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笔记(7)

家长认为应该培养儿童哪些道德规范:


1.避免伤害他人。


2.亲社会关怀——具备利他主义的价值观。


3.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并在此基础上监控自我行为。


攻击行为(aggression):任何有意伤害生物体的行为,且令被伤害者会尽力逃避的行为。(包括没有击中目标的踢打,未被对方意识到的责骂)


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伤害他人。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在于赢得物品、空间或权力的一种攻击行为。


身体攻击:打或踢等,言语攻击:说坏话、诽谤、起外号等。


报复性攻击(retaliatory aggression):由实际或想象的挑衅引起的攻击行为。


关系攻击(relational aggression):旨在破坏对手的自尊、友谊或社会地位的行为,如责骂、排斥、拒绝或散布谣言等。(比较微妙并更具伤害性)


1岁就开始有攻击行为(不通过友好的方式来解决争端),2岁这种行为增加;身体攻击在3-5岁会逐渐下降。


从童年中期到青春期,打架和其他外显的、易被发现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持续下降。在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攻击他人的青少年犯罪和其他严重暴力形式迅速增加。


男孩开始通过偷窃、逃学、吸毒以及性行为等方式,间接表达其愤怒和沮丧情绪。


攻击性行为:打斗、欺负,排斥、关系控制


男孩——追求竞争性、工具性目标;女孩——更关注情感目标或关系性目标。


卷入攻击行为的个体:高攻击性的挑衅者,和经常受这些挑衅者欺负的同学。


主动型攻击者(proactive aggressors):攻击性高的一类儿童,他们觉得攻击行为很容易实施,并主要以攻击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其他个人目标的手段。——会更仔细地构思一个工具性目标,冷静认真地确定一个最能有效实现目标的攻击反应。更可能在攻击过程中表现出高兴等积极情绪,认为强制性的方式能够产生积极的结果,而自己很有能力控制对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笔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