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

      今天晚上,今晚我们迎来了由来自凉水井中学的邓梅老师主讲的《一堂完整的数学课流程》,具体有效的方法,丰富的实例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凉水井中学翻转课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邓老师总结了一节完整的课堂包括四部分:课前预习;解疑拓展; 巩固提升:对子过关知识点。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和第三部分巩固提升知识内化在课堂。

      预习是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孩子走向社会,更多的是独立学习。因此,在学校时老师就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图片发自App

预习不只是学生的事情,而是师生共同的事情。

      预习时老师做什么?第一,发布学习任务单,把预习章节知识点进行细化,以小问题形式呈现。 第二,发布微视频。视频要进行筛选:一类是书本上用文字阐述较为枯燥的内容,学生希望看到讲解的视频;一类是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延伸拓展内容;还有变式题型、立体效果。第三,精选预习检测题。题量不要太大,能覆盖所有知识点,能检测预习情况,而且要有梯度,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预习时,学生做什么?第一,阅读教材。对基础概念理解记忆,并使用双色笔,对知识点的关键词进行勾画;对疑点做出标记便于课堂解疑。第二,解读例题。学习例题提供的解题思路,尤其是几何体的倒推方法;学习例题的书写格式,特别是计算题。第三,观看视频学习。对中下等的学生来说尤其比较适用,这类学生一直看书不易理解知识点,动画类的视频,生动形象,可以反复播放和暂停, 能够提升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预习检测。可以让所有学生通过检测,获取成就感,同时找出自己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疑难点,并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从而使课堂上更加精准和个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传统的教学是课堂上讲,课后做题,第二天发现问题,课堂上再讲。这样当天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邓老师将练习册,练习题改为平板练习,这样一方面将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能及时得到学生反馈的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个性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集体解决。这样就将当天的知识点当天学会,将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就消化吸收。真正实现了高效。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感谢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再次感谢青椒数学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最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最合适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