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周末起了个大早,梳洗完简单画了个淡妆,背上电脑就匆匆出门了,掐着点到了面试地点,一进去会议室看到黑压压的一片,所有面试的候选人都整整齐齐、西装革履的坐着,这个场景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很震惊,只是招几个普通岗,怎么吸引了那么多高学历的研究生前来面试,是现在的工作太难找了吗?还是研究生太多了?

不知为何,看到那么多研究生前来应聘几个普通岗位,我莫名的有点忧伤,倒不是因为有如此多优秀的人跟我竞争,而是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与现实,我们是怎么了?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以为毕业后可以大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最后也不过是成为一颗平庸的螺丝钉,而且还是一颗随时可被人替代的无足轻重的螺丝钉。

最近在看许知远的一篇文章《重建象牙塔》,他讲了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过于急功近利、世俗化,办大学像是在办企业、办工厂,把大学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不再是理想主义的滋养地,也不再是社会的灯塔,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精神气质和内在灵魂的,他们只是一个个会工作、想找好工作的人罢了。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是优秀的人,最后越是往BAT、华为、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香饽饽的单位钻,而基层单位、公益组织这些讲情怀的清水衙门却无人问津。教育理念一旦功利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是短视的、利益至上的、唯物主义的,这是社会的悲哀。没有精神的社会,大家都在谈钱,追名逐利,很浮躁,埋头不管他人事,只管低头寻六便士。

回想起毕业前我的选择,我至今都还后悔,因为工资低,我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公益组织提供的offer,而选择了稳定的国企,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选择,我就是吴军眼中那些为了高出的那20% 工资可以放弃更加有发展前景、自我能更加快速成长的公司的人,多出的20%的工资并不能让我们买房买车,从此衣食无忧,只是让当下的你可以不用那么拮据困窘,生活得更有品质一些,但是你却因此放弃了5年后可以遥遥领先你的朋友、同学的机会,这是非常短视的选择。

在这个时代,理想主义者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有点另类,你跟别人谈理想,人家跟你说理想能当饭吃吗?年轻人,还是现实点,脚踏实地一点,安安稳稳、本本分分的活着才是正道。但是历史证明,不合时宜的逆流者们,总是能爆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且行为总是具有某种先锋的实验性,他们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为什么如此忧伤?

我为什么如此失意彷徨?

我为什么会成为约翰.库切眼中的小镇青年?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