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浪鱼、美食和厦大



郑振秀

我的母校厦门大学已悄然步入百年华诞,她静静地坐落在东海之滨,背靠南普陀山,面朝大海,一年四季风和日丽,空气清爽,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被誉为最美校园,无愧于海上花园学府,中国南方之强。当你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林荫道、光鲜靓丽的芙蓉湖、浪漫静谧的情人谷和宏伟壮观的上弦场。

2008年新年伊始,母校举办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活动,也是我们77、78级同学返校相聚之时。沧海浮尘,芸芸众生,几十个春秋转瞬间已经飘忽远去,同学们从世界各地赶来,又一次融入了母校情、同学缘的氛围之中。岁月如斯,时光如故,这场人世相逢,一股亲切和怀念油然而生,它历经了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1978年初,我从古朴而偏远的山区第一次来到这个梦中的城市,那时国家百废待兴,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四年的校园生活,却也与食堂结下了肤肌之亲。今天我走过了五湖四海,每当口中塞着异国他乡的美食时,更让我这个远足的游子挂念起学校食堂的味道,因为母校的养分已深深地植入我的每一个细胞而不能自拔。

今天的校园与七十年代末不能同日而语,食堂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歺厅,什么勤业、芙蓉、东苑、南光、凌云、海韵和逸夫楼歺厅等等,美轮美奂,饭菜却是那个年代很少见的家常便饭,什么沙茶面、煎鸡排、猪排、秋刀鱼、海蛎煎、炒米粉、八宝芋泥和各种小吃,每一品种都是相见恨晚,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美食风味。

纪念大会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校方安排我们在勤业歺厅吃饭,在自助餐开始的一刹那,我迅速加入其中抢了两条亮呈呈油光光的巴浪鱼,接着便不管不顾地大快朵颐起来,先是香,后是鲜,伴随着一股久违的味道充盈口腔内,滋味深长,这是我们在那个年代追求美味的佐证,更是厦大学生食堂不露声色的风味宝藏。

前世今生,我们的人生是由不可忘却的昨天、珍贵短暂的今天和难以预测的明天组成。昨天是一段久远的历史,学生食堂是一个永远有故事的地方,久而久之,有的封尘已久,有的模糊不清,有的记忆犹新。在大千世界里,我们庆幸还有一个记忆的密码,这个密码便是人类舌尖上的味觉,正是我对巴浪鱼无尽的思念。

新鲜香煎的巴浪鱼,它从味觉上唤醒我们往昔的时光。虽然我记不住学生食堂的菜名,但一毛钱一条的巴浪鱼却念念不忘,它无需选料精细和制作考究,天生的就是皮薄均匀,色泽晶亮,滑润清香,原汁原味,蘸豆瓣酱吃,咸鲜宜人,魂牵梦萦的美味让人咀嚼起来是那样的特别有劲,尽管在常人眼里它太普通不过了。

作为传统鱼类巴浪鱼挺适合我们那个粗鄙的时代。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闽南地区形成的一些独特习惯及烹饪手法,香煎巴浪鱼算得上校园美食的杰出典范。美食的感受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对其态度,有时一些貌不惊人的普通食物也能吃出雅致美妙的感觉,就如同异常高档的食物也能尝到朴实体贴的味道一般。

在人头涌动的歺厅里,面对巴浪鱼,此时此刻我和同学们很难做到食麦如归的从容优雅了,我的举动让坐在一旁的同窗朱之文王建国脸上露出了惊愕表情。曾几何时,当我们对吃什么这一人生重要的问题一筹莫展时,在选择档口,我们的口味就是这样百折不饶,含情脉脉,有时像岩石一样顽固,有时像流水一般豁达。

有人说美食是物质的,也有人说美食是精神的,我们作个不那么恰如其分的比喻,如果人生是饭,饭则是花之香,如果人生是菜,菜则是水之韵。三天三夜,我们趋之若鹜,倘佯在校园美食的海洋中,毫无违和感,在享受了美食的同时,更多地惊叹厦大人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信手拈来,玩转自如的烹饪手艺技巧。

同学们的味觉无时不在,吃的角度泛善可陈,吃出来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我们从眼睛到味蕾都在享受着美食乐趣,令人垂涎欲滴。妙粉的温暖,甜品的醇香,肉汤的热烈,鱼片的鲜美,汇集了从陆地到海洋的各路闽南美食,比较起粗犷豪爽的东北风味、异域风情的西北大餐和精致淡雅的苏杭美食,却也毫不逊色。

人类追求五味对味蕾的刺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种刺激种类繁多,有时是胡椒面有时是清淡白开水有时是红酒等花样呈新,有好奇的目光,更有重复的选择,各种美食展现的是一种叫厨艺的名词,而在包罗万象的厦大美食天地里,食物得以复制,也被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所谓胃觉的畅快和美好回忆正是如此这般。

学校食堂在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没有与厨艺厮混一起,那时候的简单饭菜谈不上美食,只是一种饥肠辘辘时的沉默侍从。美食对于我们今天而言可以是一种心境,也可以是一种外部视觉,更是一种内在感受,今天的美食新时尚对于从饭桶之辈走过的我们,更多是味蕾的发现和畅饮的豪放,有时候也表现出莫名的惊诧。

当我们快要告别校园同学和老师时,这时候的重中之戏就是回程宴了,我们正从一个不讲究的时代走向一个精致的时代,如同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也是同学们人生旅途中的一道特殊大歺,当我们走近喜洋洋香喷喷的逸夫楼歺厅的圆桌时,也许一些传统的东西不经意地消失了,那久远的味道也随之淡去。

垂涎欲滴的海鲜火锅宴开始了,我的筷子在锅里打捞各种小确幸,有时偶遇的是小海虾,有时邂逅的是大扇贝,鲜美的澎湃香气在齿间爆开,而此时此刻却无处寻觅巴浪鱼的踪影,留校的陈教授告诉我,巴浪鱼尽管风情万种,名声远扬,但在这个物质极其丰富的年代却难登大雅之堂,我在美味当前,只能哑口无言了。

同学们围桌而坐,在一口菜一口汤的循序渐进中共同下箸,觥筹交错,其乐融融的氛围油然而生。从1978年到2008年,三十载岁月匆匆而过,不管物质短缺还是丰盛,谁又能抵挡满足肠胃口舌的无限欲求呢。一轮明月挂在夜空,树影婆娑,大家举杯畅饮,匝匝的浓郁香气从口腔到鼻腔,直钻进牙缝里,立马淳香四溢。

我要对舌尖中国的编导说,那些富丽堂皇的大饭店以及戴着高帽的大厨们所烹调出的美食华而不实,有时候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还要告诉舌尖中国的编导,在厦大那些朴实无华的师傅们炒出的每一道家常菜那才叫美味佳肴,实至名归,因此我要说美食不是大都巿里高档华丽的追逐,而是铅华洗尽后质朴的价值认可。

返校相聚成了一场舌尖上的盛大狂欢,而美食成为时间停驻的印证。岁月如酒,越陈越香,千里迢迢只为你而来,同学们倾巢出动,一饱口福,沉醉其中,快意江湖,无忧无虑,少一些仪式,多一些自在,少一些精致,多一些随性,美味占满了口腔,香气在舌尖里打转,不再笑谈世界风云,口中只有念念不忘的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浪鱼、美食和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