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大二本科网络工程专业在读,持续学习Java,努力输出优质文章
⭐作者主页:@逐梦苍穹
⭐所属专栏:Java Web
EL:Expression Language用于简化JSP页面内的Java代码
EL 表达式的主要作用是 :获取数据。其实就是从域对象中获取数据,然后将数据展示在页面上。
而 EL 表达式的语法也比较简单: e x p r e s s i o n 。例如: {expression} 。 例如: expression。例如:{brands} 就是获取域中存储的 key 为 brands 的数据。
下面介绍域。
JavaWeb中有四大域对象,分别是:
● page:当前页面有效
● request:当前请求有效
● session:当前会话有效
● application:当前应用有效
el 表达式获取数据,会依次从这4个域中寻找,直到找到为止。而这四个域对象的作用范围如下图所示
JSP标准标签库(Jsp Standarded Tag Library) ,使用标签取代JSP页面上的Java代码。
JSTL 提供了很多标签,如下图
我们只对两个最常用的标签进行讲解,
JSTL的使用步骤:
①在pom.xml文件中导入JSTL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jstlgroupId>
<artifactId>jstlartifactId>
<version>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taglibsgroupId>
<artifactId>standardartifactId>
<version>1.1.2version>
dependency>
②在JSP页面上引入JSTL标签库
③使用标签
● 属性:test,用于定义条件表达式
用法一:类似于 Java 中的增强for循环。涉及到的
● items:被遍历的容器
● var:遍历产生的临时变量
● varStatus:遍历状态对象
如下代码,是从域对象中获取名为 brands 数据,该数据是一个集合;遍历遍历,并给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起名为 brand,是 Brand对象。在循环里面使用 EL表达式获取每一个Brand对象的属性值
用法二:
类似于 Java 中的普通for循环。涉及到的
● begin:开始数
● end:结束数
● step:步长
实例代码:
从0循环到10,变量名是 i ,每次自增1
MVC 模式和三层架构是一些理论的知识,将来使用了它们进行代码开发会让代码维护性和扩展性更好。
MVC 是一种分层开发的模式,其中:
● M:Model,业务模型,处理业务
● V:View,视图,界面展示
● C: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请求,调用模型和视图
控制器(serlvlet)用来接收浏览器发送过来的请求,控制器调用模型(JavaBean)来获取数据,比如从数据库查询数据;控制器获取到数据后再交由视图(JSP)进行数据展示。
MVC三层模式的详细介绍如下:
undefined 模型(Model)层:模型层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它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数据和逻辑。在MVC模式中,模型层通常包含与数据库交互的代码、业务逻辑和数据验证等。模型层与应用程序的其余部分相互独立,因此可以轻松地进行修改和测试。
undefined 视图(View)层:视图层负责呈现模型层的数据,并将其显示给用户。视图层通常包含用户界面元素,例如按钮、表单和文本框等。在MVC模式中,视图层不处理数据或业务逻辑,它只负责显示数据,并将用户输入转发给控制器层。
undefined 控制器(Controller)层:控制器层是MVC模式的桥梁,它负责协调模型层和视图层之间的交互。控制器层通常包含处理用户输入的代码,并根据用户输入来更新模型层和视图层。控制器层与视图层和模型层相互独立,因此可以轻松地进行修改和测试。
MVC 好处:
● 职责单一,互不影响。每个角色做它自己的事,各司其职。
● 有利于分工协作。
● 有利于组件重用
三层架构是将我们的项目分成了三个层面,分别是 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 数据访问层:对数据库的CRUD基本操作
● 业务逻辑层: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组合数据访问层层中基本功能,形成复杂的业务逻辑功能。例如 注册业务功能 ,我们会先调用 数据访问层 的 selectByName() 方法判断该用户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再调用 数据访问层 的 insert() 方法进行数据的添加操作
● 表现层:接收请求,封装数据,调用业务逻辑层,响应数据
而整个流程是,浏览器发送请求,表现层的Servlet接收请求并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方法进行业务逻辑处理,而业务逻辑层方法调用数据访问层方法进行数据的操作,依次返回到serlvet,然后servlet将数据交由 JSP 进行展示。
三层架构的每一层都有特有的包名称:
● 表现层: controller 或者 web
● 业务逻辑层:service
● 数据访问层:dao 或者 mapper
MVC是一种用户界面设计模式,旨在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互相独立的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其中,模型负责应用程序的数据和业务逻辑,视图负责呈现数据给用户,控制器则处理用户输入并更新模型和视图。MVC旨在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以及降低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度。
三层架构是一种软件系统设计模式,旨在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互相独立的部分: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和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其中,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则负责访问数据存储。三层架构旨在提高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以及降低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度。
因此,MVC和三层架构虽然都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部分,但是MVC关注的是用户界面设计,而三层架构关注的是整个应用程序的设计。另外,MVC中的控制器和视图是紧密耦合的,而三层架构中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则更加独立。
同时,也可以把三层架构理解为对MVC的实现,MVC 模式 中的 C(控制器)和 V(视图)就是 三层架构 中的表现层,而 MVC 模式 中的 M(模型)就是 三层架构 中的 业务逻辑层 和 数据访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