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大汉帝国在巴蜀》 有感

三国的确算是普及度最高的一段历史,几乎所有国人都多多少少看过听过相关的影视、小说、评书,但也是最容易误解的一段历史,大家都热衷于听故事,并对影视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信不疑,难免一叶障目。   

关于蜀汉的灭亡,从前我一直觉得是必然的,仅凭益州一地北伐曹魏,司马懿只要死守陇西,相持下去粮草问题就能逼退蜀汉,再耗死诸葛亮,伐蜀将变得很容易。所以,我一直以为的蜀亡原因是国小而弱、诸葛亮病逝以及后主无能作死。       

读了《大汉帝国在巴蜀》才发现,以前的我只是听了一些关于三国的故事,知道了故事里有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而故事为何如此走向,故事中的人如何多方权衡艰难抉择都被戏说之下的想当然掩盖了。

《大汉帝国在巴蜀》用详实的史实精深的论述掸开了无数隐秘角落的尘埃,于是一个个新鲜的视角跃于眼前,使我改变了很多已有的认知。

首先,是我个人对庞统的误解。对庞统的印象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周瑜使鲁肃问计于庞统,得到“欲破曹军,需用火攻”的良策,接着庞统又前往曹营,游说曹操将所有船只用铁环连锁,于是东风一来曹军大败。再说,庞统还一度与诸葛亮齐名,所以,印象中的庞统虽然长得丑,但作为谋士还是很优秀的,可惜死得太早了。然而,《大汉帝国在巴蜀》让我第一次认真审视在刘备反目袭刘璋的过程中,庞统给出的对策。当时,在刘备可以先北上讨张鲁再以政治手段谋益州的情况下,庞统却主张在宴会上袭擒刘璋,包括之后的三个计策都是围绕与刘璋反目,要么是暗夜偷袭,要么是忽悠杨怀高沛,要知道刘备是刘璋请过来帮忙讨张鲁的,人家诚心诚意设宴欢迎,刘备也口口声声“欲信大义于天下”,背后却背信弃义搞这一套,实在是过于急功近利,有失光明正大,“违大雅之意”的评价非常中肯。哎,年少的我终究是错付了!

其次,是关于蜀吴联盟。印象中在整个三国时期,很长的时间里蜀吴都处于联盟的状态,尤其是诸葛亮主政之后,他是一直主张结盟的,从《隆中对》就看得出,后期他还与孙吴定了“并尊二帝”的盟约,然而很奇怪的是蜀吴联盟在军事上几乎没显现出什么优势。我从前觉得是因为孙权过于鸡贼,名义上与蜀汉联合抗曹,实际上由于孙吴王权是最无政治合法性的,从民心所向这一点来说孙权问鼎中原的希望最渺茫,所以他大多时候可能只想逐眼前利,抗曹降曹自如切换。但是饶胜文老师从地理气候的角度提供了另一个理由,诸葛亮北伐多在一二月,因为巴蜀的地形雨季的到来会影响粮草运行,而孙权北进多在四五月之后,孙吴倚重水军,必须等到水势上涨才能发挥水军优势。所以,尽管蜀吴联盟,但在军事行动的时间上很难形成良好的配合。受益匪浅!

最后,是对于诸葛亮的解读。如果三国混饭圈,诸葛亮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顶流,“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不是就是饭圈经常说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所以诸葛亮之所以值得后世推崇都是因为他的治世之才和忠君爱国,诸葛亮的确如此,却也不仅仅如此。刘备死后诸葛亮的一系列作为不是简单的“忠君”可以概括的,这是饶胜文老师给我带来的认知。“对诸葛亮来说,北伐是信念之战。他努力北伐的身影有多坚定,北伐的旌旗有多高扬,对汉室的信念才会有多坚定。”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毅然为之,他一生艰难维护着与孙吴的联盟,渴盼着“天下之变”的契机,守着“复兴汉室”在理论上的可能,扫尽蜀汉割据偏安的萎缩感,代之以愈挫愈勇不断进取的上扬感。所以说,“蜀汉之令后世怀念,不是因为刘备,而是因为诸葛亮。”他是真的心怀汉室、矢志灭曹。

从前,我看王朝盛衰主要就是看君主如何国力如何,饶胜文老师从“政治合法性”和“天命”分析巴蜀政权使我耳目一新。诸葛亮死后,从蒋琬和费祎调整国策开始,蜀汉政权就走向了萎缩,但他们不敢忘记丞相“北伐讨贼,兴复汉室”的遗志,还是勉力支撑了好几年,费祎死后黄皓弄权姜维遭受排挤,北伐真的已是黄粱美梦。放弃北伐偏安一隅,意味着蜀汉放弃了对政权合法性的争取,名不正则言不顺,“天命”也就到头了。

(书中还有很多看点,对《隆中对》的评价,对两次荆州风云、夷陵之战、永安托孤的分析,北伐战略检讨等等,总之非常值得一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 《大汉帝国在巴蜀》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