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认知天性》

2013年,在人民大学听过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的讲课,拆书帮注重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赵老师说,一本书,不必读完全书,更不必担心记不住,能用上一点就值回百倍身价。读完《认知天性》这本书,很适合用拆书帮的方法来谈一谈心得体会。

《认知天性》是由11位世界前沿认知心理学家,花费10年的科研心血,写的一套关于“复杂时代”学习方法的书籍,读者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总能吸收一些可取之处。

拆书帮提倡的“便签读书法”,分三部分:

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3.以后我怎么应用。

《认知天性》这本书可以拆出以下几个吸收点。

                考试是有效的记忆策略之一

读完这本书,get到的第一个点就是:考试,能够强化记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拆解知识点

1.重述知识:与反复阅读相比,考试能让我们知道,哪些是自己会的,哪些是不会的,以及通过考试中提出问题,让我们明白知识的“重点”在哪里,更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另外,考试本身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回忆和巩固,有效中止遗忘。

2.描述经验:记得高三那一年,就是考试、梳理自己的不足、复习、考试…不断重复的过程,通过考试迅速提炼知识重点,比如一道历史题:八七会议,是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考试让我们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实际上是帮我们多问了几个为什么。

3.如何应用:工作后,通过考试获得学习与记忆的机会越来越少,除了可以自己给自己出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来巩固知识,此外,考试本身就是一种检索练习,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罗列知识点等间隔练习来增强记忆。

                    克服对失败的恐惧

这一条,对于很多人都很实用。我们从小被教导的和教导孩子的都是避免失败,失败可耻,而唯独少了对于失败后如何处理,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和解。不能化解因失败带来的焦虑,也是现在青少年抗压能力差、轻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拆解知识点

1.重述知识:很多人想尽办法避免出错,厌恶失败,没有合理的处理错误,导致不能及时弥补失败带来的后果,或者没有总结经验而一错再错。

2.描述经验:母亲作文很好,高考时,出了两个作文题目,她却因为失误,没划掉一个,错失了整整60分,与大学失之交臂,之后,很多人劝她,说以她的能力,再考一年,绝对能考上大学,她却拒绝了。长大后,我问她为什么没有继续考一年,她说,怕考不上丢人 ,如果考上了,命运会大不同吧,母亲过于在乎失败带给她的耻辱,而未能在情绪上战胜自己。

3.如何应用:意识到失败是做事情中一个正常的环节,有成功就有失败,减小内心对失败的耻辱感,总结经验,尽量避免同样的失败重复发生。

                      没头脑和爱自省

拆解知识点

1.重述知识:人具有两套分析机制,机制1(没头脑)是无意识的、直觉式的,机制2(爱自省)是有意识的分析和推理的过程,我们在做事或者说话时,“机制1”常常占据上风,因为它快速调用了我们多年的经验和内心的情感,但有时候缺少理性分析,需要“机制2”来辅助。

2.描述经验:朋友有个习惯,正式会议,当领导问话时,他会停顿几秒钟,然后再回答,沉着冷静,这就是他内心的“没头脑”和“爱自省”在互相弥补,找一条比较合适的共生之路吧。记得大学时,有个同学说过,我发信息说的话给人感觉很舒服,而面对面说话时,却过于直率,现在想来,面对面说话时,大多调用的是“没头脑”,而发信息时,却能让“爱自省”发挥作用。

3.如何应用:遇到事情时,不要急于做出应答或者决定,训练自己的“机制2”,来帮忙管理自己的冲动和错觉。   

除以上三点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词——心智模型,心智模型源于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在解决方法上具有相似性,我们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的原理,遇到陌生的情境中,这些关键原理能帮忙解决问题,比如我们读历史,读名人传记,提炼别人的方法,或者从我们自身经历思考做事的道理,这些都可以构成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型,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事务的能力。   

这些都离不开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书《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