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马太效应

王爱玲中十五焦点第399天分享(2019.9.14)

图片发自App

曾经有人做过这个一个调查:你希望孩子具有怎么的品质?可选项有:独立、自主、坚强、勇敢、自信?选择“自信”的家长占到了一半以上。因为孩子有了自信,其他的独立、自主和勇敢好像都能随之而来。

而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跟马太效应有关。

什么是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这个名字来源于《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说的是一个国王外出远行,给自己的三个仆人分配了任务:根据他们各自的才干,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两千,一个给了一千。拿了五千的仆人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那个拿了两千的仆人,也去投资,照样赚了两千。拿了一千的仆人,赶紧把钱藏起了。等主人回来后跟他们算账,奖励了赚钱的仆人,惩罚了原数奉还的仆人。

而这样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是“马太效应”。
图片发自App

我举个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故事吧:小时候的我,比较胆怯、内向,从来不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成绩一直都是中等水平。我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闺女不会说话”,久而久之,我也就更懒得说话了。以至于到上班,在单位也是这么混在人堆里找不到的角色。

而我的女儿呢?可能是从小表现的比较优秀,我和她所在班级的老师,也经常的肯定她、表扬她。老师让她当班里的小老师,带着班里的孩子学习。孩子得到了锻炼,老师也更加喜欢她,是老师眼里的“宠儿”。私底下也就会给予他更多的照顾,代表学校参赛或者参加节目肯定都是选她。在这个情况下,孩子自然也就获得了一般学生轻易接触不到的资源。

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就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方面比如金钱、名誉、地位等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然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而这种“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心理、教育等各个领域。

图片发自App

那么,在教育领域里,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如何利用“马太效应”来让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提升自信、更加优秀呢?

首先父母或老师要经常赞美和鼓励孩子。

我们八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家卢勤女士根据自己的经验,提炼出了关于快乐人生的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需要帮助吗?”,卢勤女士的这个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拇指教育”,即激赏教育,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经常看到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孩子,而不是讥笑孩子,批评孩子,从而建立起孩子的自信。

李中莹教授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一个孩子在父母肯定的目光中,才渐渐发展出自信心,然后才能发展出自尊,在渐渐发展出自爱。一个孩子的成长中需要5000次以上的肯定。

我们都曾经是个孩子,回忆当年最让自己难忘的时刻,是不是跟父母的激励或者跟老师的激励有关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父亲的。小时候父亲经常要检查我们姐妹几个的作业。我的作业写的很干净,整齐,受到了爸爸的随口一句的表扬,我特别的兴奋,所以,每次写作业的时候,都会很注意作业的干净整齐。相反,我弟弟几乎每次都受到批评和爸爸的训斥,结果整整十几年的学生时代,我带着干净整齐的习惯毕业,弟弟带着脏乱差毕业。

为啥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所以受到父母的可能性很大。如果给一个孩子正向的、积极的肯定,她就记住了这种感受,那么他会朝着被赏识的方向努力,会表现的越来越自信。反之,如果给孩子以冷漠和讥笑,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表现很差劲,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越来越不自信。

第二,父母或者是老师要找到孩子独特的优势作为起点和突破口,让孩子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做好——肯定——进步——自信。

有这样一个孩子,从上小学后,成绩一直处于中游。他也感觉自己没有什么爱好和特点。父母也对他不抱什么希望。四年级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她打好英语底子,就让这个孩子到一位老师那里接受辅导。家长并不指望他有多少长进,只是觉得总比呆在家里浪费时间好。

孩子也愿意去那里上课,因为那位英语老师对教学很有一套,他总是不断地鼓励他的学生。他对学生的妈妈们是这样说的:“我不是教孩子如何被单词,语法,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我只是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兴趣。”

三个月后,孩子的英语成绩虽没有明显的提升,但显然这个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到了五年级,孩子的英语成绩已经进入班级前十。而妈妈最欣慰的是,孩子越来越自信了。

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孩子要确信自己是优秀的,从哪儿得到确信呢?从老师的鼓励中,从家长的肯定中。

刚刚过世的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讲他自己的故事。说中学的时候,家里有十几个孩子吃饭都成了问题,内心非常的自卑。他的一位语文老师请他去家里吃饺子。并且告诉林清玄,我看好了,你将来都一定能当上作家。林清玄相信了老师的话,发奋读书,坚持写作。17岁开始发表作品,一生发表作品200多部。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要给孩子两个满足,一样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让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另一个是精神生活的满足,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而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自信心满满的面对生活。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家长要有一双发现孩子闪光点的眼睛,并大声告诉孩子:“你很棒!”、“你能行!”。

希望点燃希望,美好带来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马太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