呈圆形、方形、或各种其他花样形状。
承:又叫台或砧。用石料制成,如果是用槐木、桑木做成的,就要将槐木或桑木埋进土中,露出半截,使其牢固而不易晃动。
檐,又叫衣。通常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等制成。将檐放在承上,再将规放在檐上,即可用来压制茶饼了。茶饼压好后取出来,继续压制下一块茶饼。
芘莉,又叫篱子或蒡莨。用两根各长三尺的竹竿制成,用竹篾编成身长二尺五寸,柄长五寸,中间有方眼、宽二尺的土筛,像种菜人用的筛箩,用来铺放茶饼。
棨,又叫做锥刀。手柄用坚硬的木材制成,是用来给茶饼穿洞眼的。
朴,又叫鞭。用竹子编成。用它把茶穿起来以方便搬运。
焙,在地面上挖岀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坑,坑周围砌上两尺高的矮墙,涂上泥。
贯,用竹子削制而成。有二尺五寸长,用它将茶穿起焙烤。
棚,又叫栈。把做好的木架子建在焙上,分上下两层,中间间隔一尺左右,用来烘茶。茶叶拌干时,放在下层;茶烘得全干时,就把它放在上层。
穿,江东、淮南地区用竹篾编成,巴山峡川一带的人用树皮做成。江东把穿成一斤的茶叶称为“上穿〞,穿成半斤的称为“中穿”;穿成四两或五两的称为“下穿”。峡中地区则称穿成一百二十斤的为“上穿”。穿成八十斤的为“中穿”,穿成五十斤的为“小穿”。“穿”字,以前写成钗钏的“钏”字,或者写成贯串的“串”字。现在改变了,如“磨、扇、弹、钻、缝”这五个字,以平声字书写,读起来用去声表达意义,此处把它叫做“穿”。
育,用木材做出框架,用竹篾编织后,再用纸裱糊,中间有隔层,上面有盖,下面有底,侧面开有小门,虚掩一扇。在中间放置一个器皿,架上炉子,点上小火以保持温热,江南梅雨季节时就要烧起明火防潮了(育,因有藏养作用而得名)。
读后感
论语里有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千多年前,陆羽先生对于茶的采摘、制造、贮藏茶叶工具的形状、质地、尺寸、用法功能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一方面让我看到唐代对茶叶的需求以及饼茶生产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另一方面也让我好奇:是什么推动了唐代茶业和采制工具的发展?
有人说,是唐王朝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使茶业成为当时农业、手工业中的新兴产业。
都说国盛茶兴,是有道理的。
唐代贞观之治,政治环境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于饮茶的需求增加,茶叶贸易因此发展,并成为当时经济的重要支柱。贞元九年,唐政府正式立法,把“茶税”作为独立税种进行征收,并在产茶地的州县以及重要的交通要道设置“榷茶场”,派遣主管官吏进行管理,按照茶叶的质量等级征收茶税。有记载,“茶税”税收约占政府收入的百分之三点九二。
劳动资源也在此时充足起来。茶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约占50%,无论是采茶、制茶在古代都基本依靠手工完成。唐之前,南方落后,北方连年战乱,百姓纷纷举家南迁,使南方地区由原来地广人稀逐渐演变成劳动力集中,促进了茶叶产量和茶业经济发展。茶的种植、生产,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
众所周知,茶马古道也在唐代开始出现,这条连接了四川、云南、青藏直至印度、西亚、西非的道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商品的流通之路,更是一条人文精神的传播之路,它打开了茶叶的海外市场,同时也带来了国外商品,推动了沿途经济交流与商品繁荣。
所以,有人说茶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或许并不夸张。而唐代茶业的兴盛还带动了包括茶具在内的陶瓷业兴起。在这之前,茶具、酒具、食具不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釉陶的发展才有了专用茶具,但专用与共用仍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唐朝基本确立。
纵观历史,唐代茶具发展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有记载,王公之门的正式茶宴中,多达24件茶器。这篇“茶之具”中,陆羽先生列举的采制工具就有19件,包括采茶工具、蒸茶工具、成型工具、干燥工具、计算和封藏工具,十分详尽,有的至今仍能看到。王公贵族、士大夫和文人助推功不可没。
茶具进入近代,已是五彩缤纷,多种多样。尤其是冲泡工具,六大茶类上千个品种,不同的茶,要求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不同的适用茶具。56个民族,对茶的要求,茶具的喜爱,也都有所不同,因此茶具从最初的土陶、陶瓷茶具,已发展到紫砂、玻璃、金属、漆器、石玉、竹木茶具等。而采制工具,经历最远古时期简单的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近现代工业文明,以及当下信息文明,如今茶叶的耕、采、制所使用的工具,面目一新,大部分实现了机械、自动化。手工采制,反而成了一种奢侈。
读完此篇,我深感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下,工具的升级迭代能提高茶业规模和茶叶产量。但国家兴盛与扶持,才能真正带动茶产业的发展。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茶之具”篇中十分看重工具与茶品质的关系。他分析:“唐代的采制工具多是就地取材,制作简便,并基本符合科学原理,在设计上照顾到了饼茶的品质要求。”这种务实的研究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当陆羽先生在这篇文里写到:“茶人负以采茶”,首次提出茶人概念,认为参与茶叶采制到饮用流程的人,才能称为茶人时。吴觉农先生十分认同,他因此专门描述茶人的风格,最后一句是:“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风格”,这与当代的茶人概念很不同。
如今,采植、制作、贸易、销售环节的从业者都是茶人,在这种社会细分工下,市场百花齐放,又似乎难以突围。读完《茶经》,我开始觉察自己:如果越来越多茶从业者缺乏系统认知,这对茶业的发展是好还是坏?可能消费者与时间会说话吧。但不管怎样,吴老先生和古代茶人身上的务实品质,是值得我学习和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