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问生死

常会发现又回到了那个不断探问的圈里,想知道各种终极迷题的答案,想在众多相互联系或相互矛盾的解释中寻求证据或是试着调和。

读佛经,读老子,读布莱恩·魏斯,读庄子,读苏东坡,读杨绛,读林语堂,读马尔克斯,甚至读猎鬼人笔记之类,各种可能事关这个世界真相的东西,都想塞进大脑,塞进一个可靠或至少说得通的逻辑里去。

这当中大半甚至太半的工作当然都是徒劳。那个缘起永远不会被证实,那个逻辑永远不会被理顺,那个隐秘的死后世界也永远没法被挖掘出来变成定心的金丹。

所以呢?就要放弃思考了吗?还是应该回到最初的那一点上,单是向着这个世界最实在的方向望过去就好呢?

一定有太多人曾如我一样迷失过,曾与我一样想要在各种经典、各种思想当中找到点亮自己信念的花火,所以才会有了哲学有了宗教吧?

我该选取其一去信仰去皈依吗?我是否就可以安心其间了呢?

我不能。我是天生的怀疑主义者,我总在盼望用实证或至少被证实过的理论去安放我内心的疑虑。只是最后还是常常难以说服自己。

习见太深了,刻板的印象又时时前来滋扰。我无法去认同世俗化了的宗教,也难于完全拜服在今人的言谈里。

可是我心中某处,还是常常蒸腾着烈焰,对那个死后世界的渴望,对于那个灵魂实体的期待,让我开始慢慢停下脚步了——回到最初的地方,我看到了我对这一切感兴趣的原因,看到了我最终极的疑惑——怎样才是正确的活着,或者什么才是活的真正意义。

经历了亲人的临终时刻,望着与癌症奋战几年终于功败垂成的人在亲人的怀抱中终于放下多年的恐惧,平静地走向终点的经历,一瞬间打开了我的那扇门——人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活得好,而是死的好吧?

以前听过一种说法,所谓的地狱,或所谓的终极审判,不过是人临终前回望一生时,对自己的审判。若他伤害过人,他在那一刻的痛苦将无比鲜明清晰,更胜当初承受者千百倍。而这造成了临终者弥留之际的巨大痛苦。也有理论认为人在中阴身的阶段里会经过一个漫长的反观一生的过程,那段时间才是真正的审判,是所谓的地狱。布莱恩·魏斯书中也提到,灵体在回到中间状态时,必须查看这一生的所作所为,自己的感受与自己行为的承受者的感受都毫发毕现,这个过程是提升灵性并清算过往的必要步骤。

而这是否就是死得好与不好的差别呢?

而人又是否应该为了这个审判阶段不要好似无边深渊一般阴暗或烧灼,去选择在活着的时候少去伤害别人与自己呢?这又似乎很像各种宗教的教导,行善事,而后得善果。

因果律。我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的存在,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其原因也必将有其结果的。或许还有一些因果会跨越几个世代——如果来世确实存在的话。这样的因果律不止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或社会实际及人的内心中,也普遍并且绝对存在于整个物质世界。

那么,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正如老庄所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本身也必然要遵从天道呢?天道之中就包括了不断地循环往复,那么灵魂是否也是同样地循环往复地体验着呢?

如果循环,或者说轮回是存在的,那么其意义几何?一定不会限于人眼界可及的范围之内,必然涉及到物质之外的那一切,由是,生死之间才是大事,甚至极可能生并不是重点,仅是一个过程,如布莱恩·魏斯所说,只是灵魂的一堂课。而背后那些隐藏在生死之间的,才是真义。

我听说过、看过很多的故事,也听过很多人说过,非常多的人临终时候牵挂的或是遗憾的,都无关任何名誉、地位、金钱、物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亲人与爱人之间的关系。那些痛彻心扉永远无法弥补的、让即将往生的人难以释怀的,与这个物质世界可以说没有丝毫的关系,都是指向同一个主题,那便是爱的。

爱是将逝者最大的遗恨,会不会这才是生者最该关注的部分呢?

或许还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回答,找到很多不同的主题。然而此刻的我,在经历了漫长的索解之后,已经慢慢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了。此刻若我即将走进另一个世界,我也绝不会有遗憾了——在我现在认定的爱的主题上,在这一生中,我已然尽我所能了。对我最爱的亲人们,我不曾在物质与欲望的迷网中失落,我用了很多的心力与时间去实践我对于爱的理解,在很多与爱有关的事情上,找到了自认正确的路途,帮助挚爱亲人们也疏解了很多的困顿不安,让他们在各自的征途上安心前行了。

若现在走到终点,我当然不舍,但绝不会后悔。

这,已经够了吧?

死得好,活得也不赖了。至于那些永恒的疑问,大抵也可以暂且放下了。我心安处,就是彼岸,何须事事通透?

把心安放下来,让现在不迷乱,让未来不悔恨,足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问生死)