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角度,你会看到更多

小瑜(10 岁,五年级)

小瑜是一个细心认真、观察力很敏锐的孩子。课余时间她喜欢画画、做手工、下围棋。她的问题是,在她看来,明明是同学对她做了错事,为什么反而对方感到很委屈呢?

小瑜:兰海好。

兰海:哈喽,小瑜,你约了我的时间,对不对?一般来说,来约我时间的小朋友,都会有很多问题想要问我,或者说有很多烦恼想让我帮助解决,你有吗?

小瑜:有。

兰海:什么烦恼?

小瑜:比如说,我书包里的水杯,因为是给儿童用的,所以特别容易打开。有些人经常在我座位那里玩游戏,他们高兴的时候就会跺脚,我的书包就会被震掉,水杯的盖子就会打开。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我的水杯真的被打开了,淋了我一裤子。然后放学后我就去找其中一个在我位子上玩的同学,

我问他:“你是不是在我的位子上玩过游戏?”

他说:“我玩过。

”我就说:“那你以后能不能注意一点,不要把我的书包震掉?”他说:“我没有震掉,又不是我震掉的。”我就告诉他:“如果你不能保证的话,就不要在我的位子上玩了。”不知道为什么,他哭了。我觉得事情不太对劲,就去找我的班主任。我跟老师说,请他第二天的时候告诉同学们注意点儿我的位子。没想到,第二天老师找了他们,直接让他们道歉。

兰海:就是你认为,他们虽然给你道歉了,但是并没有解决问题。

小瑜:对。

兰海:其实你的需求是,他们不要再把你的位置弄脏,对吧?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个,就算不道歉也是可以的。但老师只是让他们道歉了,并没有让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善。这是你的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是吗?这算是第一个烦恼。第二个是什么?

小瑜:以前经历过,就是说谎话,然后别人把你拆穿的那种感受很不好。我想知道,说谎和说实话,哪个会更舒服?

兰海:这个问题,到底是坦诚好还是说谎好,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答出来。为什么会面临这样一个困惑?

小瑜:因为我以前撒过一个谎。我在我姥爷的手机里下过一款游戏,然后不小心花了 10 块钱。我看到我姥爷手机上发过来的短信,我也不太懂,就把那条信息删掉了,然后那款游戏我没有删,还在继续玩。有一天我姥爷那个电话打不出去了,然后我妈一查,就来问我:“你是不是玩过游戏?”我就说我没玩过。

兰海:你当时害怕什么?

小瑜:我害怕她说我呀。

兰海:你害怕她说你,她说你之后会怎么样?

小瑜:她说我之后,就不许我看电视了。

兰海:我大概能明白你的这些烦恼来自什么地方了。小瑜你今年 10 岁了,我发现在你所有的问题当中,你开始慢慢地思考对还是错、黑还是白的问题。你想要有明确的判断。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你把那个男同学说哭了,其实在你心里,是不是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哭的呀?我给你说了你改正就好了,你也没有谴责他的意思。对你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别人来说却很难,反映出来的那个状态让你觉得难以理解。其实你是一个思考能力很强的孩子。有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做法,而是想知道背后的为什么。我给你准备了两样东西。从你的那个角度,你看到的是什么?

小瑜:一块粉色的板。

兰海:在粉色板子后面,你还能看到什么?

小瑜:一块蓝色的板。

兰海:现在能看到吗?现在以你的视力范围是看不到的,你只是知道后面有一个蓝色,但你看不到。如果你站起来呢,你能看得见吗?

小瑜:可以。

兰海:你能看得见了,那你再往右边走一点,你能看得见吗?

小瑜:能。

兰海:那你站到这边来,你能看得见吗?

小瑜:能。

兰海:好,但是你坐在这儿的时候,就看不见了。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你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吗?

小瑜:也许从不同的角度想可能会好一些。

兰海:想什么会好一些?

小瑜:站在另一个人的角度,去想他内心里的困惑。 

兰海:这是你从这样一个小实验里找到的思路,对不对?你站在这里的时候,想的是那个小朋友把你的书包弄脏了,你看到的只是这个。你并不知道那个男生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他并不知道自己在那里玩游戏会把你的书包弄脏。那你觉得他的心情会怎么样?

小瑜:他可能会觉得很奇怪。

兰海:还会觉得什么?

小瑜:可能还会觉得我诬陷他吧。

兰海:所以,这个小朋友会觉得很委屈,对不对?那兰海让你站在不同角度的目的是什么?

小瑜:要换位思考一下。

兰海:让你换位思考一下,还有什么价值?让你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然后,你的世界会慢慢越来越大。你知道长大意味着什么吗?长大就意味着你们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能够体会更多的情感。所以我在后面写了两个字,你能看到是什么吗?

