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生愿望的原则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瑞·达利欧写的《原则》,2017年在美国一出版就登上了亚马逊商业类畅销第一名,写推荐语的大佬不计其数,比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黑石基金的创始人等等。

瑞·达利欧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这本书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不管在美国还是我们中国,简直应者云集,都有一种不读《原则》没法聊天的状态。

对一般的读者来讲,瑞·达利欧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在投资圈,他是大名鼎鼎。

《时代周刊》曾经把他评选为当今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他在一个两居室里创办了桥水基金(对冲基金),现在管理1600亿美金的资产,也就是说他一个人管理1万亿(人民币)。

无论是规模还是营业额,桥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基金。福布斯评选他是全球最富有的100人之一(他个人的资产大概是154亿美金)。

各位可能会发现,我刚才一直在报数字,而且都是大数,为什么?其实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这个人的部分理由。

我们精于各种打折,菜市场讨价还价,一根葱你多收我5毛钱,那气死了简直;那碗面10块钱,这碗面8块钱,吃的便宜一点,挺沾沾自喜……你会对所有的小钱历历在目,但是对大钱呢?100万的存款到底该怎么处理,不太清楚。

不但是普通人,包括一些大佬也是类似。举个例子,某公司已经上市了,你能看到他,办公室里面买了一个设备贵了,他生气啊;但是在美国的3000万美金投资打了水漂,这个人反而没什么反应。

所以这反映了什么?我们所有的聪明,我们日常的情绪,大量的其实只会处理小钱,一大笔钱摆在你面前,不会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一眼,一个管理1万亿的人,人家是怎么看待钱、处理钱的,他是怎么做决策的。

02

如何决策?站在历史的正确一方

你的钱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可以问我们在座的所有人。所有的钱无非来自于两个类型:

1、你日复一日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上班给你发工资;

2、来自于决策,我不生产任何东西,我所有的收获来自于我的判断、我的决策。

我们每个人都害怕选择、害怕判断,所以喜欢“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切不需要我判断、选择,这就是好日子,但是这会好吗?

相反,我们看一眼瑞·达利欧,他个人1000亿(人民币)的身家怎么来的?他没有一分钱是来自劳动,来自他的生产,他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判断。

所以,当你做完一次判断和选择之后,接着漫长的时间,只能在一个定式里等待事情发生,然后获得一个线性周期的回报。

我们再回想人生,可能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次抉择,改变了命运的走向。当然,每一次判断也都非常痛苦。

这时候我们来看瑞·达利欧,他是怎么做的,如何保证自己一直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让他管理1万亿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年化收益百分之二十几。其实这是一个极其了不起的事情。

瑞·达利欧和我们不一样,他在做我们害怕的事:普通人对大钱没概念,他就是一个管大钱的人;普通人害怕做决策,他的工作就是天天做决策,买入、持有、卖出……

《原则》给我的第一个触动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体系帮助我们决策。

1、不要害怕失败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错误,对于失败都是觉得极为羞耻。

马云讲,湖畔大学应该是一个“研究失败”的地方,为什么?如果你能够不败,有两个原因:

1、你从来不跟别人竞争,处于竞争的真空地带;

2、你所做的事情,是在一个熟悉的领域。

但凡场地发生变化,条件发生变化,一定会有失败的概率。

所以只要是创新,只要是创业,只要你走在你没有走的路上,那么失败这件事一定像你的朋友、老师一样如影随形。

如果你不能从失败中获得营养,失败就会成为你的一个内心障碍,最后把你封在那儿。

瑞·达利欧写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他们有一个员工,操作失误导致损失了几十万美金,这时怎么办?

