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和郑国作对,前面已经提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造成的。
自从郑国这个不速之客来了以后,今天抢占了谁谁谁的地盘,明天没收了某某某的财产,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这让附近的卫国人心里也是直打鼓,慌啊!
这小子不会哪天跑我家来吧!
因此,在太叔段造反这件事上,卫国人是全力支持的,他们的理论基础是:你家越乱,我们就越安全,内院起火了,你总没工夫出来瞎折腾了吧!
太叔段逃奔共地之后,他的儿子公孙滑也逃奔卫国请求支援,卫国人为此出兵攻占了郑国的廪延。
当然,郑庄公也不是好惹的,他立刻予以反击,两次出兵伐卫:
鲁隐公元年,时为周天子卿士的郑庄公,联合王师(周天子的军队)、虢师一同攻打卫国南部边境。
鲁隐公二年,为讨公孙滑之乱,郑国再次攻打卫国。
不过,就在卫国人轰轰烈烈支持太叔段一伙造反时,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家也起火了,而且更令人郁闷的是,自己家这位还成功了。
唉!真是三观不正害死人啊!
卫国,侯爵封国,姬姓,始封于周公摄政时期,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国家的地盘范围大致在今天河南、河北和山东交界一带,这里曾是原来的殷商故地。
周武王灭商后,根据当时灭国不绝祀的原则,把旧商太子武庚分封在殷商故地,让他继续掌管殷商遗民。
但是,对于不少商人而言,牧野一战,天下尽失,多少心有不甘,如果有机会,他们还想赌上一把,把曾经属于他们的一切抢回来。
周武王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商人叛乱,他又在武庚周围分封了卫、鄘、邶三国,并派自己的弟弟蔡叔度、管叔鲜和霍叔处三人分别掌管,用来监视武庚的举动,史称三监。
不过,上天还真给了商人一个机会。
灭商不到两年,周武王便去世了;此时,新继位的成王年纪尚幼,还不足以主持朝政,新王朝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危机。
危急时刻,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承担重任,代为摄政。
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周公的自告奋勇上,因为周武王有十几个兄弟,对于周公的这种做法,许多兄弟并不理解和接受,流言开始来了。
他凭什么摄政,就算轮也轮不到他啊!
他是不是想当天子?
……
就连英明的召公起初也有类似的误会,而兄弟之中最为不满的是管叔。因为兄弟之中管叔排行第三,周公排行第四,所以如果真要兄终弟及的话,无论是摄政还是继位,最有资格的是他,而不是周公。
而所有这一切,全被一个人看在眼里——旧商太子武庚。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武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派人联络三监和东夷部落,大家一拍即合,举起了造反大旗。
这就是周初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
上天虽然给了机会,但是能不能把握住,就得靠自己努力和运气。
成功了,那叫天赐良机;
不成功,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按说,造反的几位仁兄能力都挺强,成功的几率应该不小。可惜的是,上天却跟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给他们机会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一个神一样的对手——周公旦。
在稳定内部之后,周公迅速出兵东征,最终用了两年时间平定三监之乱,武庚兵败被杀。对于三个兄弟,他又根据罪行轻重做了不同处理:管叔被诛,蔡叔流放,霍叔贬为平民。
叛乱算是平定了,可是,殷商故地派谁去管理呢?
权衡再三之后,周公选择了德才兼备、平叛有功的弟弟康叔,并把原先的卫、鄘、邶三国合为一国,称为卫国。
《诗经》中虽有卫风、鄘风和邶风之分,实际上都是卫国之风。
对于这个弟弟,周公非常器重,予以厚望,特别给他写了《康诰》、《酒诰》、《梓材》等文章,让他作为治国法则。
康叔也很上路,没有辜负周公的期望。到任之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殷商遗民也很服气,没有再出什么乱子。到周成王亲政时,还因此提拔他到周王室任职。
春秋初期,卫国又出了明君卫武公,很有治国才能,把卫国捣鼓成了当时一等一的诸侯强国。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属《诗经·卫风·淇奥(yù,音玉)》篇)。
据说最初赞美的就是卫武公。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卫国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