小瑜:成长。

兰海:你坐在那儿,现在能看到吗?来,小瑜,你找一个位置,你觉得你能看到后面这个板子上的字吗?你要站在这儿才能看得见,而且这个字是斜的,对不对?你如果要看正的,你的身体需要怎样调整?你会发现,其实长大可能就是你要换不同角度不同姿势,才能把所有事情看清楚。有些时候这些东西,它是死的不能动,但是能够活动的是谁?

小瑜:自己。

兰海:我们自己能够活动,能够调整不同的角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更多。我们解决了你的第一个问题,对不对?当你觉得有些问题想不明白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换个角度去体会一下别人的感受。想象一下那个小男孩儿,他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有这样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只有看到发生了什么,才能真正有所改变。就像他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在你桌子旁玩了一会儿,就带来这么不好的后果。所以你可能得告诉他,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后果,他可能看完以后就会明白,原来真的因为他水壶盖被打开了。等到上学的时候,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你刚才说撒谎还是真诚,这要看对谁好,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其实你问了一个真的是很多大人都没有办法准确回答的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知道一个老人,他患了重病,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告诉他真相,可能他一下子精神就垮了,反而会不好。这个时候你是选择告诉他还是不告诉他呢?不告诉他。那这件事不就是撒谎了?但是对于这个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那我再告诉你,有一个小朋友做错事儿了,但是他的妈妈可能为了安慰他说“你没有做错”,那你觉得妈妈没有告诉他实话,这个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小瑜:不好的。

兰海:所以我们去判断撒谎好还是坦诚好,不是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而是以怎样对对方有价值为标准。那你能够总结一下吗,到底撒谎好还是真实好?

小瑜:这个在一定的情景下,才能判断撒谎好还是诚实好。

兰海:那判断的标准有可能是什么呢?

小瑜:就像您刚才说的,那个小男孩犯错了,他妈妈却告诉他你没有错,这个情况下,就是事情的本质是他犯错了,而不是他妈妈告诉他“你做对了”。如果放在老人那个事情上,老人他本来就病重了,如果别人告诉他“你无药可救了”,他可能一下子精神就垮了,就像您刚才说的一样,这个就是撒谎好的一面。

兰海:特别好。所以其实你今天问的两个问题,总结起来是一个,在世界上有好多事情是没有绝对的对和错的,我们需要首先让自己学会从更多的角度,看到更多的问题。随着你年龄的长大,你会发现更多的不同,明白了吗?好啦,现在你可以向我提一个问题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小瑜:上次在艺术节上,我画了一幅画,是一个房子,上面是一个上濒的 兰海说成长Logo。这幅画的大概意思是,我认为上濒是一个房子。我想问问你,你觉得上濒是房子吗?

兰海:我觉得上濒可以是所有的事物。上濒可以成为你们的房子,让所有进入上濒的人都觉得安全,不管是你们,还是你们的爸爸妈妈,因为只有获得安全以后,你们才能在上濒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上濒首先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但是我也希望上濒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地方,它不像房子那样有边界、有天花板。我希望你们能够在上濒创造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所以它对我来说既是房子,又不是房子,是一个可以成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地方。满意吗,我的答案?特别满意还是一般满意?

小瑜:特别满意。

兰海:好啦,你对我的回答满意后,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了。一会儿我会给你一张纸,请在上面写一句给我的话,或者你想告诉我什么都可以写在上面——祝福也好,建议也好,你今天的收获也可以。把它完成后,放到后面的架子上,我就能看见了。

小瑜:再见。

兰海:很高兴今天和你谈话,让我也学到了很多,知道了一个 10 岁的小姑娘已经在思考很多成年人这一辈子可能都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感谢。

 兰海如是说

小瑜是一个特别可爱、特别认真的孩子。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丝不苟的个性。她对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划和规则。她特别容易把事物分成两个绝对的方向:黑或白。所以她也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她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会用自己的这个标准去要求他人。其实这样一种方式,让她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所以有时候,她也会陷入苦恼之中:为什么别人会这样?为什么别人和她会有一些差别呢?其实小瑜的这种苦恼,也让我们看到这种类型的孩子经常会焦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别人做不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所以在和她谈话的过程当中,我用了一个道具,让她能够去体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思考。小瑜慢慢开始理解,原来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想法是不一样的。我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方案,帮助她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多样化,从多个角度去考虑。我也不由得去想,这种类型的孩子,家庭对于他们的要求往往是严苛的,只有对错,没有适度的拓展性思维训练。所以对小瑜这样的孩子,我建议多参加一些活动,帮助孩子拓展思维。而小瑜的爸爸妈妈,也应该更多地去思考怎样帮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严肃认真的孩子,如果在思想上没有一个宽度的拓展,往往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中。我想,这也是对爸爸妈妈的一个挑战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整角度,你会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