瑞·达利欧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对这件事过度反应,为什么?因为过度反应只会让周围的人试图掩盖错误。

我们和身边的人也是一样,疏远隔阂,往往就是从掩盖自己的错误开始的。

瑞·达利欧是怎么处理的呢?他在桥水基金做了一个管理工具——“错误日记”,出错了,写在错误日记里,你就没事;如果你试图掩盖,假装没发生,那就你一定会有事。

《原则》里提到了三步:1、所有的错误一定要被记录;2、大家一起分析失败的根本原因;3、耐心的解决它。

瑞·达利欧说,我们一定要建立一个透明的组织。除了偶发的事情,很多问题都有根源,我们能不能从组织系统上分析,然后逐步解决。如果没有耐心,放任问题,组织这块只能烂掉了。

2、洞察理性与人性

对我自己来讲,感触最大的部分是理性与人性。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合理的是理性,不合理的是人性。

我们在学校学的所有东西都是理性,怎么做是合理的,只给你讲正确的东西。任何事情你一旦觉得不合理,怎么这个样子呢?你就会很难受。

商业报道里讲的案例,其实就是把一个复杂商业中合理的那一点抽出来,给你一个理性的商业逻辑,放在你眼前。

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人构成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性,就有不合理,就会经常处于情绪的冲击里。不合理,他还要做,这就是人性。

我看了网上很多人写的读后感,大量的人讲的工具的那部分,看上去都是高度理性。但如果只有理性,而没有人性,其实是不可长久,也不可能真正有效。

瑞·达利欧列了500多条原则,不是他在屋子里凭空一拍,或者说我有钱,自己创造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我是老大,所以我定了规则,你们都照着来,不是这样的。

他定的这500多条原则,来自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瑞·达利欧有个儿子,得了躁狂和抑郁的“双向情感障碍”,他儿子去住酒店,砸碎了酒店的电脑,接着被送进监狱,被狱警暴打,接着被诊断出有病,送进精神病院……这就是“全世界最有钱、最有影响力的人”的儿子的故事。

瑞·达利欧就想怎么能够帮到儿子,这本书里他写了一句话,让我觉得挺触目惊心。他说一个人困在自己的大脑里,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当他的儿子陷入躁狂,他会做一些自己深信不疑但在别人看来完全没道理的事。

然后瑞·达利欧对人有了更强的观察,并和心理学专家去沟通。他说即使我们身边的正常人、包括精英,你也会有一些时刻,困在自己的大脑里,对某一些事坚信不疑。

荒谬与正确只有一线之隔。

正因为这样的经历,他才真的去体察人性,坚持人与人之间必须透明,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尽管这样做极其痛苦。

他说,每个人上班都要做“两个工作”:一个是公司安排的工作,另一个是扮演让别人喜欢的工作。

我们能不能省点事,只表达真实想法,“让他人喜欢”这件事就不干了,完全真实,完全透明。

在桥水公司,每个人的工装上都会有一个金属牌子,上面写着这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这样不同部门之间就可以尽可能和他的优点合作,而避免和他的缺点合作。

还有一套系统,如果开会时某个人说了一句比较蠢的话,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所有参与者都可能在手机上给他打一个差评……

美国很多媒体抨击桥水基金,说这家公司好没人性啊,赤裸裸的互相批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

但明明擅长长跑的人,你非得让他去扔铅球,何必呢?

完全真实透明,瑞·达利欧这点和查理芒格很像: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训练得无比客观。

3、会听意见

找一个和你观点完全不同的聪明人,看一看他会怎么做,并且去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是跟随他不重要。

需要注意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区别。东方人会说的很含糊,西方人会做的极其具体,甚至把它做成一个计算机系统。

《原则》这本书提到的“可信度加权”就是同理,选择听谁的意见,听完了以后信他多少,然后选择和谁商量,看上去和每个人商量,内心对他提出的意见有一个分值,最后做出自己的决策。

图片


结语

以前在我们的想象中,做决策就是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羽毛扇子一挥。人家不是,事无巨细,建立精密的系统,做一个精密的组织,彼此校验。

靠着这样的决策系统,瑞·达利欧成功地预测了2008的金融危机,在这种板块性大问题爆发的时候,反而能够趁势崛起,甚至在超过万亿规模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着20%的年增长。

决定命运走向的,可能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次选择。而这些选择最终的结果,累加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部分字语转自他人,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现人生愿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