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具有持续生长力的语文教师

做一个具有持续生长力的语文教师

一、困惑与挑战

从教十余年,也将近不惑之年,对中学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也渐渐有了一些倦怠感,感觉个人的发展也到了瓶口期,恰逢新课改的到来,自己也漫无边际地寻找一些学习资源,可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如何让自己获得新的成长点,如何让自己在千头万绪中明晰方向、制定策略、有序推进,如何实现教学策略与教学效率的优化,做到“四两拨千斤”,如何增加自己的阅历,使自己成为“有内涵”的语文老师,怎样成为一个能够从容应对教学工作并且有趣味的语文教师……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我。

时光走到2019年,在难于处理内心深处的一些厌倦感的时候,加入刘虹老师主持的广州市名师工作室是这一年最正确的选择,而学校给我安排了一份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所以自2019年的7月至今,我持续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和课例,自订了《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高中语文教与学》等刊物,研读了2017版的新课标和课标解读,学习了钟启泉、王荣生、郭华等课程专家的著作,初步感觉自己的理念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是否到位,我撰写了论文多篇论文去投稿,因此在2019年9月至今发表了5篇论文,参评的教学设计和论文、公开课课例也都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在教学开放日承担的公开课和受邀到南沙骨干教师培训上的讲座也受到好评,作为核心成员撰写的课题申请也获得了立项。如今在日常教学以及试题命制、教研讨论等方面也有一种能明晰教学之核心,明白语文教学中的多种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一个语文教师要获得持续生长的能力,才能在变化中笃定前行,才能在繁琐的工作中抓住主线,让自己充实而快乐。


二、遇见与感恩

如果不是工作的需求,就不会深入研读新课标的内容,就不知道自己局限在原有的教学习惯中是多么的可笑。参加刘老师工作室最大的幸福就是学习机会特别多,2019学年刚开学,刘老师便组织我们到武汉参加“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研讨会,要求我们写好跟岗日记,接着又组织了跟岗活动,让老师们主动申报公开课,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其后只要有好的学习机会,刘老师都会组织我们参加,我也从此大开眼界,暗中比较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悄悄地改掉一些坏习惯。

2020年的最后一周,刘老师还组织了高质量的跟岗活动,工作室成员申报了20多节公开课,还邀请了省市教研员为我们做关于新课教学的报告,既有新的课程实践,又有最前言的教学理论指导,让我们用充实的学习结束2020年,让我们带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走向2021年。跟岗过程中个人参与程度最深的是承担小说专题教学公开课和聆听省市教研员的报告。广州市教研员王惠老师的报告《指向能力和素养的深度阅读》和省教研员吴晓军老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让我深受启发。我一直都在思考深度阅读教学的问题,杜威认为,学习即学会思维。高中阶段的深度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人与世界、环境相互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在此过程中,我认为教学实践需要解决文学经典阅读教学在高中阶段“极具重要性而难于真正落实”、“个性化与规定性矛盾突出”、“深层价值未被挖掘”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教学内容成体系”、“教学策略能落实”、“对学生思维发展有价值”的教学科研道路。


三、学习与反思

学习力永远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最近密集地参与各种培训,各种公开课和报告既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耳目一新,刘老师组织的跟岗培训中,公开课和专题报告都非常精彩,没有一个不是精心准备的,然而作为学习者,既要全身心投入学习,也要从学习、实践和反思等过程中真实地提高自己。

检视学习的过程,听课的时候觉得老师的设计和演绎都非常精彩,也会发现课堂的不足之处,但如果自己没有对同一课型或者同一内容全方位思考和真实的教学经历,可能不能真正发现到该课最终呈现出这种状态的种种因素,也不能体会到上课老师最终选择该种呈现方式的深层原因,无法得出中肯的意见,也不能成为观照自己教学的有效经验。听专家报告的时候,如果自己没有在理论、实践、视野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平,只会被专家的精彩发言充塞大脑几小时,之后什么都留不下,我们也见过不少教师参加了无数的教研培训,但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从未提升过,有的只是趁机剽窃一些点子或语句,最终也无法完美再现已然成熟的教学策略,很多时候恰恰画虎不成反类犬。我认为,要在听报告的时候有所收获,不能矮化自己,要广泛阅读,让自己的视野超出中学语文教学的领域,才能发现专家获得这些思考背后的思维、思想原因。如听王博士后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她多次采用了“文艺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等研究方法和专业理论,将这些她所习惯的研究方法、研究策略和研究理论注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之后,所达到的深度和一辈子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内的老师自然有很大的区别。当我们在中西文化经典与哲学方面有一定研究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她的思考也有某些个性化的选择特色。

观照实践过程,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没有真实的新型课堂实践,永远无法体会到新型课堂带来的成长乐趣。去年承担《乡土中国》整本书深度阅读公开课后,发现很多关于《乡土中国》的案例和研究,其实也没有多少价值,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因为自己不肯花时间去读这本著作以及和这本著作相关的作品,始终无法形成自主进行《乡土中国》阅读教学的能力,什么时候都希望能有现成的案例可以抄袭,所以越学习越没有学习的能力。上个学期我用一个多月的网课进行《史记》整本书选讲精读的教学实践,发现种种历史文化与文学思想的问题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学期我进行“诗歌专题”教学,从第一单元开始我便用任务情境活动开展古诗词教学,用大单元整合的方式进行课堂实践,经过这样的整合教学,明显感觉到学生从古诗词中获得现实意义的发展状态。

反思成长的过程,既要以“匠心”要求自己,在高考研究和高考备考方面作系统的训练,又要摆脱“匠气”,为语文备考注入生命力,让学生在备考中同样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既要以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种种技巧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又要广读博览,让自己成为一本丰富的大书,不管是古今汉语言文化知识,还是中西历史、文学、哲学思想,都要有一定的研究,让自己的领悟力和发展力上升到更高的层级。

简短的小结难于完全表达这段时间的思考,也无法道尽对刘老师的感谢之情,唯有不断学习,让自己成为一名具有持续生长力的教师,才能不辜负前辈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

温景祥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具有持续生长力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